葉茹罕
內蒙古自治區土地調查規劃院 呼和浩特 010020
基于農用地分等成果的農用地產能核算
——以察哈爾右翼前旗為例
葉茹罕
內蒙古自治區土地調查規劃院 呼和浩特 010020
農用地產能核算是農用地分等的深化與延續。本文結合察右前旗土地資源及其利用狀況,通過建立農用地分等單元標準糧理論單產和自然質量等指數的關系、標準糧可實現單產和利用的指數的函數關系,分別核算分等單元的理論單產和可實現單產,以此為基礎核算區域理論產能及可實現產能。
農用地分等;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實際產能;產能核算
察哈爾右翼前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烏蘭察布市東南部,陰山山脈灰騰梁南麓,介于東經112°48′—113° 41′,北緯40°41′—41°13′之間。旗域東西長71.5公里,南北寬59.9公里,地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平均海拔高度1,600米。屬于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年溫差大、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溫5.2度,多年平均降水量369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913.1,年均日照總數為3,052.6小時。十月底土壤凍結,四月下旬解凍,最大凍土深度1.76米,無霜期137天。全年主導風向和夏季盛行風均為西南風,平均風速2.7米/秒。
境內共有13條河流,除東北邊緣的黃茂營、小淖及西南呼和烏素邊緣地帶屬永定河水系外其余均屬黃旗海內陸水系,均屬間歇性時令河,夏季受強降雨影響,水流湍急,平時很少或干枯無水。
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潛水和承壓水,地下水埋藏深,水質、水量等要素隨地形逐漸變低而呈規律性變化,即埋藏深度變淺、水量逐漸增大,水質逐漸變劣。在四周山區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小,取水灌溉困難。
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徑流量和地下開采量)約25,172萬立方米,可開采利用的多年平均水量20,564萬立方米,耕地年均占有可利用水量7.38立方米/公頃。水資源分布不平衡,低山、丘陵、臺地占總面積的65%,可開采利用的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僅占全旗可開采總量的44%;中部灘川平原區,河系流域面積大,地形平坦,地下水埋藏較淺,可開采的利用的水資源量占56%,是發展灌溉農業條件較好的地區。
察哈爾右翼前旗土壤分布有著明顯的規律,不僅有受水平和垂直生物氣候帶影響的顯域性土壤,同時也有因局部地形、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而發育成熟的陰域性土壤。境內土壤類型主要有栗鈣土、黑鈣土、草甸土、鹽土、沼澤土等。
2007年察哈爾右翼前旗耕地總面積約7萬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為43,333公頃,有效灌溉面積為19,550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25,333公頃,糧食作物總產量為42,774噸,農業機械總動力12.06萬千瓦,化肥施用折純量35,970噸。
察哈爾右翼前旗人均土地面積0.99公頃。耕地約為7萬公頃;其中水澆地占耕地總面積的17.03%;旱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82.97%。
察哈爾右翼前旗是烏蘭察布市中低產田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干旱缺水和土層厚度不足平原耕地或者坡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坡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的坡梁上,這些耕地的坡度多在15°~20°之間,耕地附近植被林木稀少,不能攔蓄洪水,防風固土,造成水土流失和風蝕沙化,使土壤土層厚度變薄,表層質地變粗,蓄水保肥能力降低,生產力下降。
采用基于農用地分等的方法,即在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分等基礎上,補充調查所需資料,建立相關的數學模型,核算農用地不同層次和不同區域的理論產能、可實現產能和實際產能。
指定作物理論單產樣本值調查:主要來源于察哈爾右翼前旗指定作物審定品種的區域試驗單產調查和對農業相關部門農業育種、栽培、耕作等方面的專家咨詢,理論單產樣本調查共計58經過樣本的檢驗,最終確定有效樣本43。樣本符合數理統計要求,且分布均勻。
指定作物可實現單產樣本值調查:在實踐中無法直接獲取抽樣單元農用地可實現單產的樣本,所以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可實現單產樣本調查是對行政轄區內抽樣分等單元指定作物近3~5年正常年景下的最高單產進行調查,并將其看作抽樣單元可實現單產的樣本值。本次察哈爾右翼前旗共計調查可實現單產樣本138個,經過樣本檢驗剔除,最終確定有效樣本100個。樣本符合數理統計要求,且分布均勻。
指定作物實際產量調查:察哈爾右翼前旗指定作物實際產量數據來源于2007年察哈爾右翼前旗統計年鑒,由實際產量計算得到各鄉鎮指定作物的統計單產。
(一)農用地理論產能核算
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理論產能依據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進行核算。主要思路是通過建立農用地標準糧理論單產和相應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的函數關系,將所有分等單元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帶入到函數方程,得到分等單元的農用地理論單產。各分等單元農用地理論單產乘以相應的單元面積得到各單元農用地理論產能。

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理論產能核算匯總表單位:公頃、千克/公頃、萬噸
(二)農用地可實現產能核算
以察哈爾右翼前旗為單位,建立與此對應的指定作物可實現單產樣本值與樣本地塊相應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的函數關系模型核算產能。

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可實現產能核算匯總表單位:公頃、千克/公頃、萬噸
(三)確定縣域實際產能
鄉域實際產能相加得到縣域實際產能,旗(縣)域實際產能除以旗(縣)域耕地面積得到旗(縣)域實際單產。

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用地實際產能核算匯總表單位:公頃、千克/公頃、萬噸
(一)農用地產能分析
1.各鄉鎮農用地單產對比分析
察哈爾右翼前旗北依陰山山脈,四周環山,丘陵綿延起伏,為淺山丘陵區,水資源缺乏,土壤肥力較低,加之區域面積不大,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變化幅度小,所以察哈爾右翼前旗糧食生產能力鄉鎮間相差較小。全旗8個鄉鎮中巴音塔拉鎮、黃旗海鎮和平地泉鎮理論、可實現、實際單產最高,這是因為其地勢平坦,土壤肥力較好、灌溉保證率較高且經濟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三岔口鄉和黃茂營鄉理論、可實現、實際單產最低,因為這些地區多為山地或丘陵區,坡度大,土層薄,質地粗,地下水資源缺乏。
2.各鄉鎮農用地產能對比分析
察哈爾右翼前旗各鄉鎮農用地的理論、可實現、實際產能的大小關系除單產外,面積是決定某區域產能高低的另一主要因素。
全旗各鄉鎮不論單產、還是產能都有差異,糧食生產仍然大有潛力可挖。對于土地條件較好的地區,要加大對耕地的利用保護,保障土壤肥力,合理安排利用,有效地提高耕地產量。對于土地條件相對差的地區,要通過提高土壤肥力,重點通過發展井灌、防治風蝕沙化等措施來提高耕地產量。

各鄉鎮農用地單產對比圖

各鄉鎮農用地產能分布情況
(二)農用地產能空間布局分析
1.各鄉鎮理論單產、產能空間布局分析
察哈爾右翼前旗轄域范圍內共8個鄉鎮,全旗標準糧理論單產4,003.51千克/公頃。其中高于旗域平均水平的鄉鎮有巴音塔拉鎮和黃旗海鎮,理論單產分別為5,289.49千克/公頃、4,106.98千克/公頃。黃茂營鄉和三岔口鄉理論單產最低。總體來看,全旗各鄉鎮理論單產差別不大。通過比較分析察哈爾右翼前旗理論單產高低區域分布情況,得出:
察哈爾右翼前旗各鄉鎮的理論單產與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各鄉鎮的氣候、土壤、水資源等自然條件相符合:
(1)巴音塔拉鎮和黃旗海鎮地處前旗北部中傾斜平原上、地勢平坦,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較好,埋藏淺,灌溉保證率較好。是全旗較好的耕地。
(2)三岔口鄉和黃茂營鄉屬中低山區,土質劣,地下水埋藏較深,水資源貧乏,取水困難,依靠地上降水供給作物生長。
農用地產能是由農用地單產和耕地面積共同量化的指標,全旗各鄉鎮理論產能由于耕地面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產能最大的為玫瑰營鎮,最小的為黃旗海鎮。
2.各鄉鎮可實現單產、產能空間布局分析
可實現生產能力是指在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基本保證,光、熱、水、土等環境因素均處于正常狀態,在現有經濟技術和利用水平下的最高投入下正常年景農作物能夠達到的最高產量。
察右前旗標準糧可實現單產2,778.62千克/公頃。其中高于旗域標準水平的鄉鎮有巴音塔拉鎮和黃旗海鎮,可實現單產分別為3,670.46千克/公頃、2,955.70千克/公頃、可實現產能最低的鄉鎮是三岔口鄉和黃茂營鄉。總體來看,全旗各鄉鎮可實現單產差別小,最高的巴音塔拉鎮與最低的黃茂營鄉相差1,160.23千克/公頃。通過分析察哈爾右翼前旗各鄉鎮可實現單產高低區域分布情況,得出:
(1)當各鄉鎮土地投入均達到同一水平時,可實現單產有差別,表明各鄉鎮間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存在一定差異。
(2)與理論單產的高低次序(即空間布局)基本一致,說明察哈爾右翼前旗自然質量等別高的耕地、利用等別也較高。反映出自然條件好的耕地,察哈爾右翼前旗同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做到土地增產,農民增收。
農用地產能是由農用地單產和耕地面積共同量化的指標,全旗各鄉鎮可實現產能由于耕地面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產能最大的為玫瑰營鎮,最小的為黃旗海鎮。
3.各鄉鎮實際單產、產能空間布局分析
實際生產能力是指目前已經實現的農用地生產能力,即某年農作物已經達到的產量。
察哈爾右翼前旗標準糧實際單產1,490.57千克/公頃。其中高于旗域平均水平鄉鎮有平地泉鎮,黃旗海鎮,巴音塔拉鎮。實際單產分別為1,890.00千克/公頃、1,777.50千克/公頃、1,687.50千克/公頃。三岔口與黃茂營鄉實際單產最低,分別為1,125.00千克/公頃、1,215.00千克/公頃。
實際單產除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外,還取決于當地的交通區位條件、農田水利設施水平、勞動力投入情況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有關。通過分析察哈爾右翼前旗各鄉鎮實際單產高低區域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各鄉鎮實際單產的大小與理論單產、可實現單產的大小分布規律基本一致,說明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其社會經濟條件發展較快,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相對較高,其農作物實際單產較高。
農用地產能是由農用地單產和耕地面積共同量化的指標,全旗各鄉鎮實際產能由于耕地面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玫瑰營鎮實際產能最高,產能最低的是黃旗海鎮。
通過對察哈爾右翼前旗各鄉鎮理論單產、理論產能、可實現單產、可實現產能及實際單產和實際產能的比較分析,察哈爾右翼前旗具有較大糧食生產能力的鄉鎮主要是巴音塔拉鎮、黃旗海鎮、平地泉鎮,它們主要分布在地勢平坦,土壤養分偏高,有一定的灌溉保證率,農用地等別多為四、五等,并且社會經濟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糧食生產力較低的鄉鎮,主要分布于山區和丘陵區,質地較粗,多含有砂礫石,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地面坡度較大,土體淺薄,自然條件以及經濟條件都比較差的地區,農用地等別多為一、二等,且為中、低產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