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供電所10 kV配變雷擊損壞分析及對策
吳洲
(廣東電網湛江廉江供電局,廣東 湛江 524400)
摘要:介紹了長山供電所10 kV配變遭雷擊損壞情況并提出了相應對策,然后就其實施及效益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山區;供電所;10 kV配變;雷擊
收稿日期:2015-04-27
作者簡介:吳洲(1975—),男,廣東廉江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10 kV及以下配電運維管理。
0引言
廉江地處雷州半島,雷暴天氣頻繁,因此電力設施遭雷擊損壞的情況較嚴重。據統計,本局10 kV配電變壓器受雷擊燒壞占總臺數7.8%以上,嚴重危及配電設備的安全,對配網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帶來了較大影響,也對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民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損害。長山鎮位于雷暴更為頻繁的山區地帶,10 kV配電變壓器被雷擊壞的情況更為嚴重,嚴重影響了本局的供電可靠率。為降低長山供電所10 kV配電變壓器雷擊臺次,提高本局的供電可靠率,我們成立了專題小組圍繞這一課題開展活動。
1名詞解釋
(1) 變壓器臺區:分柱式和落地式兩種,主要由變壓器、跌落式熔斷器、高低壓線、避雷器、接地裝置及安裝以上設備的金具和電桿等設備組成。(2) 避雷裝置:由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器等和引下線、接地裝置組成的防雷系統。(3) 接地裝置:由接地體和接地線組成。(4) 過電壓:電氣設備在運行中承受正常的工作電壓,但由于某種原因,如雷電侵入或電網內部操作、故障等常會產生異常的電壓升高,即過電壓。
2現狀分析
小組成員選取一年內的配電變壓器遭受雷擊損壞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10 kV配電變壓器雷擊損壞情況分類統計表
從表1可知,配電變壓器最常發生的是絕緣擊穿損壞。
3目標值論證
3.1必要性
10 kV配變雷擊率高,用戶意見大,局領導對此極為重視。解決配電變壓器問題,是正常用電和安全用電的必要保證,也是完成考核任務和減少經濟損失、降低經營成本的迫切要求。
3.2可行性
(1) 計算可行。根據歷年統計數據,結合2009年在被雷擊的21臺次10 kV配電變壓器中變壓器絕緣擊穿有17臺,占81%,若解決這個問題的90%,就可以減少15.3臺次/年,完成活動目標值T=21-15.3=5.7臺次/年<6臺次/年。目標有一定難度,具有挑戰性,相信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2) 現實條件。領導重視,加大對電網改造的投入,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同時加大了考核力度,注入了完成目標的動力。(3) 技術水平。專題小組有豐富的配網運行管理經驗,有攻堅克難的勇氣,有較高的技術及管理水平,有較強的團隊精神。
4變壓器絕緣擊穿原因分析
(1) 避雷器交接試驗不及時,現場及檢查記錄:1) 長山供電所因避雷器損壞導致雷擊一次,占雷擊總數4.76%,占比不大;2) 避雷器每年試驗一次,且都有試驗記錄。所以非主因素。(2) 人員維護不到位,現場調查:長山是偏遠山區,缺員較多,工作量大,但員工積極性高,對變壓器的維護在時間上有時推遲,但不是主要因素。(3) 安裝地勢不合適,現場察看及檢測:2009年長山供電所配變因安裝地勢不合適導致雷擊一次,占雷擊總數4.76%,但非主要因素。(4) 接地電阻過大,現場檢測:1) 因接地電阻過大而被擊壞的有3次,其中一次為接地引下線銹蝕、接觸不良,散流能力不足導致;兩次為地網銹蝕,散流能力不足導致。2) 根據規程要求:100 kVA以上變壓器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4 Ω,100 kVA以下變壓器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 Ω;避雷器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 Ω。長山供電所165臺配變中只有3臺圩鎮配變容量大于100 kVA,專題小組用了15天的時間,在長山供電所的配合下完成了全部配變接地電阻的測量,結果顯示,不是主因素。(5) 高、低壓地網共用,現場勘察、分析:與高、低壓地網共用因素有關而遭雷擊的次數為17臺次/年,占雷擊總數76.2%,雷擊率為9.7%,占比大。現有接地保護為OP方式(高、低壓地網共用),如圖1所示。高、低壓地網共用會產生以下問題:1) 正、逆變過電壓:雷電波經過接地網入侵低壓繞組,通過耦合在高壓繞組上產生200~350 kV的過電壓,而高壓避雷器不能保護位于它前面的繞組,從而造成高壓繞組損壞。2) 沖擊電阻過大:由接地體侵入低壓繞組的雷電壓波頭時間一般小于1 μs,產生的沖擊電阻過大。3) 避雷器與配電變壓器的伏秒特性不同步:由于沖擊電阻的作用,加在低壓繞組的沖擊電壓波陡度非常大、幅值較高,導致兩者無法很好配合。4) 避雷器不易動作:雷電波是由接地體經零線反向入侵至低壓線路,加在避雷器上的電壓是由避雷器與低壓線路波阻抗分壓獲得,因此不易動作。

圖1 OP方式
5對策實施
采用NP保護方式,使高、低壓接地網分開,加裝阻雷器是消除雷電波產生正、逆變過電壓現象的一項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據此我們制定了長山供電所配變地網改造方案,繪出了高、低壓地網改造接線圖(圖2) 及施工圖。

圖2 高、低壓地網改造接線圖(NP方式)
6選材及施工
(1) 改造高壓側接地網,加裝低壓側接地網。1) 首先檢測原接地網電阻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則更換;增加低壓接地網。2) 探測原接地網布置,找出電場衰減最快的位置,確定地網的走向,利用土壤對雷電波進行衰減。3) 選用14 m2圓鋼做接地體,L50×5×2 500角鋼作為地樁敷設安裝。(2) 在低壓側接地網加裝阻雷器,阻礙高壓側雷電流侵入低壓繞組。1) 低壓側阻雷器的選定:通過可靠性及經濟性等對比分析論證,zlq-3型阻雷器較適宜,我們決定選用該型號阻雷器。2) 安裝阻雷器:按施工圖進行安裝。(3) 效果檢查。引入NP保護方式后,有效減小了配變雷擊損壞率,減少了用戶停電時間,提高了供電可靠率,降低了經營成本。專題小組對同年5~10月份長山供電所的變壓器臺區設施受破壞情況進行了統計,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活動后配變雷擊明細
7效益分析
(1) 減少經濟損失:活動前,共有21臺次配電變壓器被雷擊,經濟損失達37.8萬元;活動后,由于高、低壓側地網分離,只有5臺次,共損失9萬元,減少經濟損失28.8萬元。(2) 減少供電電能損失:活動前,變壓器雷擊燒毀停止供電;活動后,以每個變壓器平均50 kVA,24 h修復,電費均價0.7元計,功率因數為0.85,則可多增加電費收入50×0.85×24×(21-5)×0.7=11 424元≈1.1萬元。專題活動當年減少經濟損失值=28.8+1.1=29.9萬元。(3) 社會效益:1) 減少了配電變壓器的雷擊損壞率,提高了配網運行的穩定性,提升了供電可靠率,提高了客戶滿意度,贏得客戶廣泛好評。2) 體現本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全力做好電力供應”的南網人精神,樹立了廉江供電局的良好社會形象。
8結語
通過這次專題活動,在小組全體成員的集體努力下,我們成功解決了10 kV配電變壓器遭雷擊次數多的問題。同時,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實踐知識、個人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萬幸倍,奚積培.10 kV配電變壓器防雷保護[J].高電壓技術,1984(4):55-58.
[2]關俊峰.新會區10 kV配電線路防雷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3]張國慧.10 kV配網線路防雷技術措施探討[J].機電信息,2011(33):144-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