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老年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
鄭樂貴徐顯李繼法徐堯英林吉偉1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樂清醫院呼吸內科,浙江溫州325600)
摘要〔〕目的探討BODE多維評分系統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與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該院就診的90例COPD穩定期患者。受試者根據BODE多維評分系統分為4組,BODE評分0~2分為1級組(n=29)、3~4分為2級組(n=25)、5~6分為3級組(n=20)、7~10分為4級組(n=16)。分別采集各組BODE多維評分系統各項數據(體重指數(BMI)、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預計值)、(MRC)呼吸困難評分、運動能力測定及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并將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進行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結果1~4級組的SGRQ部分評分及總分從左到右分別逐漸增高(P<0.01);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部分評分及總分呈正相關(P<0.01); BODE多維評分系統可以分別解釋SGRQ癥狀評分、活動能力評分、生活影響評分、總分變異的15.9%、51.6%、44.6%、40.9%。結論BODE多維評分系統是評價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其生活質量相關性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COPD;BODE多維評分系統;SGRQ
中圖分類號〔〕R56〔
基金項目:溫州市醫藥衛生科學研究項目計劃(2013B41)
1溫州市中心醫院內科
第一作者:鄭樂貴(1980-),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COPD老年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漸進性疾病。正常人1 s用力呼氣量(FEV1)對于診治COPD至關重要,但是不能單獨用FEV1作為疾病嚴重程度評估。BODE多維評分系統是預測COP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新指標〔1〕,同時結合FEV1能反映患者的全身情況,有助于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本文旨在探討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COPD患者生活質量之間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就診的90例COPD穩定期患者〔依據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的COPD診治指南(2013修訂版)〔2〕〕,男49例,女41例,平均年齡(57.5±11.1)歲,根據BODE多維評分系統分為4組,BODE評分0~2分為1級組(n=29)、3~4分為2級組(n=25)、5~6分為3級組(n=20)、7~10分為4級組(n=16)。各組患者年齡、性別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肺功能檢測采用肺功能儀(德國JAEGER公司生產,MasterScreen IOS型號)為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令患者配合操作者口令,以最大可能吸氣,然后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呼出,注意夾住患者鼻子,囑患者含緊口嘴,避免測試過程中漏氣,以此獲得FEV1%預計值。
1.3呼吸困難分級采用改良的呼吸困難評分量表(MMRC)〔3〕評估,0級:除非劇烈活動,無明顯呼吸困難;1級:當快走或上緩坡時有氣短;2級:由于呼吸困難,比同齡人步行緩慢,或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時需要停下來呼吸;3級: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數分鐘后需要停下來呼吸;4級:明顯的呼吸困難而不能離開房屋,或穿、脫衣服時氣短。
1.4運動功能測定采用6 min步行距離試驗(6MWD)〔3〕,試驗前檢測員須向患者介紹全過程及注意事項,讓患者站在約50 m長的平地起始線上,6 min計時開始后,患者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體能決定步行速度,囑患者行走中不說話不跑跳,折返時不猶豫;必要時允許放慢速度或停下休息。檢測員每分鐘報時1次,提前15 s告知患者,6 min后試驗結束。
1.5BODE多維評分系統依據Celli等〔1〕文獻報道分為四級,Ⅰ級:0~2分,2級:3~4分,3級:5~6分,4級:7~10分,級別越高,患者患病程度越嚴重,見表1。
表1BODE多維評分系統

指標0分1分2分3分FEV1%預計值≥6550~6436~49≤356MWD(m)≥350250~349150~249≤149MMRC(級)0~1234BMI(kg/m2)>21≤21
1.6生活質量測定COPD的生活質量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中文版)〔4〕評估,通過計算患者SGRQ的部分(癥狀、活動能力、生活影響)及總分評分,波動范圍0~100分,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SGRQ分值的降低而增高。
他甚至違心地采納了辛娜對于某件事的處理建議,以改善彼此的冷戰,從而成就一次水乳交融男歡女愛的感情大戲。
2結果
2.1各組別SGRQ總分及部分評分的比較1~4級組的SGRQ部分評分及總分從左到右分別逐漸增高(P<0.01)。見圖1。

圖1 各組SGRQ總分及分部分評分的差異
2.2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部分評分及總分之間的相關性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存在顯著的相關性(r=0.34,0.55,0.47,0.31,均P<0.01)。
2.3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的回歸分析BODE多維評分系統可以分別解釋SGRQ癥狀評分、活動能力評分、生活影響評分、總分變異。見表2。
表2BODE多維評分系統與SGRQ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SGRQ評分標準偏回歸系數β決定系數R2t值P值癥狀評分0.5360.1592.9710.01活動能力評分0.7360.5167.9440.01生活影響評分0.6350.4466.5820.01總分0.6480.4096.1220.01
3討論
在我國,COPD是其中一種嚴重危害市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因COPD死亡的人數達100萬/年,目前已成為醫學界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5〕。COPD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定期,急性加重患者癥狀加重,肺功能下降速率加快,體征及各項檢查指標波動較大,常伴有抑郁和焦慮,危重者甚至出現意識變化〔6〕,這些因素都將影響本研究的調查,因此我們選擇了穩定期的COPD患者,其短期內癥狀變化不大,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因素,癥狀依然存在,并且使患者活動能力受限,生命質量下降。
由于COPD存在持續的氣流受阻這一特征,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應用FEV1%預計值作為標準對COPD進行分級,以評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然而FEV1%預計值不能全面反映COPD的復雜程度,其不能準確預測患者的活動能力、呼吸困難程度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而對判斷COPD預后有同等重要的意義〔7,8〕。Celli等〔1〕提出的BODE多維評分系統,把營養狀態(BMI,B)、臨床癥狀(呼吸困難,D)、運動能力(E)和FEV1%預計值(氣流阻塞程度,O)相結合,能反映患者全身的情況。有研究〔9〕表明,BODE多維評分系統反映的COPD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SGRQ由英國圣喬治大學醫學院Jones等〔10〕于1991年設計,該問卷包括癥狀、活動能力、生活影響三部分,能客觀評價患者病情變化、日常活動能力和社會生活狀況。本研究結果與Ong等〔11〕一致,通過BODE多位指數不同等級的患者能夠由SGRQ評分進行生活質量的評定,是一種良好評估COPD病情的方法。
呼吸困難嚴重影響COPD患者生存質量,是臨床評估COPD的主要觀察指標之一〔12〕,而呼吸困難癥狀評分預測COPD患者的生存質量。本試驗主要因為癥狀一般都是患者的主觀感受,因人的承受能力及病情程度而異,可變現較大。研究結果中SGRQ的活動能力評分的決定系數最高,因為最能反映COPD患者基本生活質量的就是活動能力,人們正常的活動能力由于疾病的受限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故SGRQ的生活影響評分僅次于活動能力評分,三者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有研究發現BODE指數與SGRQ活動能力評分呈獨立正相關。
4參考文獻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2):255-64.
3Celli BR,MacNee W,Arusti A,etal.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IERS position paper〔J〕.Eur Respir J,2004;23(8):932-46.
4Jone PW,Quirk FH,Baveystock CM,etal.The St George'8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Respir Med,1991;85(1):25-31.
5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6Xu W,Collet JP,Shapiro S,etal.Independent effec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8(8):913-20.
7Anderson D,Macnee W.Targeted treatment in COPD:a multi-system approach for a multi-system disease〔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09;4:321-35.
8Mahler DA,Criner GJ.Assessment tools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do newer metrics allow for disease modifation〔J〕.Proc Am Thorac Soc,2007;4(7):507-11.
9Stephen I.Looking at the patient:approaching the pmblem of COPD.N Engl J Med,2004;350(8):965-6.
10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etal.A self-complele measure of health status for chronic airflow limitation: the 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Am Rev Respir Dis,1992;145:1321-7.
11Ong KC,Lu SJ,Soh CS.Does the multidimensionals,Adins system(BODE)correspond to differences in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OPD〔J〕.Intern J Chron Obst Pulm Dis,2006;1(1):91-6.
12Bafadhel M,Umar I,Gupta S,etal.The role of CTscanning in multidimensional phenotyping of COPD〔J〕.Chest,2011;140(3):634-42.
〔2014-08-10修回〕
(編輯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