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網絡賦權的雙重性:形式化增能與實質性缺失——基于對社會底層群體的觀察

2015-12-25 02:12:26李秀玫
天府新論 2015年5期

朱 逸 李秀玫 鄭 雯

一、緣 起

(一)反思網絡社會的賦權

網絡社會作為新的社會發展形態,它依靠信息技術搭建起了新的社會結構,網絡化邏輯的擴散改變著生產、經驗、權力與文化過程中的操作和結果,并不斷實現著蔓延與變化?!?〕網絡社會有著與真實世界相近的結構框架,其中蘊含著真實世界對其的延伸,也有著內生于自身的適應性變革?!?〕它的出現與發展是對真實世界的補充與更替。

在真實世界中,由于受資源、規則等方面的約束,人們被分為了不同的群體,并被固定于社會結構的特定位置。作為社會的底層群體,他們在真實世界中擁有較少的資源稟賦,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行動與訴求表達,從而觸發了沖突、失衡等一系列現象的發生,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秩序。網絡社會為底層群體提供了一個新的實踐空間,在真實世界中并不占優勢的他們,在網絡中有了重塑自我的機會,諸如網絡草根名人、民間意見領袖等開始涌現,底層群體在這個虛擬空間有著別樣的行動邏輯。

伴隨著網絡社會的崛起,網絡對于底層群體的賦權,也逐步受到關注。底層群體通過網絡獲得資源和權利的一些成功案例的出現顯示出網絡的強大力量。但零星的個案并不能呈現事物的完整圖景,源于探究其本原的沖動,將對網絡賦權進行深度思考。

賦權,亦稱為增權 (enpowerment),是西方20世紀60、70年代出現的用語,〔3〕它是多層而寬泛的概念體系??v觀西方文獻對其的定義,主要分為關系性與概念性兩類,分別從社會關系與個體動機兩個層面來對其加以界定?!?〕從個體動機角度來看,賦權即是“賦能” (enabling)或是一類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它源于自主的內在需求,基于該意義,賦能通過提升個人效能感,以增強個體達成目標的動機,是一個讓個體感受到自我掌控的過程?!?〕而從社會關系角度來進行審視,賦權的核心則在于其核心詞power,一方面,權力賦予人們影響生活過程的能力,和他人共同控制公共生活的能力,以及加入公共決策機制的能力;另一方面,權力也可以用來阻礙被打上恥辱烙印 (stigmatized),把他人及他們的關注排斥出決策,以及控制他人?!?〕本文選擇從社會關系維度對“賦權”進行理解,如此顯得更為穩妥與準確。原因在于賦權是一個動態的、跨層次的體系概念,是一個社會互動的過程,賦權需要嵌入于日常的互動場景之中來得以實現。〔7〕

西方賦權理論有三個重要的取向。首先,其對象主要是社會中那些“無權”(powerness)群體,①也有學者區分了“無權”、“弱權”、“失權”三種類型的人群,參見:范斌.弱勢群體的增權及其模式選擇〔J〕.學術研究,2004,(12).主要指涉了那部分社會底層群體。“無權”是一個主觀感受,弱勢感使其陷入缺乏自信、自責的自我價值之中,他的自我評估與他人和環境之間的作用力是一個互為構建、連續循環的過程,〔8〕賦權使得社會底層群體能有機會參與到更為廣泛的行動之中,激發其潛能。〔9〕其次,賦權是一個社會互動的過程,它離不開人際間的交流與溝通?!?0〕最后,則是賦權天然的實踐性,它不停留于理論遐想之中,而是廣泛地應用于社會實踐之中。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運用,web2.0使得人們可以能夠跨越時空界限進行交互,它通過符號對話的持續化過程,給予了西方賦權理論新的實踐空間?!?1〕鑒于此,不同學者就網絡對于底層群體的賦權功能有著廣泛的討論,形成了不同的觀點,爭議的焦點在于,網絡賦權是否真實存在?針對該問題的回答,將成為本文研究的主旨。

二、網絡賦權是否真實存在?

(一)增權賦能論

持支持態度的學者認為,網絡作為一類新的社會空間與實踐工具,它對于底層群體的賦權功能應該得到認識與顯現。鄭永年在其《技術賦權:中國的互聯網、國家與社會》一文中提出,信息進步與網絡社會的出現,使得網絡民主化進程得以推進,國家與民眾共享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賦權,特別是對于弱勢群體,他們將網絡視為一類策略工具并加以運用,在網絡中,他們可以獲得不同于真實世界的身份,集合更多的資源和力量來參與到國家民主化發展之中,這類群體能夠在網絡中獲得比真實世界中更多的話語自由?!?2〕師曾志借助微博平臺,通過郭美美事件、“免費午餐”等一系列社會事件,研究網絡賦權的動態化過程。他認為,傳統媒介擁有相對穩定的“媒體權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底層群體表達真實意見的機會,而網絡環境則改變了這一情況,它賦予了底層群體話語自由,從而協助他們爭取更多的行動資源與可能?!?3〕通過積極有效的引導與合作,底層群體能在網絡中形成扭轉乾坤的力量。〔14〕胡泳通過對于各類新媒體,諸如博客、聊天室、虛擬空間、網絡游戲等進行研究,發現隨著社會媒介化及社會化的加速,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邊界打破了,底層公眾有了更多的個人表達空間,他們由此通過網絡增進了自身的話語自由與行動資源。網絡賦權功能的實現,在于它的分權、匿名與靈活性特質。對于缺乏表達機會的中國社會而言,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跨越階層、資源限制、權利束縛的場所,彼此之間的交互變得不再存有障礙?!?5〕通過對一個底層群體的自組織觀察發現,網絡賦權的過程是一個曲折而復雜的過程,但是其最終還是能夠實現。弱勢群體通過新媒體技術,在個人心理、集體參與、社群意識各個層次都實現了賦權。于未也認為新媒體的實踐使得底層群體在話語、文化、經濟、社會資本等領域有可能得到權利和能力的提升,傳統賦權理論所關注的底層群體各個層面 (個體、群體)的賦權過程已經展開,并發揮著巨大潛力?!?6〕

可以看出,持支持態度的學者多從意見表達與話語自由等方面,闡述網絡對底層群體的賦權實現。在他們看來,自由的話語表達與空間構建,是網絡賦權的重要表現及判定標準,網絡幫助底層群體努力實現他們在真實世界中所不能實現的愿景,為其提供必要的場所、資源、符號和群體。

(二)賦權虛化論

否定網絡賦權功能的學者們認為,網絡的現實功能被夸大了,其本身的賦權功能在無限的延展中變得全能化,我們需要冷靜下來,重新對網絡賦權進行審視與思考。

申玲玲通過對新浪微博中的名人微博、人氣草根、普通草根的實證研究,發現社會精英憑借身份標簽贏得了穩定、較強的話語權利,這一階層在網絡中獲得了最為廣泛的支持。而社會底層群體以“內容標簽”存在,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內容展示獲得短暫的關注,但是,其本質上并未能獲得真正的話語權,更不用說獲得動員能力及各類資源。由此所呈現的是網絡社會中的話語權利結構的固化,這阻礙著底層群體在網絡中對話語權利的爭取,網絡對底層群體的賦權也變得異常困難?!?7〕趙云澤、付冰清以人民網的輿情頻道為研究場所,選擇在一段時間內瀏覽量最多的500個帖子進行內容分析,進而劃分出社會上層、社會中層、社會底層三類群體,并對這三類群體的話語權利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網絡言論中更多呈現的是中層群體的民意,而社會底層擁有最少的話語權利,他們的意見并未被網絡支持與傳播,而是被他者群體的意見所淹沒,網絡賦權對他們而言,顯得路遙而迷茫。〔18〕王全權、陳相雨通過底層群體在網絡上的環境抗爭發現,網絡中存在“網絡幻想”,即假定的網絡賦權功能給予底層群體的無限力量。這一類幻想的存在源于一系列短暫的假象存在,網絡給予了底層群體表達意見的通道,但是并不為其實質性權利的獲得提供便利。底層群體有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但隨著演出的落幕而逐漸退場,且未能留下任何痕跡?!?9〕

可見,網絡的賦權功能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強大,其存在一定的虛幻性與特定假象。在否定性的討論中,討論的焦點依然是對于話語權利的擁有情況的考量,認為網絡本身的話語結構決定了網絡中群體的身份劃分,而正是這類話語結構的存在,阻礙與削弱了賦權功能的實現。事實上,話語在網絡中的意義不同于真實世界,它不僅是交流的符號,還蘊含著身份、資源等多重含義。

(三)再觀賦權的類型與身份探究

1、網絡賦權的多重性

對網絡賦權功能的存在,有著兩類不同的判斷,無論是支持還是否定,終將網絡本身的賦權功能引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之中。在筆者看來,兩類觀點的差異源于研究者各自不同的觀察視角與立場。從支持者而言,他們所認為的賦權在于個人話語表達與公共空間的構建,這使得在真實世界中不占優勢的群體,在網絡中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并以此促進與推動著公眾參與和民主化發展。由此所呈現的是網絡的形式化賦權,即網絡能賦予底層群體自由的表達空間,使得底層群體在形式上實現了增能。

反對者聚焦于網絡賦權的實質性屬性,即網絡能否為底層群體爭取到實質的權利,以獲得更多的資源稟賦。在其看來,網絡在這一點上并未比真實世界來得更有優勢,底層群體只是被卷入喧鬧的網絡環境之中,而并未獲得真實的話語權利,網絡對他們的賦權缺少實質意義。

綜上,當前的網絡社會賦權存在著形式增能與實質缺失的共生現象。

2、“真實—虛擬”身份的雙重界定

縱觀過往的研究,雖有立足于實證基礎之上的發現,但依然有著諸多可增進之處,本文將從以下兩方面促進對網絡賦權的研究。

首先,對于話語權利的量化研究進行補充。網絡中的話語權利,以一類無形的力量的形式存在,影響群體在網絡中的動員力量與資源稟賦。以往的研究往往憑借對于網絡文本的分析來判斷是否隱含權利的元素,這類分析存在主觀偏好、理解偏差、無法量化等不足。真實世界中的權利實現,都需借助于一定的社會資本基礎,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本則意味著擁有更多的交換權利,同時也更有利于對各類其他形式的權利的攝取。在網絡中,社會資本依然是權利的重要參考。在充斥著話語的互聯網環境中,社會資本狀況決定了行動者在網絡中的話語權,“粉絲數”就是測量話語權利的一個關鍵性變量。它可以很好地展現行動者的社會資本狀況,通過它可以判斷行動者所擁有的話語權利狀況。本研究來源數據借助于新浪微博平臺,并選擇以“粉絲數”為話語權利的量化指標,以此補充過往研究中對于權利量化研究的不足。

其次,對于群體“真實—虛擬”身份的雙重確定。在以往研究中,對群體的界定,多以虛擬身份為基礎,憑借著網絡身份來界定其社會底層標簽,這類界定方式缺乏與真實世界中的群體身份比對,難以實現“真實—虛擬”之間的一一對應,進而無法清晰詮釋網絡賦權的全過程及演變邏輯。針對于這一不足,借助于新浪微博平臺,明確每一用戶的真實身份狀況,并依照一定規則與標準,以其在網上的諸多表現來界定他的網絡身份,實現“真實—虛擬”的準確對應,以此來分析網絡賦權功能的實現情況,可以提高研究的真實性、有效性。

三、數據來源、變量測量與分析方法

(一)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自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開展的“中國網絡社會心態調查(2014)”,該調查采用職業-網民兩階段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了1800名不同職業的新浪微博用戶。數據收集采用觀察法,通過閱讀所抽取的新浪微博用戶最近兩年內發布的所有微博,對社會思潮、社會態度、社會情緒、網絡表達與網絡行動等方面的指標進行編碼。由于部分變量存在缺失值,用于本研究的有效樣本量為1177個。有效樣本中,男性占79.27%,女性占 20.73%;“60后”及以前占16.99%,“70后”占22%,“80后”占52.34%,“90后”占8.67%。

(二)變量測量

1、因變量

網絡表達頻率:形式賦權以網絡表達頻率來測量,網絡表達頻率進一步操作化為“是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在數據指標中,“是否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的選項包括“經?!薄芭紶枴薄皬牟弧保覀儗ⅰ敖洺!本幋a為1,“偶爾”和“從不”合并為0。

網絡影響力:實質賦權以網絡影響力來測量,網民影響力進一步操作化為“粉絲數”,在此對粉絲數取對數。

2、自變量

核心解釋變量為“是否為底層群體”,是二分變量。在數據指標中,“職業群體”的選項包括“商界精英”“專業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黨政人群”和“社會底層群體”,將“社會底層群體”編碼為1,“商界精英”“專業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黨政人群”合并為0。

控制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活躍度、開博月數。其中,性別是0、1變量;年齡是類別型變量,取值包括“90后、80后、70后、60后及以前”;受教育程度是類別型變量,取值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大專、高中及以下”;活躍度是數值型變量,由微博數除以開博月數,并取對數得出。(各變量的描述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變量描述統計 (N=1177)

(三)分析方法

由于因變量1“是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是0、1二分變量,所以我們采用二分logistic回歸模型對其進行回歸分析;因變量2“粉絲數”是連續數值變量,所以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其進行回歸分析。

四、研究結果

(一)形式化賦權的分析

以“是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社會底層群體的系數在0.0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對應的Exp(β)為1.979。即:與非底層群體相比,社會底層群體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的發生比顯著高出97.9%。也就是說,社會底層群體比非底層群體更樂于進行網絡表達,在形式化賦權方面,社會底層群體甚至高于非底層群體。

此外,在控制變量中,性別的系數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對應的Exp(β)為0.627,即男性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的發生比比女性低37.3%;“90后” “80后”的系數均在0.0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對應的Exp(β)分別為3.343和1.758,即“90后”和“80后”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的發生比分別是“60后”及以前群體的3.343倍和1.758倍。

表2 對“是否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心情、宣泄情感”的logistic回歸結果

(二)實質性賦權的分析

以“粉絲數”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2的調整R2為0.3654,說明該模型具有較強的解釋力。結果顯示,社會底層群體的系數為-1.406,在0.00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即與非底層群體相比,社會底層群體的粉絲數對數平均低1.406。也就是說,社會底層群體的網絡影響力顯著低于非底層群體,即在實質賦權方面,社會底層群體明顯低于非底層群體。

此外,在控制變量中,“90后”“80后”的系數分別為 -1.134和 -0.804,顯著性水平為0.001,即“90后”“80后”的粉絲數對數分別比“60后”及以前平均低1.134和0.804;活躍度對數和開博月數均顯著為正,即活躍度越高、開博月數越多,粉絲數也越多。

表3 對粉絲數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三)不同群體響應網絡行動的群體邊界

將職業群體類型與“響應哪類群體的行動號召”進行列聯分析,結果顯示,二者顯著相關 (P<0.001),除“其他”選項之外,商界精英響應比例最高的 (50.57%)是商界精英的行動號召,專業技術人員與知識分子響應比例最高的(29.98%)是專業技術人員與知識分子的行動號召,黨政軍人員響應比例最高的 (27.39%)是黨政軍群體的行動號召,社會底層群體響應比例最高的 (22.82%)是社會底層群體的行動號召。也就是說,不同群體的網絡行為依然延續著現實世界中的群體參照,各類群體都是以響應自己的“圈子”為主,彼此之間存在著無形的邊界。現實世界中的群體認同,并未在網絡情境中發生實質改變,而是得到了進一步延伸與固化,因而并未實現網絡的實質性賦權。底層群體難以真正突破“圈子”的束縛,傳統的社會結構在網絡環境中依然難以撼動。

表4 職業群體與響應的對象群體列聯表 (N=1124)

五、發現與總結

研究證明,網絡并非像設想的那樣無所不能,網絡對于底層群體的賦權功能有其局限性。網絡中的形式化賦權與實質性賦權,構建起了網絡賦權的整體圖景。針對于此有兩方面重要發現:

一方面,形式化賦權增能并未喚起實質性賦權的覺醒。在網絡喧嘩之中,底層群體僅為眾人中的參與者,他們的存在為網絡增添了主題與話語,話語自由和個人表達空間拓展使其能有機會沉浸于其中。但是,這一切并未能幫助他們真正獲得實質性的話語權利,他們依然無法突破真實世界的現狀,資源、權利對其而言依然還有待去接近。我們在網絡中可以看到許多底層群體呼喚權力的聲音與行動,或成功或失敗。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某些成功實則并非底層群體個體的力量所能實現,而是借助了群體力量或其他角色介入。例如:

一位普通大學生,家境貧寒,其父親不幸身患重病,家中急需治療費用。該名大學生通過微博上傳了相關材料與證明,通過微博來進行求助,期間@了大V、名博以擴大影響力,僅過了數日,最終成功募集了幾十萬元救命錢,實現了網絡求助的成功。

可以看出,事件是由身處底層的個人所發起,但僅憑其個人的身份力量是難以實現廣為傳播的,期間還需借助大V、名博的影響,以及各類群體的加入,最終才實現對發起者的救助。因而,底層群體在網絡中可以成為話題、議題的提供者,但是其還是難以成為這些話題、議題的有影響力的擴散者,他們獲取資源與影響力的能力依然很有限。

另一方面,“圈子”的跨界存在,成為網絡賦權的阻礙。真實世界有著穩固的社會結構,從而也形成了屬于不同群體的“圈子”。網絡中的交互行為,并非完全脫離于現實而獨立存在,它是對真實世界的透射,“圈子”也被透射于這一場景之中。底層群體獲得了形式化權利,可以有更為自由的話語表達機會,但是這僅為單向度的信息傳遞,需要所屬群體或其他群體的認同與認可?!叭ψ印钡膬染坌蕴卣?,固化了成員身份,使其難以跳出“圈子”,去參與到其他成員之中。這種區隔化的交互行為,成為底層群體難以獲得實質權利的緣由。

本研究的發現,使得網絡對于社會底層群體的賦權雙重性更為清晰,且這種現象存在是由于真實世界與網絡社會的共同作用。由此也引發了進一步的思考,即:如何突破“真實—虛擬”的牽絆,真正發揮網絡對于底層群體的賦權功能,使得形式化與實質性達到統一?

如若要達成形式與實質的統一,首先,需要回到現實社會中來進行反思。網絡存在是對于現實社會的真實投射,網絡中諸多問題與現象的解決,還需還原到現實場景之中,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這些問題的根本依然產生于現實社會,而不能完全歸因于虛擬社會。其次,對現有社會價值觀進行修正與完善。當前社會,對權力、財富、聲望的尊崇,使得主流價值觀中內蘊有鮮明的利益化趨向。那些掌握豐富資源的群體,往往成為公眾羨慕與欲接近的對象,而底層群體則由于缺乏資源的攝取被遠離或忽視。由此形成了無形的群體區隔,整個社會被劃分為一個個封閉的“圈子”。在價值觀的驅使下,底層群體難以突破或融入其他群體的“圈子”,被冰冷地排斥在外。這種現象一旦存在于現實之中,很自然也會被投射至虛擬社會,并被持續與強化。這需要從意識與觀念上進行轉變,以求得“圈子”邊界的突破,喚起公眾對底層群體的更多關注與關愛。最后,則是從底層群體入手,提升其獲取權利的技能?;ヂ摼W存在著“數字鴻溝”,雖然這一鴻溝已被縮小,但依然存在,底層群體在網絡技能方面相較其他群體還是有所不足的,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在網絡中的信息傳遞與互動,也直接影響著他們在網絡中獲取權利的機會,因而對其網絡技術的提升,能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他們在權利獲取方面的不足,幫助他們在網絡中獲取更多的實質性權利。以上這些將對真正實現社會底層群體的網絡賦權有積極且重要的意義。

〔1〕〔西班牙〕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6-17.

〔2〕何明升,白淑英.網絡互動從技術環境到生活世界〔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5,18.

〔3〕陳樹強.增權: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新視角〔J〕.社會學研究,2003,(5).

〔4〕Jay A.Conger& Rabindra N.Kanungo.“The Empowerment Process: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Vol.13,No.3.

〔5〕Bharat Mehra,Cecelia Merkel& Ann Peterson Bishop.“The Internet for Empowerment of Minority and Marginalized Users”.New media & Society,2004,Vol.6,No.6.

〔6〕〔法〕佩恩.現代社會工作理論〔M〕.何雪松等譯.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279.

〔7〕E.M.Rogers& A.Singhal.“Empowerment and Communic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Communication Yearbook,2003,(27).

〔8〕Douglas D.Perkins& Marc A.Zimmerman.“Empowerment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5,Vol.23,No.5.

〔9〕于未.新媒體賦權:理論建構與個案分析——以中國稀有血型群體網絡自組織為例〔J〕.開放時代,2011,(1).

〔10〕Julian Rappaport. “Term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Toward a Theory for Coming Psych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7,Vol.15,No.2.

〔11〕趙云澤,付冰清.當下中國網路話語權的社會階層結構分析〔J〕.國際新聞界,2010,(5).

〔12〕鄭永年.技術賦權:中國的互聯網、國家與社會〔M〕.東方出版社,2014.112-142.

〔13〕師曾志,胡泳.新媒體賦權及意義互聯網的興起〔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24.

〔14〕師曾志.新媒體賦權:國家與社會的協同演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242.

〔15〕胡泳.眾生喧嘩:網絡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眾討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30.

〔16〕于未.新媒體與賦權:一種實踐性的社會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9,(10).

〔17〕申玲玲.失衡與流動:微博構建的話語空間研究—基于對新浪微博的實證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2,(10).

〔18〕趙云澤.付冰清.當下中國網絡話語權的社會階層結構分析〔J〕.國際新聞界,2010,(5).

〔19〕王全權,陳相雨.網絡賦權與環境抗爭〔J〕.江海學刊,20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高清码无在线看|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99热亚洲精品6码| 天天色综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毛片| 欧美h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青草免费视频|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91麻豆久久久|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18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成人午夜久久| 国产一二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在线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成人91在线|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性|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久久久亚洲色|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18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极品国产在线|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www.日韩三级|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99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91| 99资源在线|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伊人色在线视频|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