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利,張 英
(1.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2.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 黑龍江 150000)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基礎。近年爆發的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預警預報工作的不足。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的關鍵。
在建立科學合理的預警指標體系時,應該重點考慮總體設計指標數量適度,質量精準,能在有限指標數量條件下,最有效客觀地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的真實性和目的性。
1.1.1 相對精簡性原則
在保證預警有效性前提下,使指標體系盡可能精簡,體系內各個指標要求相對獨立,目的是提高指標體系的分析效果。由于可供選取的指標較多,而且有時彼此之間相關,這時應避免同一效果警素重復,并且通過權重排序法來精簡或篩選。
1.1.2 相對完整性原則
在保證預警效率的前提下,指標體系的覆蓋范圍要能夠全面系統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真實運行狀況,保證分析結果符合實際。完整性的相對性是指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要隨著農產品的發展而做出相應調整,保證其真實性。
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體系是由一系列單個指標構成的,是整個體系的基礎要素。在選取時要遵循下列原則。
1.2.1 科學性
要求所選指標有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能真實反映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本質,具有明確的預警意義或價值,保證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
1.2.2 系統性
要求考慮指標體系整體與單個指標之間的關系。由于各個指標之間相互聯系且相互制約,因此,要從系統整體出發挑選最合適的評價指標,而且要保證各個指標之間界限明確,避免相關。
1.2.3 代表性
要求考慮指標的選取必須具有一般性,屬于一般風險,在基本預警指標體系框架下,對于不同地域環境或產品種類要依據指標的權重進行調整,以獲得特殊性的預警評價結果。
1.2.4 可得性
要求所考慮的指標必須有一定度量方式,對于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重要指標要盡可能使用虛擬變量方式來表示其狀態變化,以便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準確評價并進行及時預警。
2.1.1 目標層
表1中目標層顯示的是國家或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警情現狀,反映了特定時期預警安全狀況與發展趨勢。
2.1.2 系統層
系統層是根據目標層而設計的子系統。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狀況,基于道德風險視角和質量安全角度出發,將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子分為農業發展水平、監督管理水平、生產地點環境、生產者的技術及管理水平、農業投入品安全水平和產地貯藏保鮮水平六大類,每大類中指標表現的風險都具有特定的狀態和特征。
2.1.3 指標層
指標層是由表征系統層的主要要素構成,能通過檢測獲得信息或數據。各個指標的綜合作用可以反映系統層指標的整體變化狀況,具有一定的可測性、可得性和可比性。
2.2.1 農業發展水平道德風險
農業發展水平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息息相關,農業發展水平越高,農產品安全保障機制越健全越完善,使農產品質量安全道德風險越低。通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實踐調研和理論分析表明,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密切相關的農業發展水平的主要要素包括:農業技術支撐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農業技術支撐水平。農業技術水平是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最根本因素,主要包括農業研發、新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水平和信息化建設等。經過權威部門調查研究證實:科技投資增長對農業生產增長貢獻最大。如果在技術支撐水平方面存在道德風險,會直接影響農業的穩定和發展。

表1 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
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業生產者的收入,直接影響農業的投入和科技創新與發展,而且農業總產值在GDP中所占比例是衡量農業整體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農業經濟發展中道德風險較小,有利于農業的穩定發展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道德風險降低。
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大而強的企業,是帶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力量。也就是說,農戶與大而強的企業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市場銷售風險,降低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在合作時如果存在單方的道德風險,會對農業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如果大而強的企業數量越多說明農業產業化水平越強。
2.2.2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道德風險。
監管人員專業水平。監管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直接決定監管的效率與質量高低,如果監管人員在工作中從事道德風險活動會直接影響到監管質量,進而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
監管資金投入水平。監管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必然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這里不僅要求資金數量更要求資金利用的質量。如果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工作人員從事道德風險活動必然直接影響到監管的質量與效率。
監管部門聯動協調能力。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中,各個監管部門之間的聯動協調能力直接影響到宏觀整體的監管效果。在監管過程中,如果一方或多方存在道德風險,這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監管質量。
檢驗檢測能力。在農產品真正進入消費市場之前的各個中間環節的檢驗檢測能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關頭。如果在檢驗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從事道德風險活動,這將直接降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靠性。
2.2.3 產地環境安全道德風險
近年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排出了大量的工業廢渣進入空氣、土壤和水中,這對農產品產地質量的安全產生很大影響,如果控制的好,農田質量高使生產出的農產品質量也高。因此,我們選取農田土壤質量、農業用水質量和大氣質量狀況這三大指標來反映產地環境狀況。如果在這三大指標監控中存在道德風險活動這也直接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
2.2.4 農戶的技術與管理水平道德風險
農戶是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的直接執行者,農戶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越高,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就越高,但是,如果在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執行者從事道德風險活動的概率越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性就越低,反之則相反。因此,重點應從農戶的文化程度、技術人員比例和技術水平三個方面來說明。
2.2.5 農業投入要素安全水平道德風險
投入要素的質量直接決定農產品質量,如果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要素方面存在道德風險,將導致農產品的不安全,這就要求不同農產品若要保證高質量,必須有嚴格的國家標準,如果存在道德風險,必然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直接不良影響。
2.2.6 產地貯藏水平道德風險
農產品的包裝材料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的高低,如果在包裝過程中,包裝者從事道德風險活動,以次充好,這將直接影響到農產品整體質量的安全性高低。
貯藏保鮮工藝技術水平高低直接決定農產品保質期的長短。如果在貯藏保鮮工藝技術水平中存在道德風險,這將增大農產品超過保質期變質的概率,這將直接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構建了多級層級結構的指標體系之后,各層指標之間的隸屬關系就確定了。在判定矩陣某一層中各元素的值時,是相對于上一層元素的相對重要性來賦值的。我們采用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專家評分的方法。我們將制定好的專家評分表發給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各個相關部門的權威人士,然后讓專家按照要求進行打分,最后收回評分表并對表中的數據進行整理與處理,確定各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然后根據結果來構造判定矩陣。對于定性指標,一般采取Delphi法,通過構造判斷矩陣來計算權重。對于定量指標,計算出各個指標值之后,采用加權平均法來確定權重。
靜態評價,是指通過上述方法計算出評價指標并進行預警。評價值越高說明這一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越好,反之則相反。動態預警是指結合專家打分、層次分析和模糊數學等知識對大量歷史數據進行數學建模,利用模型來進行科學、準確預測預警,分析總結存在道德風險的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這樣得出的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應該隨著農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要及時對各個層的指標要及時進行修改與完善,最終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
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目的是對風險進行預測、分析、控制與管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綜合評價,提出合理的預防改進方法,為監管部門決策者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為保障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出貢獻。
[1]張星聯,錢永忠.我國農產 9 品質量安全預警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2).
[2]張星聯,唐曉純,趙柳,等.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的探索與實踐[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4).
[3]許世衛,李志強,李哲敏,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及預警類別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