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中+程霄
為確保換屆選舉風清氣正,黃岡市黃州區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共選聘85名換屆風氣監督員。
監督員不限職業、不限年齡、不限黨派,由黨員推薦、群眾推薦,也可由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委員會推薦,自己自薦也行,推薦名單不設人數限制。每名監督員要想上崗,必須經過“三堂會審”,即過組織關、社區關和群眾關。第一關,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委員會初審,推薦名單出來后,先公示,后審核各推薦名單資格。第二關,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督查組深入群眾走訪調查,了解推薦人選的在群眾中的基礎和威信是否高,工作責任心和原則性是否強;找當地公安部門了解是否存在違法亂紀的情況,最后確定6名或9名人選,進入投票環節。第三關無記名投票,社區全體黨員和居民代表采取無記名投票產生,票選最多的2人或3人當選,當選后統一由各社區發聘書。
監督員的主要職責是監督社區換屆期間存在的不正之風,沒有審查、核查權限,但在對社區換屆的16個環節實行全程監督時,不管在哪一個環節發現不正之風,都可隨時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委員會建議核查。開會時,監督員都在現場監督,填寫民主推薦票時他們現場“巡視”,對于一些選民交頭接耳的行為都可當場指出,對越庖代俎的行為更是要及時制止,切實保證選民獨立表達意愿。“以前我們社區選舉時,對具體情況不了解的居民,老說我們搞暗箱操作,現在有了換屆風氣監督員的‘火眼金睛, 對我們的選舉每一個環節進行監督,感覺腰桿都變得硬朗了,說話也硬氣多了。”一名新當選的社區書記感概地說。
由于監督員在當地群眾基礎好,能及時迅速地掌握選情和一些不正常的苗頭性傾向,及時地向上級反映情況,有力地促進了社區換屆期間的工作紀律。某社區在選舉“兩委”班子期間,群眾反映,一名候選人原來曾受到過紀律處分,不知是否符合參選條件。監督員迅速將情況反饋到街道,經街道核查,發現該參選人還在紀律處分期內,確實不符合參選條件,最后決定免除其參選人資格。正是因為監督員在換屆期間敢說真話、敢于較真,居民對他們的工作都十分信服。
對監督員工作滿意的,不僅僅是社區居民和當選委員,街道換屆領導小組也十分滿意。“他們就像足球的守門員一樣重要,有和沒有完全不一樣!”赤壁街道黨工委書記杜俊冰說,“以前每次換屆期間,群眾上訪多、反映問題多,有些街道的黨工委書記就像信訪辦主任一樣,整天都在接待上訪群眾。有了風氣監督員,群眾有了意見有處說、有了不滿有人訴、有了建議方便提,換屆選舉工作的透明度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