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鳴
在“打天下”的年代,我們共產黨人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鐵律嚴格律已,贏得民心,取得天下,毛澤東同志曾以“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道出了共產黨人奪取政權的奧秘。在“坐江山”的新征程中,黨員干部執一方之治權,領一地之教化,影響大,誘惑也多,黨員干部更加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三嚴三實”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從實的執政風格,是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照“三嚴三實”這面鏡子,我們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不嚴不實”的問題。比如,在用權不嚴方面,有的淡忘宗旨、濫用權力,不習慣受監督約束、大事小事“一言堂”。
嚴以用權,是踐行“三嚴”之要,就是要按規矩、按制度行使權力,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權力是把雙刃劍,關鍵在我們以“三嚴三實”的態度把好這柄劍。秉公用權,可以造福人民;以權謀私,就會禍國殃民。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地運用權力,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嚴以用權,要做到“三不”:公權不私、謀私即盜,勤政有為、不為如貪,用權不濫、依軌守規。
常懷公仆之心,堅持用權為民。鴻忠書記告誡我們:“公權謀私、公器私用,即為盜賊。我們作為用權者,是人民雇傭我們,我們的工資就是傭金。廉而用權是本義,不是高要求。”干部必須把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作為樹立正確權力觀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切實破除“官本位”等特權思想。鴻忠書記同時也指出,如果領導干部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就是對權力的褻瀆和貪污,如同犯罪。
常懷清廉之心,堅持用權為公。朱镕基同志在任總理期間引用古語反復講:公生明、廉生威。用權為“公”還是為“私”,向來是區別當“公仆”與做“老爺”的分水嶺,鑒別清官與贓官的試金石。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做出成績。為官只要用權為公,就會得到人民的稱贊和尊重,否則,就會讓群眾不恥。
常懷敬畏之心,堅持用權有規。權力如流水,在溝渠之內奔涌,可灌溉田地、運輸貨物;倘若破堤決壩,則將淹田毀屋,破壞力巨大。全面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要將各種權力納入法治軌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并讓“籠子”通上“高壓電”。領導干部沒有法外之權,有權也不能任性。用權謀私,首先是不合法,其次是不道德,最后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講也是不安全,是壞事業、害社會、害人害己之事。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時刻牢記職權法定的法律要求,依法合規行使公權力,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時刻警示和告誡自己,只有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才能擔負起執政為民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