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生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祖祖輩輩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傳統美德,諸如“飯前洗手,尊老愛幼”“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忠厚傳世,勤儉持家”……這些都是“老規矩”,傳承著家風、社會風氣、全民品德素養和國家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遵守黨的紀律是無條件的,要說到做到,有紀必執,有違必查,不能把紀律作為一個軟約束或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在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在所有黨的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全省組織部長會議暨干部監督工作會議上指出:“政治關是首關,首關不過,余關莫入。”
什么是政治關?就是習總書記特別強調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這些都是黨紀政紀的規矩要求,傳承著黨風政風,攸關黨的根基、國家的長治久安。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應該堅定,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自覺做懂規矩、守規矩的人。
勤學知規矩。知規矩,就是要熟知各類規章制度,這是懂規矩、守規矩的基礎。要自覺學、全面學、深入學,對照理論理想、民生民愿、黨章黨紀、先輩先進、國史黨史等五面鏡子,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立足為民之志,鉚足干事之勁。
敬畏懂規矩。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國有國法,黨有黨規,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黨紀國法是從政做人的底線,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是觸碰不得的高壓線,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在人民群眾眼中,我們不僅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同時也代表黨的形象、是黨的化身。我們要用自己遵守黨紀國法的模范行動,使人民群眾更加認同黨的宗旨、信任黨的主張,堅定信心跟黨走。
干事守規矩。規矩,就是要按規章辦事、按制度辦事。要立規矩,扎牢籠子。凡事都得立個規矩,扎牢制度的籠子,杜絕無章可循,防止個人主觀臆斷,使建設與管理更加科學、更加嚴謹、更加規范。要講程序,依法辦事。堅守法律底線,帶頭講程序,尤其在規劃制定、項目審批、工程招標、質量安全監管上,堅決依法按程序審批、監管,不講人情關系、不求短期利益、不急功近利求政績,切實做到合法合規、科學規范、大多數群眾滿意。要敢擔當,模范遵守。面對困難、處于困境時,主動挑擔、勇于突破,敢于沖在前、干在先。擔當意味著和風險、矛盾、困難作斗爭,意味著為大局而不顧個人利害得失,意味著付出、奉獻甚至犧牲。
問責嚴規矩。嚴則正氣充盈,嚴則內力倍增。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守規矩的表率,管好身邊的人,帶好分管的隊伍,培養能干事、愿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強化問責監督,使黨員干部在組織紀律、組織程序和制度規范的范圍內行事,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視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為耳旁風的“聰明人”付出代價,形成懲治腐敗的常態化、法治化。
(作者系恩施市委常委、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