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不同土壤類型對甘薯產量的影響
張宇航,劉 峰,張 海,李 闖,王 鳳*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長春 130033)
摘要[目的]為了研究3種土壤類型條件對3個甘薯品種產量的影響。[方法]采用隨機區組排列,采取統一管理模式。選用“吉徐薯1號”、“吉徐紫2號”和 “徐薯28”3個品種,選擇黑鈣土、沙壤土、草甸土3個不同土壤類型條件開展試驗。[結果]沙壤土種植的甘薯產量較高,依次為沙壤土>草甸土>黑鈣土,其中吉徐薯1號、吉徐紫2號和徐薯28產量間差異達0.05顯著水平。[結論]甘薯產量的形成受土壤類型的影響較大,且對不同甘薯品種的影響程度不同。
關鍵詞土壤類型;甘薯;產量
中圖分類號S531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20140204001NY);吉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2014018);長春市科技發展計劃(14NK011)。
作者簡介張宇航(1975-),男,吉林長春人,副研究員,碩士,從事蔬菜育種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11
EffectsofDifferentSoilTypesinJilinProvinceonYieldofSweetPotato
ZHANGYu-hang,LIUFeng,ZHANGHai,WANGFeng*et al (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angchun,Jilin130033)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ree types of soil conditions on the yield of three sweet potato varieties. [Method]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adopted, and a unified management mode was used. Three varieties of Kyrgyzstan Xushu 1, Ji Xu Purple 2 and Xushu 28 were chosen, and chernozem, sandy loam, and meadow soil were selected. [Result] The yield of sweet potato grown in sandy loam was higher, and the order was sandy loam > meadow soil> chernozem. The difference of the yield of Kyrgyzstan Xushu 1, Ji Xu purple 2 and Xushu 28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Conclusion] The form of the sweet potato yield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il type, and the effects o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sweet was different.
KeywordsSoiltype;Sweetpotato;Yield
甘薯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1-4],可將生長發育分為四個時期,即發根緩苗期、分枝結薯期、薯蔓同長期和薯塊盛長期[5-6]。它對溫度、日照、水分、土壤均有不同要求。在全國甘薯種植區域劃分上,吉林省屬北方春薯種植區,種植遍布全省。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和西部。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中部和西部的土壤條件存在一定差異性。這必然對實際生產產生一定的影響。井水華等[7]研究表明,甘薯干物質積累受土壤類型的影響較大,棕壤土較褐土有利。施南芳等[8]研究表明,金華地區以黃筋泥土種植小型甘薯產量最佳,但在東北地區相關研究報道較少。針對吉林省甘薯主要產區的不同土壤條件對甘薯產量的影響進行分析,筆者探討種植區域間和品種間存在的差異,以期為不同甘薯種植區選擇適宜甘薯品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供試材料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認定的2個省級甘薯品種“吉徐薯1號”、“吉徐紫2號”和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的品種“徐薯28”。其中,“吉徐薯1號”為高胡蘿卜素型品種,“吉徐紫2號”為紫色甘薯品種, “徐薯28”為鮮食和加工兼用型品種。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設4行區,行長10m,行距0.7m,株距0.3m。A因素為品種,即吉徐薯1號(A1)、吉徐紫2號(A2)、徐薯28(A3);B因素為土壤,即黑鈣土(B1)、沙壤土(B2)、草甸土(B3)。
1.2.2 試驗地點。將試驗地點設在中部和西部的3個市縣,即位于吉林省中部的公主嶺市(土質以黑鈣土為主)、農安縣(土質以沙壤土為主)、西部白城市洮北區(土質以草甸土為主)。該試驗地均有田間滴灌設備,可依據自然條件適時進行滴灌作業。
1.2.3 試驗管理。
1.2.3.1 育苗移栽。采取同一時間育苗、同一時間移栽。育苗工作采用溫室集中育苗統一完成;移栽苗均采用高剪苗,做水移栽。該項工作均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團隊在統一標準下負責統一完成。
1.2.3.2 田間管理。各試驗點次試驗地施肥量統一。在移栽后,適時除草、滴灌,采用不翻蔓生產管理技術。
1.2.3.3 收獲。統一于9月25日進行收獲、測產。測產時,采取小區全產。
2 結果與分析
2.1甘薯品種與土壤二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結果對田間測產結果進行二因素隨機區組統計分析,得到甘薯品種與土壤二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從而檢測不同土壤條件、不同品種及不同土壤條件、品種間是否存在差異性。由表1可知,品種間、土壤間以及品種×土壤間均存在差異顯著性。
表1 甘薯品種與土壤二因素試驗的方差分析
2.2 不同土壤條件對同一甘薯品種產量的影響通過品種與土壤的互作測試,得到各品種在不同土壤下的小區平均產量及其差異顯著性。從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3個品種“吉徐薯1號”、“吉徐紫2號”和“徐薯28”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產量表現具有一致性,即甘薯產量以沙壤土土質為最優,并與草甸土、黑鈣土有0.05水平顯著差異;草甸土次之,與黑鈣土有0.05水平顯著差異。
表2 各品種在不同土壤下的小區平均產量 kg
注:同列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差異在0.01、0.05水平顯著。
2.3 同一土壤條件對不同甘薯品種產量的影響依據品種與土壤互作效應,同樣可以得到各土壤條件下不同品種的小區平均產量及其差異顯著性。從表3可以看出,黑鈣土、沙壤土土質均以“吉徐薯1號”產量表現最優,但在黑鈣土條件下3個參試品種產量均有0.05水平顯著差異;在沙壤土條件下,“吉徐薯1號”、“吉徐紫2號”差異不顯著,但均與“徐薯28”有0.05水平顯著差異;草甸土土質以“吉徐紫2號”產量表現最優,與“吉徐薯1號”無顯著差異,但這2個品種均與“徐薯28”產量有0.05水平顯著差異。
2.4 不同土壤條件對不同甘薯品種產量的影響從表3可以看出,沙壤土種植“吉徐薯1號”產量最高,沙壤土種植“吉徐紫2號”產量次之,黑鈣土種植 “徐薯28”產量最低。
表3 各土壤條件下不同品種的小區平均產量 kg
注:同列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差異在0.01、0.05水平顯著。
3結論與討論
沙壤土條件種植甘薯最適宜的試驗結果與甘薯適宜種植土壤環境相吻合。同時,沙壤土試驗地點在吉林省中部,相對于西部試驗地點在氣候條件方面較好,雖然采用滴灌設備減少誤差,但必將有一定影響,有待進行細化研究。黑鈣土種植甘薯產量最低,表明土壤黏度、通透性、保水性等因素對甘薯產量存在影響。該結果與甘薯適宜種植土壤環境相吻合。但,在吉林省自然條件下的具體制約幅度有待進一步研究。水分脅迫、鹽脅迫等多種類因素都將對甘薯的產質量產生不同的影響。該試驗屬初步探索性一年試驗,只為下一步吉林省甘薯的產質量細化研究提供參考。同時,品種 “徐薯28”屬外省份選育的品種,對東北地區環境適應性有一定差異;“吉徐薯1號”和“吉徐紫2號”屬吉林省當地選育并于2013年以來認定的新品種,在吉林省的產量表現存在一定的優勢。
研究還表明,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甘薯產量以沙壤土土質為最優,草甸土次之,黑鈣土最低。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甘薯品種“吉徐薯1號”種植在黑鈣土、沙壤土土壤條件下產量表現均最優,甘薯品種“吉徐紫2號”種植在草甸土土壤條件下產量表現最優,甘薯品種 “吉徐薯1號”和“吉徐紫2號”在沙壤土和草甸土條件下并無明顯的產量差異。
參考文獻
[1]宋一武.脫毒紅薯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3(21):14.
[2]孫福慶,張紅艷,張俊,等.紅薯露地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3(7):8-9.
[3]王麗紅.高寒冷涼山區紅薯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3(5):50-51.
[4]李君寧.甘薯高產施肥技術[J].農家之友:理論版,2009(1):49-50.
[5]劉淑云,谷衛剛,封文杰,等.基于生長度日的甘薯植株發育模擬模型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0(23):130-133.
[6]段培姿.甘薯無公害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4(15):12.
[7]井水華,段成鼎,范建芝,等.不同土壤類型對甘薯干物質積累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0(7):65-67.
[8]施南芳,程林潤,錢秋平,等.不同土壤類型條件對小型甘薯栽培的影響[J].農技服務,2009(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