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患者的臨床分析
楊列順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衛生院中醫內科湖南道縣425306)
摘要目的: 探討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8例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半夏瀉心湯;胃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3
胃炎是消化內科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它是由各種內在或者外在因素引起的廣泛性或者局限性胃黏膜炎癥[1]。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厭食、惡心、嘔吐,因伴有腸炎患者可能還有腹瀉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其身體健康,因此對其的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在臨床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對于胃炎的治療也顯示出了很大的優勢[2]。因此,近年來,我院以98例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男性為29例,女性為20例,年齡為33~72歲,平均年齡為(52.6±3.1)歲,病程為3~9年,平均病程為(6.2±3.1)年;觀察組男性為31例,女性為18例,年齡為45~70歲,平均年齡為(51.4±5.2)歲,病程為3~10年,平均病程為(5.8±4.5)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組間比較。
1.2 病例選取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炎的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辨證標準[3],排除合并消化性潰瘍,心肝腎嚴重疾病的患者。入選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西醫治療 給予患者奧美拉唑口服,劑量為40mg,每天2次;給予西咪替丁口服,劑量為200mg,每天3次;給予硫糖鋁口服,劑量為250mg,每天3次。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 其中所含中藥為:半夏15g,10g黃芩,6g干姜,5g黃連,8枚大棗,10g黨參,6g炙甘草;若患者存在噯氣吐酸上逆的情況,則添加牡蠣、白術、龍骨;若患者存在腹脹欲滿的情況,則給予藿香、佛手。將上述中藥以水煎服,每天一劑,分早晚服用。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禁食寒涼、刺激的食物。
1.4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經胃鏡檢查提示其胃黏膜恢復正常,則為臨床治愈;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經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病變范圍縮小、糜爛出血情況基本消失,則為治療顯效;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經胃鏡檢查提示胃黏膜病變范圍縮小超過2/1,炎癥情況改善,則為治療有效;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及體征沒有明顯改善,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沒有明顯變化,則為治療無效[4]。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觀察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將其詳細記錄并進行統計分析。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兩組研究所得數據由專業記錄員交叉記錄,同一樣本,進行三次重復性檢測(無離群檢驗),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所得計數資料均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均進行t檢驗,并以(±s)進行表示。并對P值進行檢測,如果可得P小于0.05,則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杜威認為:“一切教育活動的首要根基在于兒童本能的、沖動的態度和活動。”[7]但如果“實驗”僅僅等同于“活動”,顯然缺少了數學教育的價值。回顧以上幾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到,我們設計的每一節數學實驗課,都是帶著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帶著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他們對困難的理解而設計。我們理解的數學實驗,數學是核心內容,促進學生隱性知識的積累是目的,實驗是教學方式。雖然教學環境下的實驗,不那么精準,但它卻極具生態性,讓隱性知識的教學變得可操作、可把握。希望數學實驗課能夠帶領學生在“發現”“研究”“探索”中不斷成長。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詳見表1。

表1 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X±s;n;%)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X±s;n;%)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胃炎的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胃炎具有病程漫長且容易反復發作的特點,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對其的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
胃炎在祖國醫學中可歸為"痞證"、"胃脘痛"、"痞滿"等范疇[5]。中醫認為其發病原因多是由于飲食不節、情志損傷,外邪內陷,致使臟器功能失調,脾胃虛弱,肝失疏泄,氣滯血瘀,運化失司等引起的。因此對其的治療應以疏肝理氣、益氣活血為主,遵循標本兼治的原則。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的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彭海平[6]等學者通過研究也表明半夏瀉心湯在治療胃炎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具有活血益氣的功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與其結論基本一致。這是由于半夏瀉心湯中所使用的黃芩、黃連具有清熱解毒、祛邪止痛的功效;黨參比較溫和,具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半夏主治嘔吐、反胃,具有消痞散結的功效;干姜具有散寒的功效;炙甘草可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同達到益氣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改善微循環,促進炎癥吸收,達到治療患者的目的[7]。
綜上所述,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艷芳,張秀芬.半夏瀉心湯配合西藥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80例[J].陜西中醫,2010,31(9):1132-1133.
[2]王世選.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240例[J].甘肅中醫,2009,22(7):26-26.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8-199.
[4]馮玉奇.半夏瀉心湯配合穴位注射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35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2010,21(8):49-50.
[5]孫來齊,馬振英.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Hp陽性胃炎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8(4):89-89.
[6]彭海平,保繼瓊,趙敏,等.加味半夏瀉心湯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萎縮性胃炎32例[J].西部中醫藥,2015,25(2):94-96.
[7]李彩榮,樊世英,鄧秀蓮,等.半夏瀉心湯對慢性胃炎膽囊收縮素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0,32(11):1659,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