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蕓,晏堃,盧麗明,王靜,韋素案,馬曉敏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廣西545007)
柳州市鐵路地區1473例嬰兒血鋅檢測分析
秦慧蕓,晏堃,盧麗明,王靜,韋素案,馬曉敏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廣西545007)
目的研究柳州鐵路地區6個月嬰兒血鋅水平,分析影響微量元素鋅攝入因素。方法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柳州鐵路地區衛生服務站門診健康體檢的1 473例嬰兒進行末梢血鋅含量檢測,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男女嬰兒血鋅檢測結果平均值分別為(1.29±4.72)、(2.75±4.05)μg/mL,嬰兒平均鋅缺發生率為28.9%(426/1 473)。乳母知曉鋅的作用、富含鋅的食物、飲食搭配、嬰兒輔食添加方法的嬰兒缺鋅發生率明顯低于不知曉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母乳喂養嬰兒缺鋅發生率明顯低于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嬰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乳母營養膳食干預、提倡母乳喂養及嬰兒輔食添加指導等,可以達到預防嬰兒鋅缺乏的目的。
鋅/血液;兒童保健服務;營養支持;膳食;食品,配方;嬰兒;廣西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人體不能合成只能依靠外來食物提供[1]。鋅是人體200余種金屬酶的必要組成成分,也是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元素[2]。其在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維護紅細胞的完整性以及在造血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關鍵元素。鋅在人體內的生理功能及其對人類健康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醫學營養界的重視,缺鋅引起的代謝障礙已成為全世界重要的營養問題之一[3]。為了解廣西柳州鐵路地區6個月嬰兒微量元素鋅的水平,作者調查了1 473例嬰兒的血鋅檢測結果,分析鋅缺乏的原因及有效預防措施。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柳州市鐵路中心醫院轄區的林溪社區、太陽社區、鵝山社區兒童保健門診健康體檢的1 473例6個月嬰兒為調查對象,其中男775例,女698例。排除有消化吸收不良性疾病、代謝性疾病、遺傳性疾病以及慢性出血、慢性溶血性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在嬰兒無名指末端采集40 μL血液,備用待測。
1.2.2 測定方法將采得血液低溫冷藏統一送廣西血液分析中心,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ICP-AES)測定,正常參考值4~10 μg/mL。
1.2.3 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乳母對有關鋅的認知程度與嬰兒缺鋅的關系,以及喂養方式與嬰兒缺鋅的關系。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性別嬰兒血鋅檢測結果男女嬰兒血鋅檢測結果平均值分別為(1.29±4.72)、(2.75±4.05)μg/mL。嬰兒平均缺鋅發生率為28.9%(426/1 473)。男女嬰兒缺鋅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嬰兒血鋅檢測結果
2.2 乳母對鋅的認知程度與嬰兒缺鋅的關系乳母知曉鋅的作用、富含鋅的食物、飲食搭配、嬰兒輔食添加方法的嬰兒缺鋅發生率明顯低于與不知曉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乳母對微量元素鋅認知程度與嬰兒缺鋅的關系[n(%)]
2.3 喂養方式與嬰兒缺鋅的關系母乳喂養嬰兒缺鋅發生率明顯低于混合喂養、人工喂養嬰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喂養方式與嬰兒缺鋅的關系[n(%)]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微乎其微,但與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對人的生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4]。但調查顯示,全國中小城市嬰幼兒仍存在缺鋅情況,缺鋅率為30%~60%[1],本研究結果嬰兒平均鋅缺發生率[28.9%(426/1 473)]與上述報道相近。缺鋅會引起嬰幼兒生長發育遲緩,感染性疾病發病率增高和智力發育水平低下,不但身材矮小、體質量不增加,而且皮膚粗糙、毛發黃軟且干枯,還會損害其味蕾功能,使味覺發生改變,出現飲食無味、厭食、異食及腹瀉等。此外,兒童缺鋅還容易患感冒、肺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5]。
嬰兒年紀小,鋅的攝入與乳母營養、母乳質量及嬰兒輔食添加有密切關系。哺乳不同階段乳汁中鋅含量不一,膳食能影響鋅的含量,與嬰兒輔食添加動物性食物偏少不無關系[6]。但大量研究表明,攝入高劑量鋅后(藥物補鋅),使體內平衡失調,從而影響其他營養素包括微量元素在機體中的作用[7]。本研究表明,嬰兒微量元素鋅缺乏與乳母對鋅的認知程度、乳母膳食營養搭配情況及嬰兒的喂養方式密切相關。凡乳母對微量元素鋅認知程度高、膳食營養搭配合理、掌握輔食添加的方法,其嬰兒缺鋅的發生率就低,反之則高;母乳喂養兒缺鋅發生率(8.0%)最低,混合喂養兒次之(40.0%),人工喂養兒最高(58.5%)。母乳在3個月以后乳汁中的微量元素呈下降趨勢,與乳母的飲食密切相關[8]。平衡膳食條件下鋅的吸收利用最好[3]。因此,在乳母產前、產后及早進行營養衛生知識普及宣教,提倡母乳喂養,分階段對乳母進行個性化膳食營養指導和嬰兒輔食添加指導,可從根本上有效預防嬰兒缺鋅。
綜上所述,缺鋅對嬰幼兒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通過提倡母乳喂養和對乳母進行個性化營養干預,提供含鋅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及嬰兒的輔食添加指導,可經濟、實惠、安全、有效地預防嬰幼兒鋅缺乏。
[1]顧景范,杜壽玢,郭長江.現代臨床營養學[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69-281.
[2]趙法伋,蔡東聯.實用營養師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33-37.
[3]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44-947.
[4]顧景范.臨床營養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328-340.
[5]Gupta RP.Effect of experimental zinc deficiency on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Salmonella-infected guinea-pigs[J].J Comppathol,2000,123(1):1-6.
[6]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微量元素缺乏防治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2010,48(7):502-509.
[7]陳莉,溫天蓮,彭惠.鋅元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4,8(6):1056-1057.
[8]劉愛萍.蘭州地區母乳與全血微量元素水平調查[J].中國優生優育雜志,2014,20(2)99-10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5.028
:B
:1009-5519(2015)05-0715-02
2014-10-24)
廣西衛生廳自籌經費科研課題(Z2014614)。
秦慧蕓(1976-),女,廣西柳州人,主管營養技師,主要從事臨床營養工作;E-mail:7343535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