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冉順才
(重慶建設醫院護理部,重慶400050)
完善應急急救體系提升優質服務品質
李志敏,冉順才
(重慶建設醫院護理部,重慶400050)
為了確保優質護理服務的有效落實和實施,確保醫療護理安全,減少醫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完善護理應急急救組織機制,建立醫院護理應急急救組織體系,加強對危重患者風險評估和安全防范監管。護士對建立完善護理應急急救組織體系認同度較高,患者滿意度達96.0%,有助于優質護理服務實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避免護理差錯、事故和護患糾紛的發生,醫患關系保持和諧。
急救醫療服務;病人醫療護理;醫院管理;急救/護理;危重病
隨著醫學模式、護理模式的演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完整的應急急救體系來提高急危重癥的救治率。應急急救體系就是根據重點環節的應急管理制度來加強病情發生驟變的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與防范。為了達到二級甲等醫院復審標準,提高本院對急危癥患者救治,由護理骨干組成的應急急救組,加強8 h工作外的下班時間、節假日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管理。對急危重癥患者加強風險評估、風險防范與應急急救工作,規范完善了相關應急急救措施,確保患者安全,為醫院順利復審,落實患者安全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護理工作就是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第一”的思想。為加強應急狀態下護理力量,完善護理應急組織體系,2014年5月成立護理應急急救組。
1.1 組織領導應急急救組由護理部主任擔任組長、相關科室護士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護理骨干擔任。成員要求具有熟練的護理技術和搶救技術,扎實、全面的護理理論知識,能獨立評估、解決急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問題。
1.2 工作職責在護理部領導下、相關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的指導下,依據護理應急搶救的工作任務需要進行工作。加強對全院在院疑難危重患者監管,解決糾紛和隱患。自覺遵守醫院科室各項規章制度,嚴防醫療護理差錯事故和糾紛的發生,確保醫療護理安全。對全院重癥患者進行護理技術指導與督導。
1.3 工作開展(1)急救對象:負責全院各臨床科室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會診。(2)工作時間:8 h工作外的下班時間。節假日時間,由護理應急急救組承擔。(3)工作方式:常態情況時,急救組成員均在所在科室照常上班。其他科室有需要搶救患者時,按要求參加搶救。急救組掛靠在護理部,設專用電話。每2年分期、分批輪轉1次,促進整體護理搶救水平的提高。
2.1 修訂完善應急預案護理應急預案是針對護理工作的專業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風險而制訂的有效措施和處理流程。護理應急預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護士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措施,將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最小,能有效地規避風險,并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
2.1.1 落實重點環節應急管理制度負責對科室在治療用藥、輸血核對、執行治療操作、標本采集、圍術期、護理安全等重點環節的應急情況進行管理。
2.1.2 修訂完善護理應急預案45項危重患者護理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7項;重點環節護理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11項;護理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8項;意外情況護理應急預案及流程11項;儀器設備護理應急預案及處理流程8項。
2.1.3 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1]要求科室每月1次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職能部門定期到科室進行檢查與督導。
2.2 規范急救車管理急救車是醫務人員與死神搏斗的武器,急救車規范化管理大大提高醫護人員搶救患者的成功率。對此,醫院對全院的急救車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的管理[2]。急救車各項標識清晰明確,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放置科學合理,即使是一個不熟悉急救車布置的醫務人員也能第一時間準確地拿到物品對患者進行急救,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2.3 創建急救車管理手冊[3]為使醫務人員更加快速地了解急救車,在第一時間熟知急救車的使用,編制了的急救車配套管理手冊。手冊包括了急救車管理制度、急救物品、藥品管理制度、急救車封閉管理辦法、急救車分層平面圖、心搏驟停搶救預案流程、急救車質量標準、18種急救藥品主要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和有效期登記表、急救藥品/物品基數與清點單、急救車封閉交接/檢查記錄。制度流程規范,圖標清晰,表格式記錄簡單明了,為應急急救提供了物資保障。
2.4 加強職能部門溝通聯系會醫院是一個統一整體,在工作中需要各部門緊密合作。定期召開職能部門溝通聯系會,發揮多部門協同作用,取得了事半功倍和效益最大化。
自2012年起,新聞出版總署為實施全民閱讀工程,與中央電視臺、湖南電視臺共同舉辦了“書香中國”電視晚會,邀請莫言、劉震云、曹文軒等文化名家,易烊千璽、李健等演藝明星講述讀書故事,在青少年讀者群體中起到了很好的閱讀普及效果。2013年,舉辦了首屆全國書香之家活動。每年從全國各地評選近1000個熱愛讀書的家庭,授予“書香之家”的榮譽稱號,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表彰、推廣。
2.4.1 與藥劑科聯系會用藥是患者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措施,用藥安全則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護理部和藥劑科對臨床的藥品管理/領用制度等進行了統一規范,提高了患者急救用藥安全。
2.4.2 與設備科聯系會制訂了急救設備儀器管理規范。
2.5 加強應急護理隊伍培訓對護理隊伍進行“三高一精神”培養,即高學歷、高資歷、高能力,一切為了患者的奉獻精神培養。
2.5.1 繼續參加重慶市專科護士培訓如PICC操作,ICU、神經內科等培訓。
2.5.2 全院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完成護士第1階段和第2階段培訓,培訓合格率達95%。
2.5.3 參加九龍坡區應急急救比賽與大型演練比賽中獲獎并得到好評。
2.5.4 定期參加醫院大型車禍傷演練鍛煉培養了護理隊伍[4]。
2.6 逐步達到等級醫院評審標準要求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和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要求醫院有重點環節應急管理制度,有緊急意外情況的應急預案[5],并有培訓與演練。有危重患者病情變化風險評估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有效實施。只是達到以上標準要求,才能確保醫療服務質量和優質護理服務品質。
2.6.1 對照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評估全院優質護理服務病房達C標準90%以上。
2.7 完善了醫療質量考核辦法[6]對在培訓中各項考核、考試成績優秀者與個人績效掛鉤,對未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者定期進行考核扣分。
3.1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數參照重慶市護理質控中心定義與分類標準,評價應急急救體系完善與護理工作前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見表1。

表1 應急急救體系完善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數比較
3.2 護士對應急急救體系完善認同度根據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自行設計應急急救體系完善認同度調查表。見表2。在實施半年后隨機抽查100名護士,進行應急急救體系建立與完善的認同度調查,發放100份調查表,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2 100名護理人員對應急急救體系完善認同度[n(%)]
3.3 完善應急急救體系前后對等級醫院評審指標比較應急急救體系完善后患者滿意度(96.0%)高于應急急救體系完善前(8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完善應急急救體系前后與等級醫院評審指標內容比較
3.4 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2014版)4-2-1條款達優秀。
護理應急急救是把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7],把突發意外事件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通過完善應急急救體系,加強了對全院在院疑難危重患者監管,解決糾紛和隱患,提高應急狀態下護理工作處理,增強護理隊伍專業素質,使醫患關系更加和諧,確保了優質護理服務品質。
4.1 提高患者救治水平應急急救機制的完善,使護理人員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參加搶救,進一步增強了專業技術力量和搶救水平。
4.2 搶救工作組織有序組長統一指揮、協調、調配,參加搶救的護理人員,使搶救工作組織嚴密、忙而不亂、緊張有序,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司其職,醫護間及護護間通力協作,優勢互補,確保搶救工作的順利、穩妥進行。急救設備配置規范、完整確保急救物資保障,使搶救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4.3 促進護理隊伍建設[8]急救組成員扎實的專業基礎、熟練的護理技術和操作技能、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能迅速、準確地評估護理問題、解決急救護理和操作中的難題、難點,使患者得以及時、正確的救護。因此,極大地減少護患糾紛和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
4.4 提高患者滿意度[9]急救組成員在下班以后及節假日放假時參加科室的搶救工作,極大地加強了科室的人力、技術力量,從而減輕了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使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與患者溝通,落實基礎護理,進一步調動患者和家屬配合搶救的積極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確保優質護理服務品質,應得到各大醫院高度重視。
[1]王媛,寧麗欣,梁曉麗,等.護理應急預案在救治批量傷員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6):6462-6463.
[2]黃燕容,張珍.急救車藥品一體化管理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8):110-111.
[3]崔容,楊維.醫院合并后急救車的規范管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385-387.
[4]張愛琴,胡小南,何進,等.軍隊聘用制護理人員應急救援能力訓練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9):641-642.
[5]凌云霞,趙升陽,殷春紅.護理應急預案與安全指引[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6.
[6]徐莉,呂世偉,劉陽,等.醫院臨床醫師醫療質量的量化考核[J].中國質量管理,2006,13(2):7-8.
[7]朱以芳,余詠,王線妮,等.建立應急預案在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1):82.
[8]孫琳,劉云,張愛琴,等.臨床護理虛擬學組建設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64-466.
[9]童曉丹,張平,徐晨.三甲醫院心內科護士關懷能力與患者護理滿意度關系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5):1-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5.064
:B
:1009-5519(2015)05-0791-03
2014-11-03)
李志敏(1964-),女,重慶九龍坡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部管理工作;E-mail:674815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