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彥
朱彥/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江蘇南京 210023)。
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要求新時期大學英語的教學要 “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從新的教學要求可以看出,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升成為重中之重。然而伴隨課時的壓縮,聽說在課堂的練習量也嚴重受到擠壓。完全依賴課堂有限的時間來培養聽說能力顯然不現實。只有做好課內外的結合,才是解決由來已久聾子和啞巴英語現象的出路。因此,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才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兩個關鍵。本文就將探討如何在聽力教學中安排一定的學習策略的內容,特別是對元認知策略的認識和培養,使英語聽力教學不局限于課堂,不受制于時間和地點的變化,朝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方向轉變。
凡是有過外語學習經驗的人都多少有所體會,持之以恒的、大量的、有效的語言輸入才是語言學習的根本之道。伴隨課時的大幅度削減,僅靠課堂的語言輸入和訓練明顯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做好課外的自主學習和補充。總體來看,目前大學英語的自主學習模式還是以學生獨立學習和自我管理為主,教師的及時輔導和監控缺位。而在中學學習階段對老師教授的極大依賴性,使這種完全自主的學習模式具有極大的盲目性,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學生進入大學后對英語的學習往往從最初的新鮮好奇到逐漸的不知所措,有的離開了課堂學習根本不知道英語學習的方向和目標,更多的是制定了學習計劃也難以保證實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一無所獲,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固然這有師生比例明顯失衡的原因,一個老師確實難以兼顧所有學生課外學習的指導,同時也暴露出學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能力薄弱的客觀現實。較早開始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的Holec (1981)把自主學習定義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并強調這種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養。通過近年對不同程度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Cohen,1998;文秋芳,1995;劉敏賢,2011),成績良好的學生使用了更廣泛的學習策略,尤其元認知策略是運用頻率最高的策略之一。甚至有研究表明,元認知調節水平和策略的運用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具體體現。
按 O’Malley 和 Chamot(1990)的劃分法,學習策略分為三種,既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其中元認知策略被普遍認為對提高學生聽力理解的效果最為顯著 (O’Malley&Chamot 1993;Vandergrift&Goh,2011)。以往在聽力教學中貫穿元認知意識和策略的研究關注于對提高聽力理解微技能的訓練。具體把聽力課劃分為聽前、聽中和聽后3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包含不同技巧和策略的培訓 (周英,2001;羅婭娜等,2008;陳碧園,2009)。 這種微技能的培訓如聽前預測,聽的過程中捕捉重要信息等對提高聽力理解力確實起到顯著的實效,然而無數語言學習失敗的經歷都驗證了聽力能力的提高實質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實現這點,只有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利用好課外的時間自主堅持收聽才可能最終走出聾子英語的困境。Oxford (1990)認為元認知策略包括三類策略:建立學習重點(Centering Your Learning),安排和計劃學習 (Arranging and Planning Your learn-ing),和評價學習(Evaluating Your Learning)。他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元認知策略就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并調控學習策略的策略,是對認知的認知,一種更高層次的心理活動。具體到課堂外的聽力訓練中,擁有元認知意識和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了解自己聽力訓練的需求,選擇自己的聽力材料,確立自己的聽力訓練目標,選擇和完善自己的聽力訓練方法和策略,并對自己的聽力訓練效果進行評價、反思和適時的改進。換言之,元認知水平高的學生即是學習自主性和能力強的學生,這是課外聽力訓練得以實現和堅持不懈的保障。
首先,元認知策略的運用需要建立一個自主學習循環模式,把課后聽力的自主學習劃分為4個階段,具體如下:
在合同中列出短期和中長期的學習目標和重點、翔實的學習內容和材料、學習時間和地點的安排、設計和確定的監控和評估方法。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協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如定下短期目標,一周內聽抄六條英語新聞、記憶其中出現的重要新聞詞匯;長期目標,一年內聽懂VOA慢速英語。教師的輔助工作還包括推薦英文學習網站,指導學生選取符合自身水平的聽力材料等等(具體見下表)。科學合理的學習合同一旦制定并實現,會大大增加學生聽力的信心和成就感,激發他們想聽的愿望,成為未來繼續努力的動力。這種做法也有助于學生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地進行各項聽力能力的訓練,查遺補漏。

2 0 1 4-2 0 1 5第一學期聽力自主學習合同學習者姓名 自我評價 同伴評價 教師評價第1周短期目標2 3 4 5 6 7 8 9 1 0 1 3 1 4 1 5 1 6長期目標聽力資料聽力策略聽的時間 固定時間隨機時間聽的地點 固定地點隨機地點總結反思調整方案學生簽名 同伴簽名 教師簽名
考慮到師生比例的失調,和調動學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的需要,可以要求學生對照學習合同自我檢查和記錄階段性學習任務的執行情況,學習目標是否達成,時間利用是否有效,再結合同伴的監督,及時對不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做出微調。教師在此階段可以做好抽查和從旁協助的工作。
結合自我、同伴和教師三方面的評價和反饋全面考察目標和任務的最終完成情況,總結得失,為后面改進和調整學習計劃做鋪墊。在這個階段,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討論在聽力自主訓練過程中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和體會,提高學生元認知意識。
綜合評價階段的反饋對學習目標、內容、任務、時間和評估方法等進行反思,為今后的英語聽力訓練做出新的規劃。
當然為了加強監督和提升學習效果,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和學生商議制定翔實的自我監控檢查表、同伴監控檢查表,自我評價表、同伴評價表、教師評價表等。這一系列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管理、監督和反思的活動正是元認知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前面就提到在聽力實戰時有針對性地采用策略來進行訓練也是運用元認知策略的體現。這方面,教師同樣要提供切實的指導,如利用課堂時間培訓完成不同聽力任務的有效策略,具體如下:
1.聽英語新聞報道。要求學生在聽之前熟悉新聞報道中的常見詞匯,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做好背景知識的儲備。聽的時候先重點抓段首句,在新聞語篇中,段首句往往體現的是一則新聞報道中最核心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了如何聽段首句、關鍵詞后,教師在開始引導學生聽語篇中的細節信息和評論。
2.聽長篇的講座或文章。除了重點聽講座和文章的主旨,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信號詞的出現,便于跟上語篇拓展的思路,例如,表示層次或順序的first of all,in addition,finally,表示轉折的however,but,表示要點的the most critical point is…等銜接詞和表達。
3.聽寫。教師要教授學生速記的技巧,如使用縮略詞、符號、圖形等方式快速而有效地邊聽邊記。
O’Malley 和 Chamot(1993)等指出:沒有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沒有方向和沒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績和確定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的人。雖然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決非一日之功,但從文中討論的可行步驟及方法來看,在大學英語聽力自主學習過程中強化元認知策略的認知和使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增強自信,從長遠看還可以改進學生學習態度,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是通向自主學習的真正橋梁。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最終成為成功的學習者和終生學習者。
[1]Cohen,A.D.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2]Holec,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O’Malley,J.&A.U.Chamot.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O’Malley,J.&A.U.Chamot.1993.The CALLA Handbook:Implementing 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US:Pearson Education.
[5]Oxford,R.1990.Language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Rowley,Mass:Newburry House.
[6]Vandergrift,L.& C.Goh.2011.Teaching and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Metacognition in Action.Britain:Routledge.
[7]陳碧園.元認知策略與英語專業聽力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9(2).
[8]劉敏賢.基于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9]羅婭娜等.元認知策略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內江科技,2008[9].
[10]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
[11]周英.在聽力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J].外語電化教學,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