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針對當前農村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主動適應、積極作為,強化問題導向,認真查擺并著力破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使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不斷鞏固提升。
著力解決工作前瞻性、系統性、實效性不強的問題,讓農村黨建與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一是加強總體謀劃,解決前瞻性不足的問題。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以基層建設“六項工程”為主線,全面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任務落實。二是堅持以上率下,解決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帶頭落實黨建責任制,市委書記承擔農村黨建工作項目,市縣鄉村層層簽訂《黨建責任狀》,明確基層黨建重點工作,平時加強督導檢查,年底開展“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層層傳導壓力、增添動力,確保責任落實。三是抓實載體活動,解決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實效性不強的問題。深入開展“共產黨員先鋒工程”活動,建立黨員先鋒崗4200余個、責任區2100余個,組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隊800余個,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當先鋒作表率。
著力解決村黨組織書記活力不足、本領不高、動力不強的問題,讓每一名黨組織書記都成為群眾的主心骨。一是選優配強增活力。堅持突出政治素質高、群眾威信高、致富帶富能力強、群眾工作能力強“雙高雙強”標準,選拔黨組織書記。同時,按照每個村2-3名目標培養選拔后備干部,儲備更多人才。近兩年下派村書記42名,全市有“雙帶”能力的達到70%以上。二是教育培訓強能力。實施增強黨性和能力提升“雙育”計劃,每年對村書記進行一次輪訓。強化典型引導,廣泛開展向王桂蘭學習活動,在全市表彰、樹立100名村黨組織書記和村主任典型。三是管獎結合增動力。在全市村干部中推行目標管理,出臺指導意見,實行基礎工資、任務指標工資、公共事業建設工資、富民工資、獎勵工資“五項工資”制度,并將村干部報酬與目標任務掛鉤,年終兌現獎懲。
著力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疏于管理、關懷不夠的問題,讓每一名黨員的好形象在群眾心中樹起來。一是從嚴從實發展黨員。制定了《錦州市發展黨員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嚴格執行“預審制”“票決制”“公示制”“工作記實制”“責任追究制”五項制度,發展對象檔案資料市委組織部逐個審查。加大新黨員發展力度,逐步解決農村黨員年齡老化、活力不足等問題。二是從嚴從實教育管理黨員。加強黨員教育培訓,采取書記講黨課與開展黨員冬訓、夏訓相結合的方式,以遠程教育、農村大喇叭、微博微信、網上課堂為依托,加強政治理論、黨章黨紀、政策法規、農村實用知識和致富技能培訓。三是從嚴從實開展黨員活動。推廣黑山縣“月亮圓·黨團圓”活動經驗,嚴格落實“黨員活動日”制度,每月陰歷十五圓月高懸時,農村黨員聚在一起集中開展活動成為一種自覺行動。積極探索不合格黨員處置方法,去年以來共處置不合格黨員146名。四是從嚴從實關懷激勵。市、縣建立1100萬元黨建基金,主要用于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黨內激勵關愛幫扶。今年年初以來,拿出黨建基金走訪慰問425名困難黨員、老黨員、抗日老干部,體現了黨組織的關懷。
著力解決基層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沒力量、缺場所少經費問題,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一是力求黨組織覆蓋不留“空白點”。積極探索以黨員為基點,以黨小組為基礎,以黨支部成員為骨干,在全市建立管理服務網格。聚焦農民工流動黨員管理難問題,建立流動黨員檔案,設立流動黨員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2015年全市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71個,農事企業黨支部47個。二是力求后進村黨組織一個都不掉隊。按照10%的比例倒排出軟弱渙散村,選派年輕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打好扶貧攻堅戰。開展“百個市直機關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結成共建對子102個,促進村黨組織晉位升級。近三年,有323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實現轉化,有13萬余貧困戶實現脫貧。三是力求村黨組織陣地經費個個都達標。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掛帥的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陣地建設、經費保障。整合黨委、政府資源項目,2014年投入資金5367萬余元,新建、改擴建158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徹底解決了無村部村問題。2015年,全市已累計投入農村黨建經費3.1億元,僅市本級新增投入即達49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