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晞
每逢節假日,本溪市南芬區的遼硯文化產業園內都會聚集一批書畫金石愛好者,圍繞遼硯這一歷史悠久的地方名品評頭論足。自從本溪市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建“一縣一品”工程以來,這樣的場景就經常出現。
本溪地處我省東南部,礦藏豐富,風景秀美,孕育了厚重的民族文化資源,遼硯、剪紙、版畫等享譽省內外,特別是遼硯,更被譽為遼寧新“文化三寶”之一。為充分挖掘地域資源優勢,引導文化資源與產業資本對接融合,本溪市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積極推動每個縣、區培育一個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應的文化產業品牌,提高特色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除了遼硯,本溪市還相繼推出了滿族剪紙、本溪縣農民畫、桓仁版畫、溪湖布藝畫等地方品牌,打造出琳瑯滿目的民族文化產業群。其中,利用閑置小學辦公樓改建成的中國(本溪)剪紙文化創意產業園,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吸納動漫制作、廣告傳媒、創意設計等文化企業32家,推動剪紙文化與新興科技跨界融合。目前,產業園內企業已擁有30種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新型設計,研發出20款230余種文化產品,年創產值近1000萬元,初步走出了一條產業、企業、人才、園區集聚發展的高水平文化產業發展之路,成為本溪文化創意策源地、示范引領地。本溪縣則依托農民畫愛好者眾多的良好群眾基礎,引導農民農閑時放下鋤鐮拿起畫筆,投入到繪畫創作中,壯大農民畫產業。在市縣宣傳部門扶持下,農民畫創作基地邀請國內繪畫名家現場指導,培育中青年書畫骨干30多人,形成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穩定畫風。在產業發展上,他們采取基地、公司和農民畫創作者有機結合的運營模式,逐步做大做強農民畫產業,實現“一幅畫一畝田”的較高收益,既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又帶領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而對“中國現代民間版畫之鄉”桓仁來說,如何讓桓仁版畫走出桓仁、走向全國則是重中之重。為此,市、縣共同謀劃,采取多項措施推動版畫產業化發展。通過政策引導、藝術培訓、技術改造、宣傳推介等方式,桓仁培育出了具有濃郁東北特色和富有鄉土氣息的代表畫家若干名。他們到沈陽、北京舉辦桓仁版畫展,使版畫藝術深入到更為廣泛的百姓生活中,不斷擴大畫作影響力,提高知名度。在此基礎上,縣里成立了桓仁版畫工作室。通過上述舉措,桓仁版畫闖出了一條藝術觀賞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新路,真正走向了全國。溪湖區下崗工人多,勞動力從業意愿強烈,溪湖布藝畫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區內勞動資源,由市、區政府因勢利導,建立溪湖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對志愿從業者進行免費培訓。目前,他們已開發了手工藝布藝畫、釘畫、紐扣畫等6個系列20余款創意文化產品,基地先后參展北京、廈門、廣州等地大型商品交易展會,產品遠銷廣州、深圳等地,一舉打開了南方市場。
秋風送爽入山城,楓葉之都的民族文化之花正在金秋時節結出民族文化產業的碩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遼硯、剪紙等為代表的本溪特色文化產品必將走向世界,贏得更加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