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海燕
每年春節前,筆者所在的社區都會給退休職工發一些慰問品,體現當地政府對退休職工的關懷。前幾年,更是簡化了手續,給退休職工每人發一張幾十元的超市購物卡,讓退休職工可以在該超市各網點選購“年貨”,方便了退休職工,這樣的措施自然受到老年人的歡迎。

然而,今年春節變了。雖然仍然是給退休職工每人發一張卡,但規定只能領取5公斤大米、5升植物油,并且規定必須在社區所在地附近一家超市網點領取,其他網點一律不得通用。社區慰問的對象雖然都是戶口在本社區的退休職工,但很多人或者因為年事已高離開社區住到了子女家里,或者是因為危房拆遷,在其他地方租房居住,如今要這些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從全市的四面八方都到社區所在地的超市領取米和油,實在是為難了他們。這些老人平時即使空著雙手上下公交車,也要小心翼翼,如今要他們一手提著5公斤大米,一手拎著5升油上車下車,豈不是更加困難?
給退休職工發幾十元的購物卡,既可以避免老人遠距離搬運米和油的負擔,又可以方便老人在居住地附近選購物品,又何必如此強求一律、強求定點,給老人制造難題?如今都在提倡人性化服務,政府為百姓服務也應當人性化,政府為老人服務,更應當有人性化的措施。只有把人性化措施落實到政府服務百姓的每一個具體項目上,而不是給作為服務對象的百姓增加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難題,才能真正體現出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