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建明
時下正值年終歲尾,不少單位都要開展評優活動。評優活動開展得好,可以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大家工作積極性的目的,有利于在單位內部形成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這對提高整體工作水平大有裨益。
在評優的過程中,大多數單位評比公正合理,評出了干勁兒,評出了實效。但也有少數單位讓評優活動走了形、變了味,把評優變成了評“憂”。例如,有的搞平均分配,為了平衡多方關系,評優活動采取名額分配法,評優之前不是考慮先進集體和個人的“含金量”,而是先考慮有多少下屬單位、多少人,然后再安排多少個先進名額,從而保證人人有份,皆大歡喜;有的搞輪流坐莊,風水輪流轉,今年評你,明年評他,不虧待任何一個人;有的搞重老輕少,認為老同志資歷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給予優先照顧,結果年輕同志即使再優秀也沒份兒;有的搞爭名奪利,為了評上優秀,不惜想方設法同參與考評活動的人員或上級領導拉關系,甚至采取不正當手段干擾評比活動;還有的搞“一言堂”,誰當“優秀”領導一人說了算。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顯然,以上種種評優的做法實不足取,不僅違背了公平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原則,挫傷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人的工作積極性,也不利于單位團結,更不利于開展工作。
因此,針對評優活動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和糾正:一是領導要端正思想,充分認識評優活動的重要性和評比不當的危害性,消除好人主義、平均主義思想,切實做到評優不搞平衡照顧、不搞按比例分配;二是要嚴格堅持評優標準,充分發揚民主,把評比權、話語權、監督權、表達權交給群眾,從而增強評優的權威性,真正使評選出的先進典型讓組織滿意、群眾信服;三是要完善評優制度,更新評優手段,絕不給投機鉆營者以可乘之機,同時還要嚴肅黨紀政紀,對那些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就要嚴肅處理,從而不斷提高評優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