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
李超楊如玉段麗娟杜朝陽
(南陽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河南南陽47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方法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3例依據住院期間是否發生醫院內感染分為感染組60例及未感染組33例。結果醫院感染率為64.52%。感染組31例檢出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最多〔54.84%(17/3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常見〔46.67%(28/60)〕。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顯示,年齡≥70歲、血紅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是導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獨立風險因素(P<0.05)。結論應當針對高齡、合并基礎疾病及營養不良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加強防治醫院感染。
關鍵詞〔〕白血?。会t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R733.7〔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安陽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No.201003b051)
第一作者:李超(1973-),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白血病研究。
急性白血病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1〕?;颊叱S捎诩膊”旧韺е旅庖吖δ艿拖拢貏e是在化療后骨髓處于抑制狀態,易發生感染〔2〕。老年人由于身體抵抗力較成年人低下,更易發生感染。醫院感染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及死亡原因之一〔3〕。因此,合理預防及控制醫院感染,降低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對于改善白血病患者預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4,5〕。本文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3例;均明確診斷為急性白血病;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臨床資料完整。依據住院期間是否發生醫院內感染分為感染組60例及未感染組33例。
1.2診斷標準醫院感染的診斷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4〕?;仡欃Y料包括:性別、年齡、血液學檢查結果、并發癥、使用激素、侵襲性操作、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血病類型及骨髓增生檢查結果等。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
2結果
2.1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醫院感染率為64.52%。感染組31例(51.67%)檢出病原菌,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最多,為54.84%(17/31),革蘭陽性菌為32.26%(10/31),真菌為12.90%(4/3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常見,28例(46.67%)、下呼吸道15例(25.00%)、消化道8例(13.33%)、尿道7例(11.67%)、皮膚2例(3.33%)。
2.2影響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單因素分析感染組年齡≥70歲、血紅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顯著高于非感染組(P<0.05)。見表1。
2.3影響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年齡≥70歲、血紅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是導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獨立風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單因素分析( n)
AL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AML:急性髓細胞白血?。籑AL: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

表2 影響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討論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發病時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常出現出血、貧血、感染和浸潤等征象,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7〕。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化療所引發的骨髓抑制,使老年白血病患者易發生醫院感染〔8〕。醫院感染患者長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出現菌群失調,從而引發真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同時,還應注意真菌感染。急性白血病本身即可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高齡更增加感染風險〔9〕,要積極預防高齡患者院內感染。血紅蛋白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患者全身狀況及營養水平,血紅蛋白降低增加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要注意維護其營養狀況〔10〕。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的防治應采取綜合治療。應給予個體化方案,如有糖尿病,應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有潛在感染病灶,應予以針對性的治療。此外,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而且胃腸功能低下,因而及早做好營養支持治療,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減少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生感染,應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治療,同時要防止真菌感染。
4參考文獻
1Gogia A,Mehta P,Pramanik R,etal.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with massive ascites:an unusual presenting manifestation〔J〕.South Asian J Cancer,2014;3(4):235-6.
2Wu W,Jia Y,Du S,etal.Changes of sulfur dioxide,nuclear factor-kappaB,and interleukin-8 levels in 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ith bacterial inflammation〔J〕.Chin Med J(Engl),2014;127(23):4110-3.
3Chen J,Chen F,Wang Y,etal.Use of combination therapy to successfully treat breakthrough Trichosporonasahii infection in an acute leukemia patient receiving voriconazole〔J〕.Med Mycol Case Rep,2014;6(1):55-7.
4Duval C,Boucher S,Moulin JC,etal.Fatal stimulation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asts by pegfilgrastim〔J〕.Anticancer Res,2014;34(11):6747-8.
5Karim F,Shaikh U,Adil SN,et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utcome and early induction death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a five-year experience at a tertiary care centre〔J〕.Singapore Med J,2014;55(8):443-7.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20.
7Tolomelli G,Tazzari PL,Paolucci M,etal.Transfusion-relate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myeloid leukaemia〔J〕.Blood Transfus,2014;12(4):611-4.
8周學慧,王社論,張瑞萍,等.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療與生存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8):899-901.
9秦慧,宋萬燈,武琳琳,等.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險因素及臨床特點分析〔J〕.安徽醫學,2009;30(9):1085-7.
10王佳,洪忠新.評價住院患者營養缺乏性營養不良敏感性指標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9):2156-8.
〔2014-07-16修回〕
(編輯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