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昌濟和動物醫院北京101100)
一例犬尿道結石誘發腎實質損傷分析
張世考
(北京永昌濟和動物醫院北京101100)
一例尿道結石病中,臨床醫生通過檢查分析腎臟指標,最后做出腎臟損傷綜合診斷。并針對患病情況予以治療,使患犬恢復健康。
犬尿道結石;腎衰竭;手術
尿道結石是小動物臨床病例上常見的一種泌尿系統疾病,老年動物患病率較高。然而近幾年臨床上發現該病有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近日我院轉入尿道結石病病患一例。現在簡單介紹如下,以餮讀者:
該犬為一雄性未去勢吉娃娃,5歲,棕色,防疫不詳。體重6.5 kg。因排尿困難和數次嘔吐在他院就診,經治療未見明顯好轉,次日又因癥狀復發,嘔吐數次(嘔吐物初為白色之后為黃色沫狀物),排尿困難,于當晚轉我院就診。
2.1 一般檢查
問診主訴:嘔吐數次,頻做排便排尿動作,里急后重。
觸診:前腹部未見明顯異常,但左腎區壓痛明顯。觸診后腹部腹肌緊張,動物表現緊張不安,頻頻回頭,有明顯的疼痛感,膀胱膨大明顯,觸感堅硬。降結腸及直腸處有串珠狀內容物。
視診:精神沉郁,觸診時表現為緊張抵抗。口腔黏膜蒼白,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肛門腺處有分泌物溢出,被毛整齊度尚可。
聽診:心動節律未見異常,110次/min;呼吸65次/min,呼吸加快;胃腸蠕動音未見異常。
2.2 化驗檢查
2.2.1 血常規、生化檢查結果異常見表1。
2.2.2 胰腺炎試紙檢查陰性。
2.2.3 X線檢查X線顯示:①腎區顯影不清晰,密度增高不明顯;②膀胱充盈,密度均勻,未見明顯高密度影像;③尿道乙狀彎曲部有一個3 mm×4 mm大小球狀的高密度的影像,在球狀物之后又有長約25 mm的管狀的高密度影像(見圖1、2)。影像提示:尿道結石、尿道沙粒狀結晶。
2.2.4 超聲檢查①右腎位置形態大小(35 mm×40 mm)尚可。實質回聲未見異常,腎臟集合管系統及輸尿管部分圖像欠清。左腎位置形態尚可,大小為45 mm×48 mm。略微偏大,皮質厚度及密度不一,部分腎皮質細節丟失,回聲偏低。腎臟集合管系統及輸尿管部分圖像欠清。②膀胱充盈,表膜平滑,腔內回聲未見異常。超聲提示:左腎部分實質回聲異常。2.2.5尿檢及尿沉渣檢查①血尿:高倍鏡下可見,紅細胞+++,可見衛星狀的紅細胞,約占50%;②胱氨酸結晶+++;③白細胞+;④尿三杯試驗三段均是血尿,提示為血液來自尿道及腎臟部位。綜上分析提示:有結晶,有腎小球性出血(腎小球受損),泌尿系統有炎性細胞存在。

表1 異常項目報告單

圖1

圖2
尿路結石引起堵塞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實質損傷。
1)打開下泌尿道通路,留置尿袋。
2)控制嘔吐癥狀,保護胃腸道。雷尼替丁或奧美拉唑注射,給予口服硫糖鋁保護胃黏膜。
3)補充能量體液,增加腎臟的灌注量。選用乳酸林格150 mL+5%葡萄糖75 mL+ATP 1支+COA 1支+肌苷1支,注意輸液速度。
4)保護肝腎,防止繼續損傷,促進損傷的修復。使用維生素C注射液、復方布他磷注射液、復合維生素,靜脈輸液復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5)控制繼發感染。使用0.9%氯化鈉50 mL+氨芐西林200 mg。
6)等體況恢復,盡快手術取出結石。
7)控制飲食成分,減少含有高蛋白質以及氨基酸的食物攝入,尤其是胱氨酸。
有嚴重心臟病禁忌,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禁忌,有嚴重神經損傷禁忌,凝血不良病患禁忌。
手術治療,一般恢復良好。該結石成分屬于胱氨酸結晶,術后有復發的可能,嚴格控制飲食成分。
8.1 血常規分析
白細胞數量、淋巴細胞百分數、單核細胞百分數均低于正常值,提示:①急性的應激反應;②血尿引起的白細胞的丟失;③急性腎實質損傷,對白細胞的消耗。粒細胞百分數升高,提示:有的炎性反應存在。紅細胞壓積降低,提示:有紅細胞丟失或消耗。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升高,提示:有紅細胞破壞或有溶血時,增加了細胞外的血紅蛋白,產生的假性增多。血小板數目降低,提示:除設備及人為因素以外,出血或消耗。
8.2 生化指標
血糖略微增高,提示:疼痛和應激等反應,可使機體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引起血糖不穩的激素釋放,促使血液血糖水平升高。ALT升高1~2倍,提示:腎臟、輸尿管、膀胱以及尿道肌肉的損傷(ALT存在于肝臟、心臟、腎臟以及肌肉等器官組織中,其中以肝細胞內的ALT的含量是是最高,是血清中含量的1 000~3 000倍,所以一旦肝細胞有急性損傷,血清中的ALT含量一般都在3倍以上)。此外,只有雙側腎臟功能功能喪失75%以上才會對血液生化BUN、CREA指標造成影響。
8.3 尿檢分析
高倍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可見衛星狀的紅細胞約占50%。衛星狀紅細胞多見于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漏出的,來源于腎小球。提示腎小球受損。
目前臨床寵物醫生常用的泌尿道檢測手段包括血液生化檢測、血液常規檢測和尿液檢測以及B超、X光,其每一種檢測手段均具有其他項目不可替代的作用。臨床應用中應當相互結合、綜合考慮,并結合癥狀,盡可能的對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 █(編輯:李雨慈)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