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
開創科普活動新局面
文福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蘇維宏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最為重要的成長時期,抓住這個關鍵時期,進行適度有效的科普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拓寬認知世界,加深認知層次,形成終身受益的科學素質。
青少年科普活動是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的簡稱,通常也被稱為青少年科技活動。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以及學習理論的發展,科技活動的含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過去青少年科普活動只是少數人參加的活動,覆蓋面較窄;現在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途徑和促進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有效途徑,它應成為所有學生都參與的活動。
常識和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如果學生被要求記背他們沒有真正理解、不連貫的知識,會很快失去對這一課程的興趣。而在學習的同時讓他們參加或接觸一些科學探究活動,會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
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注重趣味性與多樣化。科普活動有趣,才能吸引學生,多樣化則保證學生能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科學、接觸科學、探究科學。
比如,很多討厭學習的學生,在科技博物館參與動手型科學探究活動后,改變了對科學課的看法。他們認為,科學博物館的科學是有趣的,與學校枯燥乏味的科學課大不一樣。對科學認識的轉變使他們中的很多人愿意學習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科普活動都面向全體青少年。事實上,在青少年這一大目標群體中,不同性別、年齡、背景的青少年在科技興趣和能力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群體特征。比如,與男孩相比,女孩普遍對科普缺乏興趣。
因此,要使青少年科普工作獲得最優效果,必須在開展面向廣大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同時,根據不同青少年群體的特點和需要,開展一些專門的、有針對性的科普活動,做到一般與具體的有機結合。
其次,青少年科普活動在堅持培養未來科學家、工程師的使命的同時,應強調提高全體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對所有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提高他們對科技重要性的認識,即使他們將來不從事科技工作,也會對科技持積極的態度,對科學事業懷有敬慕之心,這一點對科技事業本身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總體上說,學校教育強調傳授知識,科普教育重在提高科學素養,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在科技迅速發展、知識更新加快的將來,科普工作會越來越重要。青少年科普工作者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以拓荒者的精神和氣概,開創我國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