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過:“生當如夏花之絢爛。”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如一朵花的盛開衰敗,花開雖絢爛,但可惜花期太短。
正如我們呼嘯而過的青春,在朝夕歡笑言語間悄然流逝,如白駒過隙,不留痕跡。所以我們更應該抓住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沖破現實狹小禁錮的枷鎖,讓生命之花在陽光下綻放得絢爛。
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盡可能地彰顯生命的精彩呢?
后來,在父母和指導老師的教導之下,我覺得首先得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些人說:“理想是飽滿的,但終究敵不過現實的殘酷。”沒錯,現實往往是冷酷無情的,它會在你斗志昂揚的時候突然給你澆一盆冷水,讓你為之準備奮斗的激情火焰瞬間熄滅。
但我覺得,如果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后,即使艱難也不斷前進,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放棄,就算結局不算美好,但我們仍然可以驕傲自信地說:“我不后悔,因為我曾經為之努力過。”而這努力的過程也是我人生中一筆豐厚的財富。
生命的意義不在于你成功了多少,而在于你失敗后從中獲得了什么。愛迪生在經歷了一千多次實驗失敗后,才找出鎢這種金屬是最適合作燈絲的。在這些重復枯燥的實驗中,愛迪生了解到其他更多材料的性質而不單是一根鎢絲的價值。
在《最強演說家》這個節目中,一位學法律的女孩這樣說:“我們每個人即使只是渺渺眾生中的一個,微不足道,但我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改變自己。其實也就在潛移默化中無形地改變了這個世界,未來的時代是屬于我們的。”
我們應當深思我們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不是每個人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這個世界,我們或許渺小,只是生長在巨人腳下的一棵小草,但足以裝點這個世界,每一株小草的生命都閃耀著不可估量的光芒。
假如我們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沒有努力活得豐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理想之光,如夸父追日般不斷追逐它的光芒。
也許你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堅忍不拔,終會成為參天大樹;也許你是一條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鍥而不舍,終會擁抱大海;也許你是一只雛鷹,然而只要志存高遠,終會翱翔于藍天。
我們不愿和無知庸碌的人為伍,不愿跟審美低下的人同行,不能與夢想缺失的人作伴。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
人各有志,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站在最高處的風口浪尖上,但最起碼的標準是:在人生最好的時間,你選擇了最好的空間,不辜負時間與空間地創造一段故事。然后,不留遺憾地說:“我來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生如蠟炬之殆滅,亦如夏花之絢爛。
點評:
從作者清麗干凈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熱情。生活是美的,這篇文章的語言同樣是美的,詩一般的語言使夏花一般的生活通過作者靈動的文字展現在讀者面前。作者筆下的生活散發出沉靜安然又攝人心魂的美,對于該成為怎樣的人的思考貫穿全文。這樣的文字讓人著迷,融情于景,質樸又洋溢著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