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開源平臺Moodle的網絡教學進行分析,以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為例,提出一種新的、立體化、多層次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特點,闡述如何進行因材施教并推進合作性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Moodle;合作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
1.背景
Moodle(modular obj 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課程管理系統之一。Moodle是開源軟件,教育理念先進,全世界的教師和愛好者都可以參與到系統的設計開發中,適用于小學、中學、大學、教師培訓、成人教育、企業培訓等各領域。據Moodle官方網站的統計,截止2008年10月,已經有193個國家、52 619個站點使用Moodle平臺,支持75種語言。由于Moodle對中文的良好支持,以Moodle為代表的課程管理系統逐漸被推廣,受到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的關注。隨后,全國各地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項目引入了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課程設計,部分學校將學習、掌握、使用Moodle平臺與課程改革、教師專業化發展等結合起來,掀起了Moodle學習和使用的熱潮。
浙江萬里學院近年來也引入了Moodle開源系統并基于此進行開發設計,研發出一套適合本校教學管理的教學平臺,與現有教務系統對接,完成了學生選課、教師評課、領導檢查等多項任務的管理功能。目前,學校已有多門課程使用Moodle平臺,它對課程的過程管理發揮了巨大作用。
2.教學過程安排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面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工程專業開設的實踐課程,共32個學時,2個學分,其主要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
1)實驗內容制訂。
實驗室采用銳捷網絡平臺配套設備,學生實驗指導書是由課程組老師精心按實驗順序編排,主要包含了以下內容。
(1)基礎題:具備一定的基礎性,以學習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等基本命令為主,主要為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訓練。
(2)提高題:在基礎題訓練的基礎上,選擇一些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訓練過程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3)綜合題:在進行提高題訓練的基礎上,選擇一些綜合性題目進行小組合作訓練。優選一些實踐企業、校園網小型案例,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從理論角度分析問題,最后綜合為解決問題的方案。
(4)設計題:模擬實際需求,綜合給出要求,由各小組根據前面所學知識綜合設計網絡構架并通過實驗平臺實現。
2)科學分組。
實驗課中提高題、綜合題以及設計題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組長認真負責組織小組進行實驗過程學習與訓練,控制進度。另外男女生比例、動手能力強弱等因素也要適當考慮。
3)提交實驗過程報告。
實驗過程報告用傳統的紙質報告和上傳到FTP服務器兩種方式提交。第一種方式可以清楚了解學生的實驗過程,但由于交換機和路由器實驗很多是代碼操作,因此在有限的實驗報告中無法記錄全部代碼;第二種方式是通過FTP服務器提交,這種方式能很好地記錄學生的實驗過程,但以電子版方式提交的缺點是教師無法批改,即使用紅筆批改后,登記成績也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工作,最后成績與教務系統的對接就更麻煩了,所以我們的教師團隊會采用兩種方式結合的辦法。
4)考核方式。
實踐課近幾年來一直采用多樣化考核方式,一般會以實踐過程中的多個成績綜合考核。平時成績分為過程性成績和自主性成績,過程性成績包括平時到課率、作業情況等,自主性成績包括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自主完成情況。
3.基于Moodle平臺的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改革。
過程性和自主性學習的過程文檔都可以通過Moodle平臺很好地保存到系統中,教師可以在線批閱和添加批注,直觀地掌握學習進度;學生也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完成情況,隨時看到老師的批語和批注。Moodle平臺考核如圖2所示。
2)考核方式改革。
自從引入Moodle平臺后,課程過程性文檔都可以在平臺中完成上傳、下載、批閱、導入、導出等多種功能。該平臺與學校教務系統結合,成績直接可以導入;教師可以在課前發布PPT,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上傳報告記錄并且批改。
4.結語
基于Moodle教學平臺進行計算機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實踐類課程的認知能力,降低課程的授課難度,實現學生的能力鍛煉和創新思維。此外,本模式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可以推廣到其他類課程的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