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傳統高職實踐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缺乏創新意識等問題,提出情景化教學模式。通過實施情景化設計,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字:實踐教學;主動性;情景化教學;職業化;角色扮演
1.背景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企業的選人、用人標準也產生了相應變化。大多數畢業生畢業后不能立即適應崗位需求,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培訓才能上崗;企業則希望畢業生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和角色定位。面對就業形勢,職業教育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認知方式。教學內容情景化正是適應這一轉變的有效方式。學習是一個參與過程,是學習者借助一定資源,共同參與某個學習共同體的實踐活動,也是進行構建性學習,掌握有關技能的過程。在培養實踐操作的同時,應該賦予學生工程師的思維能力,為將來走進工作崗位做好準備。教育不能單方面突出實踐而忽略了培養青年學生創新思維的神圣使命。
2.情景化教學和“角色扮演法”
布朗、柯林斯和達吉德在1989年提出了“情景化學習”的概念,他們提出了“通過情景活動來合成知識”的做法,即知識是情景化的,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個人專業知識和潛能來創設各種各樣的問題背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構建。學生則通過參與情景,根據項目中的崗位設置,相互協作學習,圓滿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牢固掌握教學內容要求的各項技能,為未來的職業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角色扮演法”又稱“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情景化教學中的一種。它在虛擬而又逼真的情景中進行,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背景材料設計場景,將教育內容轉化成環境的學習條件;學生根據情節在創建的場景中按設定崗位對應的職責、任務、工作程序、人際協調等提出觀點、方案或進行實際操作。情景教學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特點,學生更容易掌握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
“角色扮演法”的3個要素是“情景”“扮演”和“角色”。“情景”是指教學過程中模擬的社會文化背景或工作場景;“扮演”是指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情景由教師創設,情景環境創設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角色扮演的成功與否,因此是課程項目創設的關鍵。
3.情景化教學革新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實訓教學模式有了較大的改進。隨著課程教學內容和難度的不斷加大,學生長時間學習后對該課程產生審美疲勞,注意力很難集中。究其原因,學生僅僅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務,按部就班地操作;教學內容本身沒有內在魅力;學生無法深入思考,無法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強調動手多于強調動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設良好的工作教學情景,就可以引發學生的新鮮感,調動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同時利用知識的內在邏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持續學習。學生將課堂環境轉變為工作環境,以職業化的素養對待項目操作,從而更好地完成目標任務。
1)抽象概念具體化。
在實訓教學中,如何將抽象理論及概念進行具體化改造,使學生迅速和牢固地掌握知識,是高職教學中需要認真探討的問題。教師應該在教學情景設計中把抽象概念轉化為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具體形態,將書本上的知識還原為背景,恢復其原有的生動性、豐富性,減少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增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2)學生角色主動化。
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我們安排的教學情景中,教師不再是主角。學生直接參與到情景中,建立與所學內容間的主觀聯系,并通過主動參與,對所學理論進行“預熱”。在完成內容的主觀聯系建構后,教師再引入經典的方法和理論,讓學生感受自己的設想與經典方法之間的差距。最后教師通過適當的點評,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這種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參與理論和方法的實踐過程,又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方法和經典方法進行對比,進一步完善思維。
3)實訓教學職業化。
將實訓內容設計成實際工作場景,引導學生體驗職業崗位的工作流程,獨立完成專業技能訓練,自覺了解和運用工作方法,全面提高綜合職業技能。
4.情景化教學在java程序設計中的應用
實訓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實訓。
實訓目的:要求小組設計和開發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部門管理、員工管理、考勤管理、系統設置等功能;通過隋景化設計引導學生體驗軟件工程師的工作流程,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主動學習過程,使學生清晰了解角色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學生還可以通過實踐過程熟悉標準化軟件開發的要求,學習與客戶溝通,并能對客戶進行業務指導。
項目實訓環節情景角色設置如圖1和圖2所示。
軟件項目實訓情景化場景為高職情景化教學改革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實施做法如下。
1)任務驅動情境。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實訓任務,針對小組成員定義角色,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項目之中,根據任務要求,完成軟件開發項目。軟件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根據需求分析開發軟件項目,具體內容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驗收。
2)崗位設置情境。
明確企業組織層次結構及相應崗位職能之后,為了保證軟件項目開發任務的順利開展,需要設置與之配套的崗位來細分職責、行使對應的管理職能。在本實訓流程中主要涉及軟件項目組中的項目經理、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角色。項目經理的基本職責就是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與客戶良好溝通,明確項目需求,制定項目開發計劃文檔,將量化任務分配給對應的軟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的職責是針對自己負責的模塊完成各項設計、編碼和文檔撰寫工作,并配合完成他人工作。軟件測試工程師編寫測試計劃、搭建測試環境并完成測試任務。
3)角色扮演情景。
項目設計的主要角色有甲方客戶人員、項目經理、軟件工程師和軟件測試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3人為一組進行角色劃分,以協同的方式完成情境設定中的任務,然后根據每個崗位的規范要求進行評價。教師先設定項目情景,然后分配崗位角色,讓學生對自己的崗位職能和角色設置有清晰的了解。在實訓過程中,每個角色除了必須完成自身規定的項目任務,還應完成與其崗位相關的文檔撰寫工作。在實訓過程中,每個角色的行為和職責都有標準化的評價,通過評價體系,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4)職業化操作情景。
在項目實訓中,整個操作流程都遵循職業化要求,有利于學生職業化素養的培養。教師在實訓情景中應盡量采用實際的工作場景,嚴格按照軟件工程的流程操作。
軟件開發項目實訓情景化教學的實施,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情景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生和創造力,有助于學生明確實驗內容,不僅拓寬了知識面,還提高了綜合素質,同時,為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提供了一條新思路,增強了師生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5.結語
情景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完善了傳統實踐教學模式,改變了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訓教學狀況,建立了以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試驗為主的新實訓教學體系。教學實踐表明,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到情景交互中,通過完成自己的情景角色任務,在不知不覺中構建各自的知識體系,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應具備的實踐技能,切實提高了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情景教學法只是現代教學方法中的一種,要優化課堂教學,還應該將多種教學法綜合運用。每個教師都應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不同巧妙運用情景教學法,同時配合其他教學法施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實踐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企業歡迎的高素質人才,為教育事業注入更加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