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綏陽縣按照中宣部提出的“積極推進、科學發展、規范管理、確保導向”的總要求,始終貫徹落實張廣智部長在全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點、突顯競爭的原則,緊貼經濟發展中心,緊跟宣傳工作特色,進一步強化綏陽宣傳工作品牌,大力培育新型媒體。2014年正式啟用“詩畫綏陽”公眾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詩畫綏陽”的實踐探索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綏陽微信公眾平臺,是用改革創新精神和信息化手段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又一新舉措,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綏陽發展好聲音的新載體。2014年,“詩畫綏陽”設置今日綏陽、魅力綏陽、幸福綏陽三大板塊內容,重點推送推介綏陽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熱點問題評析和先進典型等。
(一)文章標題更加新穎有趣
當今,微信打通了“生活圈”“工作圈”和“社交圈”,將更多的人放進了同一個“朋友圈”,在“圈”內傳送的內容成為大家關注焦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數量的龐大和推送頻率的限制,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標題是否吸引人,就成為受眾做出閱讀選擇的關鍵因素。正是基于對標題的重視,詩畫綏陽與傳統紙媒標題給人的古板、嚴肅的印象不同,該公眾號閱讀數較高的文章標題均采用了活潑而自由的形式,追求強烈的趣味性。以“詩畫綏陽”推送的一篇“今天,我和憲法有個約會”為例,該文章的主題是報道2014年12月4日首個國家憲法日,把每個受眾作為主角,使受眾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進而點擊閱讀。
(二)圖片內涵更加引人注目
由于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受眾更加青睞簡單快捷的閱讀方式,而微信平臺推送訊息的碎片化、快餐化的特點,也使得微信“讀圖時代”的到來成為必然。在傳統的紙質媒體中,除了專業的攝影雜志,大多數版面都以文字為主,配圖只是作為文字的輔助出現,而在詩畫綏陽公眾平臺的采編過程中,則在很大程度上逆轉了這一習慣做法。
(三)內容取材更加包羅萬象
詩畫綏陽的內容不僅僅是全縣政治方面的東西,更開設了群眾喜聞樂見的一些欄目。推出了鄉鎮新賣點、社會經緯度、掌上新課堂、詩鄉美食源等吸引受眾眼球的文章及圖片。僅2014年開通的4個月時間,全年共計推送消息23期,發送圖文消息55條,累計送達人數2萬余人,閱讀量達17萬人次,其中,“綏陽簡介”累計閱讀量超過3萬人次,深受用戶青睞。
(四)互動共振更加生動活潑
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移動社交方式,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不管你是男女老少,也不管你是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都進入了“圈”的時代。2014年8月16日,“詩畫綏陽”刊發首期信息——“詩鄉花海為生態游注入特色元素”,一組組我縣風華鎮“五朵金花·詩鄉花海”薰衣草的圖片在微信圈“瘋傳”。浪漫元素極濃的花海、曲蜒的木棧道、清澈的小溪流水、整潔的黔北民居,一幅幅仙境般的圖片在現代網絡傳媒中極速傳播。形成了以微信平臺營造“詩鄉花海”類似的成功模式,通過詩畫綏陽的宣傳推介,僅七夕一天,詩鄉花海游客量達8萬人次,讓綏陽旅游產業成為市場新的“引爆點”,再次形成“井噴”態勢。微信悄悄改變著你我的工作和生活,許多變革似乎不期而至,正在不可阻擋地到來,演繹我們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二、“詩畫綏陽”的內涵解析
(一)堅持內容建設為根本,進一步牢牢掌握微信建設的話語權
開通之初,縣委宣傳部明確要把握“內容至尊”的鐵律,通過探索新興媒體的發展,把傳統媒體的一些權威報道、深度解讀、言論評論等向新興媒體延伸,逐步探索形成即時采集、即時發稿的機制,在海量信息中即時發出響亮聲音。開通以來,“詩畫綏陽”公眾號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的重要渠道,將各單位、各鄉鎮的重點工作和活動,特別是與群眾關聯度高、互動性強的活動,借助微信平臺予以生動呈現,引導群眾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察結論,適時發出正面理性好聲音。
(二)堅持黨管媒體為基礎,進一步牢牢掌握微信建設的領導權
“詩畫綏陽”微信公眾平臺堅持強化黨委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的原則,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原則,堅持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始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8·18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確保對公眾平臺做到可管可控、調控自如,把正確導向貫穿到發展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全員動手形成合力的局面。
(三)堅持改革創新為抓手,進一步牢牢掌握微信建設的發布權
2014年是“媒體融合年”,綏陽縣始終堅持以“見人之未見、思人之未思”的創新意識推動微信公眾號平臺建設。“詩畫綏陽”公眾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集成文字、圖片、視頻與超鏈接的特質,采用單圖文、多圖文發布的形式,充分利用可視的現場圖景與畫面補充文字內容,使微信內容呈現多樣化的形態,增加網民的點擊量和閱讀欲望,有效提升了政府的親民形象。既適應了新興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滿足受眾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要,又同時遵循了新興媒體微傳播、快傳播的特點,在海量信息中及時發出響亮綏陽聲音,以微信平臺營造了“詩鄉花海”類似的成功模式。
三、“詩畫綏陽”的實踐啟示
當前,各地在推動新興媒體的發展中都出了新招,“詩畫綏陽”已經成為傳播綏陽好聲音的重要平臺和推手,這樣的實踐探索,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啟示一:要以一體化的思維,推動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必須要一體化發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讓組織結構、傳播體系、管理體制形成一體,共享融通。
啟示二:要強化用戶觀念,樹立市場觀念。在探索新興媒體的過程中,我們收集了2014年全年發布的圖文消息進行分析,將所發布的消息分為旅游資訊、政務信息、民生信息、地方特產、休閑資訊,數據顯示,閱讀人數最多的就是旅游資訊和民生信息。在2015年的工作中,將深化“用戶即市場,產品即服務”的理念。
啟示三:要強化保障,推動新興媒體不斷發展。結合縣情實際和對外宣傳需要,急需整合媒體精干力量,優化人員配置,吸引、鼓勵、培養一批高素質、業務精的全媒體、自媒體新聞人才隊伍;要做好物資、財力保障,為媒體融合創造良好條件,匹配媒體融合發展專項資金,解決媒體融合發展前期的基礎性投入需求,促進媒體融合事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