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星戰的結緣,來自書。從書店里的驚鴻一瞥,到家中琳瑯滿目的珍藏,我在書海中走入星戰的世界。書中的故事讓我對宇宙星空產生了好奇與探索;教會我在學習和生活中有了目標就要持之以恒;激勵我在人生中遇到困難時要勇往直前。
圖畫書帶我初識星戰
童年時的一個周末,在書店里,我的目光被一本名為《攻克死星》的圖畫書吸引了。書中舍生忘死的太空大戰、驚心動魄的營救、龐大的球形太空站“死星”、多種多樣的機器人為我打開了一扇窗,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我眼前。我體驗到了閱讀的快樂,尤其是閱讀這樣精彩的故事。

文字書令我了解星戰
一天,我在學校圖書館的一套科幻叢書中看到了《帝國反擊戰》,我如饑似渴地讀起來,讀罷發現這個故事和《攻克死星》是有聯系的,隱約感到這一定是系列故事。
幾年后我在報刊亭見到一本新書,名為《星球大戰》。翻開目錄,赫然印著“帝國反擊戰”的字樣,我猛然想起曾經讀過同名小說,一看內容,情節、人物都對上了,這證實了我之前的猜想。我由此得知《攻克死星》是星球大戰系列故事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帝國反擊戰》,還有第三部分叫《武士復仇》。后來我觀看了星戰系列電影,星戰的故事在腦海里融會貫通起來。

玩具書引我愛上星戰
某天走進書店,我立即被一個大盒子吸引住了,上面印著星戰故事里著名的金色機器人頭像。盒里有一本剪切成直角梯形的書,書的旁邊,機器人的肢體裝在一個網袋里。如此特別的書,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書中講述了在電影中這個機器人是如何設計、制作、表演出來的。玩具機器人的多個關節都能拆裝且活動自如,可以讓它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再仔細看,機器人身體表面有一些黑色斑點,就像電影中它外殼上的磕碰損傷一樣;兩條腿一金一銀,是在艱苦歲月中拼湊而成的;它的軀體被拆開裝到網袋里,正是電影中它被人背著逃生的狀態。它如此寫實地還原了電影中的角色狀態,我不禁為設計者的良苦用心所折服。

典籍書讓我融入星戰
漸漸地我已不滿足于簡單的閱讀,我對故事中的各種細節產生了興趣。恰在此時,我又發現了一類特別的書:圖典。視覺圖典把電影中出現的人物、飛船、生物等都做了詳細的說明。藝術圖典則通過一系列藝術創作圖稿,讓我們看到電影中出現的自然風光、建筑物外觀、人物形象是怎樣一步步從雛形到成品的。機械圖典告訴大家那些飛船、戰艦、戰車等等的內部結構和各部分功用。地點圖典展示了重要地點的內部結構、各部分功用,還說明了重要事件在空間上的發生過程、主要人物的行進路線。看著圖典,電影中的情節歷歷在目,星戰仿佛不再是虛構的科幻作品,而變成了存在于另一個世界中的歷史故事。
少年版載我穿越童年
今年,童趣出版社和人民郵電出版社推出的《星球大戰》六部曲青少年小說在國內出版了,我如獲至寶,讀得廢寢忘食。流暢的文字仿佛把我帶回童年的那個周末,那個與星戰一見如故的時刻。我為今天的同學們感到幸福,你們有機會讀到精心改編后的星戰故事,能夠更深切地體會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