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日,首屆中國羌城相親會、瓦爾娜嘖情歌賽在北川舉行,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新年里體驗到了濃濃的羌族民俗相親文化。
“清悠悠的咂酒耶……”隨著咂酒歌的唱響,來自北川青片、白什、馬槽等地身著羌族服飾的羌族兒女將婚俗過程表演得淋漓盡致。在羌族傳統的婚俗中,每當青年男女談婚論嫁的時候,往往要過三關。在第一關的搶香包環節中,小伙子要迅速從心愛的姑娘手中搶過香包,并爭先恐后地爬上高桿,將香包掛在桿上。收獲了愛情,更要受得了考驗。第二關擊鼓傳情,過高山。而第三關是背上戀人,情定羌城。
羌語中,瓦爾娜嘖的意思就是“瞧,美麗的姑娘”。在羌族婚俗中,新娘方要舉辦“花夜”(即“對歌”)。姑姑、姐姐和全村一起長大的姑娘們參加“對歌”,或“責怪”新郎把新娘“哄”走了,或希望新娘到男方后要尊敬丈夫,孝敬公婆等。羌族情歌是羌族群眾追求愛情自由,追求婚姻自主的心聲。
(本刊綜合)
山坳上的畫展
最近,一場“山坳上的畫展”在雅安市漢源縣永利彝族鄉馬坪村舉行。畫展籌備近一年時間,共展出40幅水墨畫,其中20幅是著名畫家劉正興的作品,另外20幅是評書藝術家李伯清的作品。
馬坪村在大山的頂端,海拔1000米,崇山峻嶺層巒疊嶂,聞名遐邇的成昆鐵路貫穿于大山之中,山谷之間就是奔流不息的大渡河。此次畫作內容均取材于當地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幅畫都是馬坪村人熟悉的場景,鮮活生動,極富感染力。
此次畫展是成都市文聯開展的一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藝志愿惠民活動,也是成都藝術家貫徹中央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落實中宣部號召藝術家“到人民中去”的生動實踐。
(文/本刊綜合 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