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七大任務
一、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紀律是黨的生命,紀律建設就是治本之策。
要強化對法律執行情況的檢查,抓緊修改黨風廉政建設黨規黨紀和相關法律。
二、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推動組織和制度創新
今年要加大對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實現對中管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巡視全覆蓋。
新設8家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完成對保留派駐機構的改革和調整,實現派駐全覆蓋。
三、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推動地市一級和國有企業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
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
四、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弛而不息糾正“四風”
緊盯“四風”問題新形式新動向。
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列入紀律審查重點。
五、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突出紀律審查重點,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重要崗位領導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設、土地出讓,侵吞國有資產,買官賣官、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失職瀆職案件。
把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等行為作為審查重點,對轉移贓款贓物、銷毀證據,搞攻守同盟、對抗組織審查的行為,必須納入依規懲處的重點內容。
加大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查處力度。
六、加強國際合作,狠抓追逃追贓,把腐敗分子追回來繩之以法
突破重大個案,形成威懾。
做好防逃工作,布下天羅地網。
七、落實監督責任,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干部,該撤換的撤換、改調整的調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督責任缺位的堅決問責。
嚴肅查處跑風漏氣、以案謀私行為,堅決防止“燈下黑”。
“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習近平總書記1月13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傳遞出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系列新判斷、新思路、新舉措、新要求。
一個基本判斷: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總書記講話】從這兩年查處的案件和巡視發現的問題看,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主要是在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腐敗活動減少了但并沒有絕跡,反腐敗體制機制建立了但還不夠完善,思想教育加強了但思想防線還沒有筑牢,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
專家解讀: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是一個關鍵性判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前,“四風”問題樹倒根在,腐敗與反腐敗成膠著狀態,我們還遠沒有取得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實質性進展。
目前,社會上出現一些錯誤認識,有的認為反腐到此為止了,有的認為再反腐會動搖黨的執政基礎。中央關于“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判斷,起到了撥開迷霧、指明方向的作用,有利于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再續新篇。
一種堅強決心: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放松
【總書記講話】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查處腐敗問題,必須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把反腐利劍舉起來,形成強大震懾。
專家解讀: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是要向全社會表明,中國共產黨與腐敗水火不容。在反腐敗問題上動真格,在群眾關注的作風問題上即使事情再小也揪住不放,體現的是一種堅強決心,宣示的是一種鮮明態度。
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腐敗現象猶如“明珠蒙塵”,反腐擦去的是塵埃,剜去的是腐肉,打掉的是腐敗分子,只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中國共產黨一定能永葆生機和活力。正像總書記所指出的,有黨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敗斗爭必定勝利。
一種鮮明態度:橫下一條心糾正“四風”
【總書記講話】橫下一條心糾正“四風”,常抓抓出習慣、抓出長效,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強化執紀監督,把頂風違紀搞“四風”列為紀律審查的重點。
專家解讀:
汪玉凱:反腐敗過程中,需要一方面反腐,一方面抓作風。作風建設是基礎性的工作,是源頭,必須常抓不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強力反“四風”,但也要注意到,不良作風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只有常抓不懈、形成制度、不斷鞏固,才能從根本上震懾和剎住歪風邪氣。
辛鳴:作風不是小事,作風是形象,是行為的具體體現。反“四風”是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始終的要求。要對“四風”形成更加高壓的態勢,既查處頂風違紀搞“四風”的直接責任者,也要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人進行追責。
一項明確要求: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總書記講話】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各級黨委要加強監督檢查,對不守紀律的行為要嚴肅處理。
專家解讀: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強調黨的紀律和規矩非常重要,這是中央對當前反腐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作出的針對性回應,更是維護黨的決策和集中統一的關鍵要求。現在個別干部不能做到與中央保持一致,搞團團伙伙和拉幫結派,甚至抵制中央決策和決定,這對黨內民主和團結的破壞非常大,也成為很多腐敗現象的源頭。
一個監管重點:加強對國企領導班子的監督
【總書記講話】要著力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對國企領導班子的監督,搞好對國企的巡視,加大審計監督力度。要完善國有資產資源監管制度,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管。
專家解讀:
審計署特約審計員、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從當前查處的國企腐敗案件看,國企負責人常常牽涉其中。政企不分、權大責小、利益輸送便捷,造成這類腐敗痼疾久治不愈。
高波:今后,要強化國企經營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建立責任的終身追究制度;深化國企紀檢體制改革,防止向國企派駐的紀檢組受制于企業;加強對國企的審計監督和專項巡視,直至實現審計全覆蓋、巡視全覆蓋。
一套治本之策:著手修訂一批重要黨內法規
【總書記講話】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同樣要做好“破”和“立”這兩篇文章。要著力健全黨內監督制度,著手修訂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突出重點、針對時弊。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只有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腐敗問題,才能從“運動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從“不敢腐”到“不能腐”。
高波:隨著黨內法規修訂工作的進一步提速,可以預見,一些體制機制將得以完善,如派駐機構實現“上為主、全覆蓋”,巡視制度改革成果將在相關黨內法規中得以體現等。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