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般地咆哮——海嘯
數年前,日本某地發生里氏9.0級的地震。在風云變幻的5分鐘后,一群人剛剛奔上抗災指揮中心的樓頂,就看見海浪撲過岸邊5米多高的防波堤,咆哮而來。頓時,所向披靡的巨浪吞沒了樓頂,夷平了城鎮、村莊、車站和機場,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這種兇悍、蠻不講理的破壞性海浪就是海嘯,主要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而產生。目前,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及波浪特性影響。呼嘯的海浪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和財產,破壞力極大。
任性的幽靈——風暴潮
“呼呼呼……”狂風呼嘯,海潮洶涌。隨著一股特強熱帶氣旋的席卷,孟加拉灣沿岸產生了特大的風暴潮,潮水暴漲,海潮沖毀海堤海塘,吞噬碼頭、工廠、民居,數十萬人喪生,大片農田被淹。
這個特立獨行的任性幽靈名叫“風暴潮”,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是由于強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高的現象。由于發生突然,如幽靈般出沒,往往讓人猝不及防。我國所處的西北太平洋是熱帶風暴和臺風的主要發生地,故風暴潮發生率較高。
神出鬼沒的災星——海冰
“轟——”一聲巨響,船毀人亡。這是發生在1912年4月14日的巨大海難。那是一個繁星閃爍的夜晚,巨型客輪“泰坦尼克號”快速行駛在北大西洋上。突然,隨著一聲響徹云霄的巨響,客輪撞上冰山,船毀人亡。
這場海難是20世紀由海冰造成的最大災難之一,其“禍首”就是海冰。海冰指海洋中凍結而成的咸水冰,最初形成的海冰是針狀的或薄片狀的,隨后聚集并凍結,然后在風力、海流、海浪和潮汐作用下,互相堆疊而成的巨大積冰。由于其會隨風和海流漂流,行蹤飄忽不定,神出鬼沒,讓人防不勝防。
紅色惡魔——赤潮
一天清晨,一艘客輪從大連駛向上海。當客輪駛到長江口外的一片海域時,一位乘客為了看海上日出,走上甲板,他發現湛藍的海水變成了橙紅色,大海變成了一片“紅海”。
這種異常現象就是“赤潮”,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相關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大量含氮有機物的工農業廢水排入海洋,促使海水營養化,導致赤潮藻類大量繁殖。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當魚、貝類攝食這些有毒生物,生物毒素便在體內積累。這些魚蝦、貝類如果不慎被人食用,會引起人體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這些海洋災難都是地球上純粹的自然現象嗎?答案是否定的,研究發現:引發海洋災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氣的強烈擾動,而人類對自然界的開發改造、工業生產等等都可能對大氣環境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科學家們還在持續這一課題的研究,愛自然、愛科學的小讀者們,這些難題都在等待著你們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