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柏林的貝貝耳廣場上有一座奇特的地下建筑物,廣場中央的方石地面上,鑲嵌著一塊一米多長的鋼化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下面有一個密封的洞穴。洞穴深五米,底部是一個大約五十平方米的暗室,暗室的四周擺放著一排排木制的書架。這些木制書架上原本可以擺放兩萬冊圖書,但現在卻連一本圖書也沒有擺,它因此被稱為“沒有圖書的圖書館”。
離圖書館不遠的地面上,并排嵌著兩塊銅牌。一塊銅牌上鐫刻著:“圖書館由米歇爾·沃爾曼設計。1933年5月10日焚書紀念碑,1994~1995年建。”另一塊上刻著:“1933年5月10日,就在這個廣場中央,納粹分子策動學生焚燒了幾百位自由作家、出版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書。”其實,這座于1995年3月20日正式建成的“沒有圖書的圖書館”是一座焚書紀念館,控訴著當年希特勒大肆摧殘人類文化,焚燒進步書刊,迫害作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罪行。
1994年,德國文化界人士達成共識,決定建立一座聲討希特勒法西斯摧殘人類進步文化罪行的紀念碑,以便使后人銘記過去,并昭示未來,地點就選在貝貝耳廣場中央焚書的地方。
為了不破壞貝貝耳廣場的整體性,沒有在地面上樹碑,而是設計了這個別致的、位于地下的“沒有圖書的圖書館”。這個圖書館中空蕩蕩的書架提醒人們,這里原有兩萬多冊寶貴圖書,都被法西斯無情燒毀了。
在記載建造這個“沒有圖書的圖書館”日期的那塊銅牌上方,還鐫刻著大詩人海涅在100多年前寫下的三行詩:“這不過只是一個前奏,在焚毀圖書的地方,最后也勢必會焚毀作者。”“沒有圖書的圖書館”是歷史的忠實見證,它也警醒著世界各國人民要維護和平,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