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有人耕、藥有人灑、草有人除、谷有人收……一條龍的農業服務讓種田很輕松,農民很滋潤

“今天天氣不錯,我帶你到服務中心去看看我們合作社晾曬的稻谷吧?!?0月12日,記者來到四川現代糧食產業廣漢示范基地的核心區——廣漢市連山鎮錦花村,見到了遠近聞名的全國種糧大戶黃明水。眼下,黃明水承包的1000多畝田地的水稻已經全部收割完成,若是在以前,收割了這么多稻谷遇上今年這樣多的雨水天,肯定發霉變質了。可現在,黃明水并沒有這樣的擔憂,每天有條不紊地按著計劃處理晾曬好的稻谷。
黃明水不慌也不忙,是因為廖興華在替他忙。跟著黃明水,記者來到位于錦花村的現代糧食生產服務中心,這段時間,廖興華主要就是帶領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對收割下來的稻谷進行低溫烘干處理。黃明水常開玩笑說人家當“蹺腳老板”,自己就像個“蹺腳農民”?!耙郧耙患宜目谥挥袃僧€地,育秧、插秧、植保、收割都要自己忙?,F在這些都有專業合作社來服務,我只用想生產布局,進行一些田間管理就行了。”
應運而生的“田保姆”
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加速流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快速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像黃明水這樣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合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我們正是把握了這樣的市場機遇,根據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提供從耕地、育秧、插秧、植保到收割、運輸、烘干的全程社會化專業托管服務。”廖興華說。
從高中畢業后開拖拉機至今,廖興華與農機作業服務打交道已有20多年了。“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前提是工具的機械化、服務的專業化、經營的規?;?。”廖興華分析說,機械化解決的是人力和作業效率問題,服務專業化是合作社立足之本,經營規模化影響產出和效益。單兵作戰不能滿足“一條龍”作業服務的要求,就需要與其他農機大戶和專業戶聯合作戰,形成規模,才能擴大合作社的經營能力和經營范圍,也可以有效避免惡性競爭。
2009年,廖興華聯合幾家農機大戶成立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有社員152戶,擁有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秸稈打捆機、土地平整機和烘干機等各類農機機械210多臺(套),總資產達970多萬元。廖興華介紹說,專合社成立的頭幾年主要是為錦花村及周邊鄉鎮專門從事農機服務,屬于純粹的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隨著我省農業適度規?;洜I水平、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如今,很多專合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擁有了“雙主體”身份,既是生產主體也是服務主體。黃明水所在的錦花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也不例外,他們拓展功能,由生產型農民專合組織演變成為兼顧生產型和服務型的農民專合組織。
黃明水告訴記者,目前錦花糧食種植專合社土地流轉面積已逾6000畝,年產糧食達到350萬公斤。而除了種糧,黃明水還依托基地專合組織黨支部,延伸“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體”,建立黨員服務超市,縮短服務距離,為連山鎮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努力實現基地、農戶共同發展。
服務現代農業的“主力軍”
看到農業現代化種植帶來的光明前景,廖興華心動了,他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流轉土地成為規模種植戶,和黃明水一樣也擁有“雙主體”身份?!俺朔N植自己流轉的1700多畝土地外,今年我們專合社還簽下了5700多畝水稻全程托管服務的訂單,以及7000畝左右的機插秧和收割服務項目,從年初到年底基本都有活干。去年一年總收入達483萬元,除去人工費和機器損耗費,純收入近120萬元?!绷闻d華對于自己從事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所帶來的盈利收入感到比較滿意。
在廣漢連山鎮,除了惠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外,鎮政府有意識地培育了農業植保專合社、用水服務協會(主要負責協調全鎮灌溉用水)以及秸稈專合社等各類農業專業服務組織。分管農業的連山鎮人大專職副主席羅志義介紹說,“這些服務組織的存在為種糧大戶和農戶在每個生產節點都節約了一定的生產成本?!?/p>
“規?;a發展離不開配套服務?!秉S明水認為,如果沒有像惠民農機專合社這樣的綜合性農業服務組織,糧食生產要進行規?;?、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生產很困難。而現在這些組織在農業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標準化生產、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服務慢慢達到一定的標準,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合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將糧食生產全程托管出去已經在大膽實施,未來,經營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將是服務現代農業的“主力軍”。
從全省范圍來看,如今,這樣的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在我省各地“遍地開花”。今年,自貢市出臺鼓勵返鄉農民工開辦農業服務組織扶持措施,調整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支持發展農機合作社、植保合作社、作業公司等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100個,初步形成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綿陽市通過大力發展“托管式”、“承包式”、“全程式”等多種類型的社會化服務模式,鼓勵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利用自身資本技術優勢,成立農機服務、技術承包等農業專業服務機構,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全程服務。
“購買服務”成發展趨勢
“從去年開始,廣漢市政府就向專合社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绷闻d華說,“這樣農民少出錢,像我們這樣的經營性服務組織也能多掙錢?!睋榻B,專合社今年成功申報了該市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中的集中育秧和機插秧服務項目,原本專合社集中育秧和機插秧的收費為200元/畝,成為試點服務主體后,政府補助育秧和機插秧費用60元/畝,合作社只收取農戶等經營主體160元/畝。算下來,服務主體和經營主體雙方都得益,農戶在育秧和機插秧的費用上就省了40元/畝,專合社也多掙了20元/畝。這也意味著專合社將政策紅利與服務對象共同分享。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服務。”事實上,有關農業服務中的“政府購買服務”議題,已連續兩年獲中央一號文件肯定。
相關業內人士認為,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的構建,除了積極培育像專合社這樣的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也需要完善農業公益性服務體系,搭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據了解,政府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便屬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一部分,是將原來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為農業公共服務的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來完成,根據服務的數量、質量,經評估后支付服務費用。
而“政府購買服務”這樣的模式在我省其他地區正進行著有益的嘗試。今年4月,蒼溪縣農業局通過政府公開采購,向農民專合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公開購買農作物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間種綠肥等服務,以此節本增效推進耕保項目實施。蒼溪的做法很顯然是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模式的一種。
在資陽,該市從去年開始著力建設鄉鎮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同時,還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圍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經理人,開展從種到收、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的全程培訓。此外,當地支持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建立實訓基地,依托項目建設大力開展農業公益性服務。
責任編輯: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