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在思想政治上下功夫,把“虛”功做“實”,筑牢對黨忠誠的思想根基,站穩個人堅定的政治立場,扛起敢于擔當的責任使命,引領隆昌縣域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立足“嚴”和“實”,才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隆昌縣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的要求堅定政治方向,以“實”的作風謀劃發展路徑,不斷釋放推動發展的正能量,為建設美麗隆昌提供堅強保證。
在“虛”中務“實”,堅定縣域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思想是行動的向導,共同的思想基礎則是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堅持在思想政治上下功夫,把“虛”功做“實”,筑牢對黨忠誠的思想根基,站穩個人堅定的政治立場,扛起敢于擔當的責任使命,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注重立根固本,筑牢信念之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省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守為政之本。今年上半年,全縣共組織開展中央、省、市重大會議精神宣講18場,發放《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等資料2萬余冊,從根本上擰緊了“總開關”,夯實了引領縣域發展的理論基礎。
注重關鍵少數,保持政治定力。立足縣情實際,及時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省、市關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精神,認真組織縣處級領導干部集中講黨課和“三嚴三實”專題討論,使全面從嚴治黨的氛圍更加濃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政治立場更加堅定,推動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注重推動發展,主動擔當作為。堅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與推動當前工作有機結合,努力將“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成效體現于推動隆昌經濟社會發展上。今年上半年,全縣GDP增長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繼續保持了平穩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
在“行”中樹“形”,夯實縣域經濟發展的群眾基礎
堅持把“三嚴三實”抓常、抓細、抓實,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打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群眾基礎。
正風肅紀抓典型。扎實開展正風肅紀工作,推動正風肅紀常態化。以延展深化“9+6”正風肅紀專項整治為抓手,以糾正頑癥痼疾為重點,以掃除“四風”問題死角為目標,全縣查辦發生在征地補償、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群眾身邊的問題34件。加大作風督查力度,開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專項檢查23次,開展作風督查20余次,查糾各類問題15個,查處“四風”案件37件37人,進一步凈化了全縣發展的政治生態。
持續整改辦實事。深入持久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十項規定”,嚴格對照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單,全力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省委第四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62條突出問題,通過定點聯系、現場辦公和定期通報等方式,已整改其中57個突出問題。
服務群眾轉作風。扎實開展干部“走基層”、“雙報到”等活動,全面推行“黨群110”、“群眾議政”等服務群眾載體。全縣6876名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參與社區服務累計達3.84余萬人次。開展黨員干部幫帶困難家庭活動,共幫帶困難家庭6455戶。向全縣49個貧困村和40個軟弱渙散村選派“第一書記”,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能力。
在“位”中作“為”,打造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發展要想走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關鍵是要黨員領導干部在“嚴”和“實”上下功夫,做到為官有為。
在穩定經濟增長上做到“嚴實相濟”。堅持將穩增長作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出臺的36條穩增長措施,制定出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積極減輕企業負擔、積極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等促進當前經濟穩增長加快發展的20條措施,為經濟發展積蓄強大后勁。
在壯大實體經濟上做到“嚴實相濟”。將工業實體經濟作為重點,積極落實扶持企業的各項激勵政策,今年上半年,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為17.5%;機械汽配、紡織服裝、食品醫藥三大支柱產業實現總產值163.4億元,增長22.2%,拉動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1.5%,支柱產業呈現恢復性增長。同時,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機遇,堅持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招才引智,成功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5個,上5億元項目4個。
在推動轉型升級上做到“嚴實相濟”。堅持將嚴抓實干的作風作為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科學把握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的新特點。大力發展高端制造、軌道交通產業、電子商務、“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0.4%,提高了4.2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在“嚴”中生“廉”,強化縣域經濟發展的政治保障
“嚴”是對權力法紀的敬畏,是守紀律講規矩的一種自覺,是廉潔從政的根本要求。堅持“嚴”字當頭、“實”處發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機制,著力為縣域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保障。
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鞏固不敢腐的高壓態勢。認真落實查辦重大案件“五個一”制度,深化巡視整改工作,嚴肅查處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的黨員干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問題。加強深度剖析和通報曝光的力度,定期選擇一批影響惡劣、社會關注度高的典型案件,點名道姓地進行內部通報或公開曝光。今年上半年,全縣共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68件68人,其中涉及科級干部8人,繼續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深化預防腐敗工作,構建不能腐的防范機制。深化“積極預防、系統治理”機制建設,突出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突出防控廉政風險,構筑隔離腐敗風險的“防火墻”,從源頭上鏟除滋生不良作風的土壤和條件。
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強化不想腐的自律意識。將廉政教育融入干部教育培養、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管理監督等環節,著眼從精神上“補鈣”、思想上“除塵”、黨性上“防腐”,切實抓好廉潔勤政教育,扎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守黨紀政紀的紅線,切實增強黨員干部抵制腐敗的自覺性和自律性。
(作者系中共隆昌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周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