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岳池縣裕民鎮亂收費,原黨委書記周某某被撤銷書記、委員職務,原鎮長陳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對查處身邊與民爭利的干部紛紛點贊。
對裕民鎮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違紀行為的黨紀處理,是該縣活用執紀監督“四種形態”、挺紀在前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的縮影。
建立問題線索排查機制
近年來,岳池縣圍繞“四風”問題、土地征收流轉、集體“三資”管理等八個方面,搭建縣、鄉、村三級信訪舉報平臺,暢通來信、來訪、電話、網絡“四位一體”舉報渠道。各紀檢監察組織采取監督檢查、定期排查、約談函詢等方式,廣泛收集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對各種問題線索按干部管理權限分流處置、臺賬管理。
“條塊結合、行業主導的問題線索排查方式,不僅給了我們發現的眼睛,還厘清了責任邊界。”北城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周建入說。
今年1-9月,全縣共處理信訪舉報221件次,初核線索109件,立案80件。
建立專項整治協作機制
“一些鄉鎮、村干部在扶貧救濟、低保醫保社保、新農合等資金管理方面優親厚友、虛報冒領、中飽私囊。”7月6日,縣委書記鄭鵬程在縣委常委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涉農資金管理問題。隨即,縣級領導負責分管部門,部門負責鄉鎮,鄉鎮負責村(社區),對涉農資金申請、分配、撥付等問題的大清理大檢查拉開帷幕,11人在專項整治中被清理處分。
和涉農資金專項整治一樣,以鄉鎮、縣直部門為單位,按照管行業必管作風的要求,把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細化為8個方面24項任務開展專項治理,逐一落實到分管常委、責任領導、責任單位。
“每個專項整治都組建了由審計、財政、牽頭部門、鄉鎮骨干或紀檢干部組成的工作小組,人數達到3人以上,保證了整治工作需要。”縣紀委黨風政風室負責人說。同時,縣紀委在分片聯系、交叉辦案、提級辦案加強紀律審查的同時,注重與人大、政協協作配合,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及派駐派出機構對各鄉鎮、部門進行再監督。截至9月底,全縣黨紀政紀處分貪腐75人,其中鄉科級干部12人,農村黨員干部55人,挽回經濟損失239.7萬元。
建立“兩個責任”倒查機制
“在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工作中,縣委、縣政府對責任追究劃了硬杠桿的,不重視不行,抓不好也不行。”8月28日,茍角鎮黨委書記李四海在全鎮干部職工會上講到。像茍角鎮一樣,各鄉鎮、各部門“一把手”深感基層抓作風、反貪腐任務重、壓力大,這源于縣委、縣政府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如鄉鎮出現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的,追究鄉鎮分管領導及縣級業務主管部門責任領導責任,一年內出現3次以上的,同時追究鄉鎮主要領導責任等等。
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是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的關鍵。“凡是不逗硬查處、不監督檢查、不宣傳教育甚至袒護包庇的,都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同時還要追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并全縣通報,扣減績效目標分,這樣才能確保工作效果。”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李廷遠介紹道。
健全源頭防范管理機制
今年以來,“電視問政”在岳池逐漸升溫,一系列暗訪視頻“自曝家丑”,一大批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問題被“揭短亮丑”,各鄉鎮、各部門黨員干部忙著“趕考應試”。
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不僅增添了“千里眼”,還搭上了改革的“順風車”,源頭防腐如雨后春筍。
“對整治中發現的問題,我們既舉一反三、徹底整改,又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這兩項工作均作為“勤廉雙諾雙述雙評”的重要內容,與評先評優掛鉤,讓全鎮干部都戴上‘緊箍咒’。”喬家鎮黨委書記蒲錦榮說。
截至目前,岳池縣結合專項整治所反映出的制度漏洞,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17份,督導責任部門完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20余個。
(作者單位:岳池縣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