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我省舉行政法系統表彰大會,通過層層推薦、公眾網上投票、公示等環節產生的十名“我最喜愛的政法干警”受到表彰。他們中,有的沖鋒在生死救援的第一線,有的戰斗在維穩保安的最前沿,有的堅守在服務群眾的最前列……

本期,我們刊登其中兩名優秀干警的故事,與讀者共饗。
絲絲入扣的訊問、蛛絲馬跡的探尋、無懈可擊的推理、斗智斗勇的交鋒……20多年刑偵生涯,造就了瀘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民警阮小斌過硬的本領,善于抽絲剝繭,揪出嫌犯“狐貍尾巴”,撬開嫌犯緊閉的鐵嘴,讓嫌犯開口說話……
一張保命符 讓怕死頑兇認罪
2011年7月5日,瀘州納溪區居民劉某全家失蹤。警方查明系李某所為。李某曾于2006年因搶劫罪被判刑4年零十個月,2009年9月10日保外就醫。7月6日,專案組先后將李某及其6名同伙抓獲。面對審訊,李某在長達兩三個月里一直裝瘋賣傻。
阮小斌針對案件難點展開全面調查。一方面,對同案嫌疑人進行全面審訊,找到了4名受害人的埋尸地點。另一方面,警方到李某老家、服刑監獄等地調查,查明李某無家族精神病史以及偽裝精神病后保外就醫的犯罪事實,并將李某押解至重慶進行重新鑒定,推翻了他裝瘋而獲得的鑒定結論。
再次審訊時,阮小斌敏銳地摸清了其怕死的心理,給李某開出了一張“保命處方”:要有自首情節,如實交代犯罪事實;要有悔罪情節,書面向受害家屬認錯;要有賠償情節,向受害人家屬進行賠償求得諒解;要有立功情節,檢舉揭發將功贖罪。
李某按照阮小斌開出的“保命處方”一一完成。2012年12月28日,瀘州市中院以搶劫罪、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李某死刑。
找出唯一性 破七年懸而未決命案
2007年6月7日,雅安市天全縣村民馬某走親戚回家途中失蹤,尸體于兩天后被人發現。天全縣公安局很快抓獲嫌疑人敖某,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雅安中院兩次判處敖某死刑,均被敖某上訴至省高院。省高院兩次發回重審。時隔近七年,該案面臨法院無罪宣判或退至公安機關繼續偵查的境地。
2014年5月,阮小斌受省公安廳指派負責案件補充偵查。他連夜查閱案卷發現,兩次發回重審,是因為在前期偵查中,對嫌疑人在本案中的唯一性和排他性方面證據薄弱。
阮小斌重新對案發現場實地走訪發現,中心現場兩側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原始森林均無法通行,嫌疑人作案必須通過這唯一通道。緊接著,阮小斌對死者失蹤當天經過此路段的行人和路邊店進行排查,發現在案發時段前后只有敖某經過,且現場周圍山林無踩踏痕跡。特別是現場兩頭的兩家店主及客人證實,兩個路邊店距離僅1200米,普通行人步行只需要18分鐘左右,而敖某當天卻花費了90多分鐘。這些證據都表明,敖某是本案唯一符合時空條件的犯罪嫌疑人。
2014年9月,雅安中院對該案重新進行審理,根據公安機關補充偵查重新獲取的證據,敖某故意殺人罪名成立,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供圖/作者單位:瀘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
責任編輯:馮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