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更是農業發展的根本,關系到國家的糧食產量,進而能影響到整個經濟命脈。隨著\"三農\"政策被提上議事日程,可見國家對農業發展問題的重視程度之高。當前由于水資源不足而引起的糧食減產問題屢見不鮮,大力發展水利灌溉技術,提高糧食產量勢在必行。
【關鍵字】農田水利;灌溉技術
民以食為天,提高糧食產量,發展農業經濟,關系到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同時農業作為基礎產業,是國家更好更快地發展工商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其他產業的最有利基礎。本文根據目前國內的農業發展狀況,解析農田水利灌溉情況,引入先進的灌溉技術緩解水資源短缺狀況,更好地造福于民。
1、水利灌溉的一般認識
農田水利涉及到水力學、農學、土木工程以及氣象、地質等多種領域,主要發揮灌溉和排水兩大功能。每年的夏秋季節多發洪水和干旱災害,在農田水利措施不完善的情況下,面對災難肆虐橫行,農民們只能坐等老天爺開恩施救。修繕合理的水利系統之后,可以對水資源進行有效地分配和調控,起到穩定甚至提高產量的目的。
農田灌溉技術是運用一定的設施補充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的生長條件的目的。農民們可以根據降雨量、土壤水分和農作物的需水量合理調配水資源。將溝渠作為主要灌溉途徑的灌溉方法是渠道灌溉,另外還有一種更加解決型的管道灌溉方法。雖然該種方法耗費的成本較高一些,但是能夠有效地減少灌溉過程中水資源的蒸發等浪費現象,應該在農業灌溉中大為推廣。
農田水利在提高農業產量、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作用巨大。只有選配良種、耕作方法、補充適當肥力,再加上方便的水利供應措施,才能保證良好的增產效益。農業水利工程量龐大,自身增效緩慢,又比較難以維護和管理,所以很多地方都忽視了這一方面的建設,要提高農業水平,建立完備的水利設施是必不可少的。
2、農田灌溉現狀
一些早期修建的水里工程,年久失修,經過多年的風化侵蝕,渠道多有淤積,滲水漏水現象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低。輸水管道附近的空曠地,被種滿了各種農作物,對水利設備產生極壞的影響,導致多處設備開裂,影響了農業灌溉的效率。另外,日趨嚴重的水污染問題,給農業灌溉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灌溉農田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許多水庫年久失修,給汛期的洪水隱患以可乘之機。
我國在進入市場經濟之后,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有必要對我國的農業經濟進行整改。畢竟我們是農業大國,很多國家都依賴于我國的農業出口,找到一種提高農業產量的方法將會使我國經濟增力無窮。水利灌溉作為制約農業產量的巨大瓶頸,將會對提高農業產量產生重大影響。
3、整改措施
既然我們認識到農田灌溉存在的問題并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就不能姑息這種不良因素的存在,而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危險事件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政府水利部門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服務于民的意識,認識到整改水利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做好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保證百姓用水安全;加大水利工程投資,增加整修農田水利工程的財政撥款數額。對于積極維護農田水利設施,采取正確方法進行水利灌溉的農戶進行獎勵,獎勵完善的獎懲制度以激勵群眾養成良好的用水、節水意識。 明確水利設施的所有權、使用權、管理權和維護權。農田水利作為一項福利工程,牽涉到億萬人民的利益。鼓勵全體民眾積極行動起來,能夠有效解決工程資金不足的問題,將水利設施的經營管理與群眾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將一項大工程細化、分化,責任到戶。
4、引進先進灌溉技術
引進先進的農田灌溉技術進行農業灌溉,能夠有效地節約人力,提高灌溉效率,對保持土壤肥力、保護農作物也極為有利。
將GPRS運用于農業灌溉,能夠有效地緩解水資源緊張的局面,提高灌溉效率。這種灌溉手段采用單片機的核心技術,監控中心能夠靈敏地檢測到土壤溫度的變化,無線網卡的內配設置路可以對作物的需水情況進行有效地分析,無線路由節點可以精確地控制灌溉量,極大地節約了灌溉程度和能源消耗,同時也減輕了環境污染。另外,這種技術的推廣度很高,可適用于多種不同的作物,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產量。
農業精確灌溉技術擺脫了傳統灌溉依照經驗進行灌溉的缺點,借助于RS、GIS、GPS的現代化操作,有效控制氣候、農業產量情況和災情等數據變化,指導人們適時進行灌溉,從而有效控制農業產量。該項技術的灌溉設施先進完備,嚴格控制水量、水質,并可進行施肥灌水,減少勞動力的消耗,使勞動者較少受到農業制品的危害。
這種技術可以防止養分流失,保證植物的持續健康生長,顯著提高產量。利用該技術,省去了人工計算灌溉時間和需水量的麻煩,通過實時監測土壤水分含量及時補充水分,并穩定在合理的含水量上,非常簡便易行。在黏土、沙土這些較特殊的土質中配合負水頭灌溉,作用效果更加明顯。
5、完善節水灌溉的制度保障
⑴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建立農民用水管水組織。一是讓農民自愿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節水灌溉技術。二是在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上,應該采取政府扶助支持,建立節水灌溉專項資金,農民對不在政府計劃內的灌溉區域自主投資。三是從管理和產權上看,凡是能將工程產權落實到戶的,通過農戶獨有或規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將產權明晰到個體農戶。灌區農民要通過成立灌溉用水協會,參與灌區制度改革和管理運行,增強灌區管理的透明度,讓農民交明白水費。
⑵加強管理,發揮水價對節水的杠桿作用。現在農村的節水灌溉設施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在使用過程中水資源浪費情況嚴重,因此在農村在實行水價的獎懲機制,實行水價定額制,以約束管理,節約用水。
⑶多渠道融資,加大投資力度。政府加大投資,企業助資,個人集資等,以多種方式加大對大中型灌區的水利工程建設,對陳舊的無法運行的老設備進行重新改造。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加大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大力加強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節水灌溉設備,并做好節水灌溉宣傳力度。
⑷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進一步完善土地產權制度,保持現有土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積極性。有關部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搞好優化設計,搞好示范,努力把成本降下來。
綜上所述,我國作為一個貧水國和農業大國,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勢在必行。在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樹立起全民的節水觀念,大家對節水都重視起來,大家都想辦法節水,辦法是很多的。
參考文獻
[1]柏晶偉.農業環境保護與資源合理利用迫在眉睫[N].中國經濟時報,06-07-26.
[2]王遠等,幾種主要節水灌溉技術的經濟效益分析[J].水利經濟,2002(06)
[3]李桂芳,張建鳳.談發展節水灌溉型高效生態農業[J].中國科技信息,2005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