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入手,就當前建筑電氣節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決方案,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字】綠色建筑;電氣節能;節能設計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資源節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就對建筑工程中電氣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大量節能減排電氣材料的研究,可以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實現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同時加大電氣節能研究可以很好的促進建筑業的革新,不僅提高了建筑作業的效率,縮短建設周期,提升建筑使用壽命。
一、綠色建筑理念
(一)人與自然和諧理念
對于建筑電氣節能的環境理念來說,首先就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通過對歷史的考察不難發現,中國古代的建筑一直不斷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生態建筑所體現的根本理念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充分延續著人類最古老的自然情懷。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在建造過程中它對自然環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在建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廢氣、廢物等,都會對大氣、水源、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說在進行房屋建造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設計原則,減少對照明及制冷設備的使用,盡量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生態建筑的發展。
(二)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節能建筑的發展來說,還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概念,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建筑電氣節能的進一步發展。在可持續發展的含義中,發展是第一要義,就是一切建筑行為都要促進節能環保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就是說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人的感受,體現人本思想的環境倫理概念;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就是要求在發展的過程中,既要保證建筑業的進步,也要注意保護環境;最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使建筑電氣節能理念中的環境倫理思想得到繼承與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理念
建筑電氣節能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建筑行業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活動中降低資源消耗程度,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將建筑活動控制在自然環境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可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建筑活動中,深刻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轉變建筑行業高能耗的傳統模式,不斷創新發展觀念,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資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型發展道路,不斷加大建筑領域內節能、節材和環保方面的投入,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生態文明理念
建筑電氣節能體現了生態文明理念,為進一步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奠定基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低污染、低排放的綠色產業。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強化節能環保指標,對于對未通過能通過評審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強制公開節能不達標建筑企業環境信息,加大處罰力度。
二、建筑電氣節能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采用科學的照明體系
對于建筑來說,照明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其也是保證建筑的基本設備系統之一。作為建筑電氣系統中的“用電大戶”,照明系統用電量占據了建筑總用電量的三成以上。因此為了實現建筑電氣節能,就必須采用科學的照明體系,提升建筑照明的能源利用率。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因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在滿足用戶的照明需求以及照明質量的前提之下,盡可能低降低無關因素的能源損耗,促進電力資源的高效利用。在選擇照明材料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遴選,依據光源的顯色性、總功率、使用壽命等一些列參數進行對比選擇,選擇最合適的照明材料。在一般居民家庭中可以采用節能燈,節能燈在顯色性方面與普通的白熾燈相差不大,但是其功率卻比白熾燈小了很多,因此可以節省大量的電力資源。對于大型的重要建筑空間,其對于照明的顯色性以及光線的敏感度要求較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采用節能型熒光燈、高顯色性鈉燈等功率大、節能效果好的光源設備,這樣就可以在保證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實現電力資源的高效使用。
同時采取恰當的電力系統設置也可以達到提升電氣節能的效果。依據不同建筑空間的照明需求,采取相應的電氣設置。對于居民臥室、客廳等要求長時間供電等環境來說,可以設置光線暗度可調的節能開關;對于公共走廊、公共廁所等公共空間可以采用聲控裝置,當使用者有照明需求的時候,才開啟照明設備,這樣就避免了“長明燈”等情況出現。
(二)建筑電氣設備監控系統
以先進的控制技術為基礎,結合建筑的電氣節能要求以及建筑的實際用電情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建筑電氣設備監控系統,從而實現對建筑內部的電氣設備用電的控制,提升電氣設備的能源利用率。為了實現對于建筑內各電氣設備的用電供配的有效監控,在滿足電氣設備的用電需求的前提下,提升電力能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供配電監控系統。通過終端計算機網絡的控制,用控制線路將各用電設備聯系起來,及時檢測各用電設備的用電情況、電壓等電力數據、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等,控制人員通過這些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從而確定最佳的用電配電方案,促進供配電系統的節能和安全運行。針對不同建筑空間的照明需求情況,尤其是對于那些特點時間段用電需求較大的建筑空間,不能夠為了節能而片面的縮減這些建筑空間的供電,應該建立照明監控系統,針對不同時間、地點的照明需求進行綜合的處理以及電力調度。
(三)合理編制電氣項目計劃
根據電氣項目具體需要,依據項目特點編制項目資源計劃,將項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列舉出來。在電力系統項目中,要將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電氣設備使用費用以及現場安全維護費用考慮進去,進一步明確項目中產生的各項費用。根據項目描述和項目戰略,在項目結構分解中融入成本控制思想,從而將整個大項目分解成為相互獨立、相互聯系的子項目,將相關的技術資料、工程數據、相關人員的負責區域、項目地點等因素都考慮進來,建立項目負責人機制,將責任明確到個人。同時設計人員在前期的設計時要結合建筑用電需求、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周圍環境特點等因素,經過反復多次的方案研究以及方案修改,得到最佳的設計方案。
(四)開展狀態檢修,保障電力系統順利運行
加強電力系統的狀態檢修是指通過一些檢測設備對于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對于電網的運行情況實時監控。進而判斷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通過智能化的分析方法,使得電網運行過程中電源站以及線路中的各種機電設備的各種參數維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之內。積極開展絕緣性能檢測、避雷裝置在線監測、壓力系統監測等系統檢測,對于可能影響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因素進行分析,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結 語:隨著節能減排理念不斷融入現代社會的各個行業,建筑行業也在大力發展建筑電氣節能技術,提高建筑住宅的舒適度,降低建筑的投入成本。隨著新型建筑電氣材料出現以及電氣節能施工技術的發展,現代建筑越來與生態環境的融入度越來越高。通過對建筑電氣節能的相關問題研究,能有效的節約高耗能建材資源,提升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劉卓群.建筑電氣的節能技術發展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2.
[2] 張成崗.理解建筑電氣節能的環境倫理思考問題——基于自然、社會與文化的多重維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3]王曉東 . 智能化建筑電氣節能工程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 城市建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