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對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進行了必要分析,然后在新綠建標準背景下對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希望本次研究對更好的促進綠色建筑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綠建新標準;綠色建筑;發展趨勢
新版的綠建標準比舊版的標準要求更嚴、更高,其涉及到的內容更加的廣泛。該標準在修訂過程中,對2006年以后我國綠色建筑評價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召開了多次的專題研討會,借鑒國外很多國家先進的做法和經驗,在廣泛征求多方意見基礎上對標準進行修訂。綠建新標準對評價對象的范圍進行擴充,在評價過程中階段性評價更加的明確,采用的評價方法也更加的科學和合理,其評價指標、評價體系趨于完善,整體具有很大的創新性。
1、綠色建筑的內涵分析
綠色建筑符合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其本質內容是在發展建筑產業過程中盡量減少對能源和資源的過度消耗,減少建筑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并且盡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民居住環境品質的新的施工技術和使用材料。綠色建筑要求其選址合理,設計布局人性化,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使用人工合成的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好陽光,自然風等自然資源,節省能源的消耗,為居住者創造一種貼近自然的感覺,同時還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外墻通常都會設計成節能的加厚墻,能夠有效的降低采暖和空調使用過程中對電能的浪費。在項目工程設計、施工建造、建筑材料選擇過程中,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資源。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對水資源重復的循環利用,高壓沖水,建筑收集雨水利用等。
2、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分析
2.1建設和推廣綠色建筑的手段不足
目前,我國綠色建筑建設多數都是依靠政府等官方機構建設,在市場宣傳過程中也僅限于那些公共建筑,而對于民用建筑的關注程度較低。在很多地區,企業當實施綠色建筑項目面臨問題時,往往都不具備長遠的遠光,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采取消極的態度應對。如圖1和圖2所示。因為政府和開發商是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主要力量,開發企業和政府不重視,就導致了我國綠色建筑的起步階段存在很大的難度。雖然綠建新標準已經實施了,但是政策的實施和推動還需要政府部門發揮相應的職能作用,完善相應的法規立法。
圖1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布情況
圖2 綠色建筑發展評價標識項目情況
2.2綠色建筑技術和相應產品還不夠成熟
由于我國的綠色建筑事業起步比較晚,很多從事建筑工程的設計人員對綠色建筑的規劃和設計還不是很熟悉,一批對綠色建筑完全陌生的所謂專業人員的設計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大的施工難度。這種情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們實施綠色建筑的積極性。此外,我國對于綠色建筑基礎的研究時間還是比較短的,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而國內的節能型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其造價高不說,種類不齊全,性能不高。再加上綠色建筑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施工難度大,和傳統的建筑施工相比較,在施工過程中,更容易產生技術問題。這種現實情況的存在,導致了很多開發生不敢嘗試綠色建筑。
3.綠建新標準下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趨勢分析
3.1 綠建新標準下政策更加嚴格
首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加快發展防火隔熱性能好的建筑保溫體系和材料,積極發展燒結空心制品、加氣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復合一體化墻體材料、一體化屋面、低輻射鍍膜玻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建材;其次,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要加快建立促進建筑工業化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等環節的標準體系,推動結構件、部品、部件的標準化,豐富標準件的種類,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換性。支持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工業化基地建設,開展工業化建筑示范試點。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菜單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最后,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穩定性。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建筑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要加強建筑維護管理,對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準、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拆除大型公共建筑的,要按有關程序提前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接受社會監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研究完善建筑拆除的相關管理制度,探索實行建筑報廢拆除審核制度。對違規拆除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詳細情況見表1所示。
表1綠色建筑分項指標權重
3.2綠色建筑朝著多元化發展策略發展
綠色建筑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化工程,在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復雜性,需要協同多方的力量和措施才能實現。在這些措施中,既包括新修訂的綠建標準的執行和相關法律文件的制定和實施,又包括了稅收政策、資金援助等鼓勵綠色建筑事業發展的積極措施,保證讓更多的建筑開發企業和政府部門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綠色建筑發展來,同時還包括了各個行業協會制定的退訂綠色建筑產實發展的評價標準和綠色建筑分級等。在現階段,我國推廣綠色建筑首先需要建筑企業對本行業進行自律建設,認真擔負起自身應用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3.3綠色建筑應該突出綠色建筑的特點
綠色建筑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應該采用先進生產和施工技術,并根據建設施工地點的不同,充分對不同地區的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為居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的同時,最大效率的利用周圍的環境和資源,真正實現了綠色建筑的綠色功能。此外,綠色建筑施工還應該充分保證綠色建筑施工的生態性,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盡量降低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充分的利用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資源,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周圍的生態環境。
【結語】
綠色建筑作為一個新興的動態的發展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逐漸實現了其意義。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綠色建筑在未來將會成為人類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尋求人類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表現形式。隨著政策法規的完善,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始終相信綠色建筑在我國會得到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旭光,朱茹琳,何貽交. 綠色建筑與環境初探[J]. 商場現代化. 2010,4(09) :157.
[2] 張熠. 淺議建筑新潮—“綠色建筑”[J]. 河南建材. 2012,8(0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