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環節,環境保護是為了人類生存環境更加舒適美好,更為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包括解決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環境威脅所采取的所有行動。本文闡述了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以及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最后論述了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旨在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加強環境保護。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重要意義;作用;措施
環境監測是指對環境中的各種物質的含量進行測定,通過科學的數據計算獲得環境指標,由此來判斷環境的質量水平以及受污染的程度,提供給相關部門作出決策,制定正確的政策,是環境保護工作得以開展的重要前提和科學保證。
一、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
在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主要方法,在工作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它也是保護環境工作中的重要的技術支撐。環境監測信息的準確性以及信息的分析是監測工作中非常關鍵的產品,也是環境問題分析的重要前提。監測數據的獲取是環境監測的直接目的,與此同時,還要把監測監督與考核的機制建立起來,把質量控制的考核與評價體系建立起來,把質量巡查的工作開展起來。所以,對于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認識,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高度重視起來,每一級的環保部門也要關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把全過程質量保證重視起來,從思想上要有準確的認識,并且還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把環境監測管理工作提升一個新的臺階。
二、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作用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環境監督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監視與監督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以便對環保的法律法規進行落實。除此之外,環境監測還把一個地區的環境狀況充分的反映了出來。
2、在制訂環境標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基礎就是生態基準以及人體健康的基準,制訂此標準主要是依據環境目標的需求及各種環境的不同功能與技術的可靠性。
3、在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的發放中所起到的作用,通過相關的監測,國家有關部門就能對一個地區的功能區的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核定,并發放排污許可證,實行的原則是超量減排,削減交易。
4、在排污統計與征收排污費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通過相關的統計,對一個單位或一個地區的排污量進行估算,根據單位具體的排污情況來征收排污費。
5、在科學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一生產力就是科學技術,包括節能科研以及工藝改革的環境監測等。如果把這方面的環境監測做好的話,對于科學研究以及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6、在糾紛仲裁中所起的作用,在生產的過程中,也是有可能發生環境污染的事故,這需要相關的仲裁監測來處理,進行實地的取樣并加以分析,才能對污染來源作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有效的避免生活或經濟上的損失。
三、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及監管通過這些年的完善,還是有不少亟待改進的地方,以下就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進行論述分析。
1、完善我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的法律保障體系。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在環境監測體系之上。為完善我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的法律保障體系,應組建環保部環境監測司,研究并出臺《全國環境監測條例》,從法律上將環境監測進行定位,明確環境監測統一監督管理,制定要求統一環境監測數據與信息發布標準,完善環境監測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建立環境監測儀器適用性檢驗與準入標準,建立環境監督技術認證制度等。通過法律形式,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規定的權威性,確定統一標準,能夠有效避免對標準理解差異,提高環境質量控制效率及質量。
2、建立環境監測短路徑質量控制體系。從國家政府到地方政府,應建立出一個完整且明確的環境質量控制體系,通過梯級化管理形式,通過建立國家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與地方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短路徑管理。在短路徑管理體系中,國家環境監測部門直接領導地方環境監測中心,建立區域性環境監測管理機構,通過區域性環境監測管理機構指導地方環境監測中心,形成國家、區域、地方短路徑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通過對環境監測數據的審核,判斷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定期或不定期對環境監測機構資質及人員進行考核,引導環境監測機構積極應用環境監測的新技術、新設備,綜合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將環境監測行政管理與業務技術進行分離,解決影響環境監測的機制問題,逐漸建立起環境質量監測與環保部門協調統一,社會資源分工合作的現代化環境監測模式。通過建立區域性環境監測中心,可以進行環境監測新技術研發,針對區域環境問題,研發環境監測技術與質量檢驗標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區域環境監測質量及整體水平。支持并鼓勵地方建立相應環境監測實驗室,應用社會資源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研究,通過技術創新并推向市場,推動新技術應用效率,降低獨立科研機構研究經費等。
3、完善環境監測監管保護辦法。(1)要確保資金的投入,尤其是要保障品質監管實驗室的設施,保障檢測儀器的購買。國家應當將這項資金歸入到年度固定經費中并規定只能用在這一項中。(2)應當加強環境標準物質的開拓程度,盡早成立分析體系,盡量填補其他區域沒有的標準樣品,如生態、海洋、大氣降雨、有機污染物等,擴增現今擁有的標準物質適合使用的區域,努力開拓探究途徑、提升分析能力和水準、增快拓展的速度,從而符合環境監控和檢測任務的要求。(3)應當更好的健全監控和檢測準則,有體系地整理、修正和健全現今擁有的環境監控和檢測準則,有規劃地彌補全新的監控和檢測區域中監測準則的空白。(4)應當確立環境監控和檢測儀器設施準許進入的體系和相關的技術標準,盡量改善當前儀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品質好的與品質壞的混雜、精確性能和安定性能各不一樣、檢驗的依據不一樣、不一樣的儀器之間不能夠比較以及市場服務不符合標準等,所以就要做好監控和檢測的硬件品質監管。
4、提高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上崗培訓、技能教育、繼續教育、專題培訓等形式加強全員培訓,從而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切實增強實驗室人員的主人翁意識與使命感,自覺參與質量控制。質量控制行業從業人員不但要掌握監測業務方面的知識、熟悉相關標準、規范及技術方法,還應了解管理學、心理學、計量學等學科的知識,以便于更好地進行質量控制,從而全面提高實驗室質量控制水平。加強隊伍素質自身建設,不斷推進繼續教育。及時更新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四、結束語
監測環境污染物一般不僅僅是對它的成分與含量的測定,還要對它的結構、形態以及分布的規律進行監測。對于生物污染以及物理污染的因素也要進行相應的監測,唯有如此,才能對環境污染進行全面的確定,確定對生物及人群的生存帶來的影響,才能作出準確的環境質量評價,才能對環境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李國媛.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1.
[2]顧紅明.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若干思考[J].質量與標準化,2011.
[3]曹小紅.論我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的創新[J].科學與財富,2011.
[4]胡柏順等;國產環境監測儀器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魏復盛院士[J];現代科學儀器;20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