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通過對建筑節能生態設計的詳細闡述,深入分析了我國在建筑物生態節能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創新建筑物生態節能設計的有效策略,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建筑行業;節能生態設計;能源建設
隨著資源密集型建筑產業的高速發展,采暖設施和空調的廣泛安裝使得我國的綜合能耗占全國能量消耗的25%,這必然給我國的環境和生態資源帶來沉重的壓力。[1]作為一個以煤炭能源為主力的能源消耗大國,我國的大氣污染污染問題成為了相當嚴重的環境問題。建筑物的節能設計成為了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我國應當主動承擔起責任。因此,倡導綠色生態節能建筑設計對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意義十分重大。
1、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1.1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
隨著新時代的可持續性發展和人們審美情趣、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物的生態節能設計的起步較晚?,F階段,我國的生態節能轉化技術的熱能消耗比較大,能源轉化技術不夠成熟,使得建筑物上方的太陽能資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建筑物周邊綠色植物的利用率也相當低,這很難滿足人們對建筑物舒適、便利、安全等使用功能的需求,不能為建筑物提供充足的復合能量,進而達到節能降耗、可特續發展建筑的目的。因而,在進行建筑物的節能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當充分利用好高新技術產品,深入貫徹好科學發展觀和生態節能理念,進而推動綠色建筑城區的發展和我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城鎮建設的現代化發展,實現生態中國的發展目標。
1.2綠色建筑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的建筑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建筑物的綠色生態節能設計過程中,往往根據生態環境的低碳環保理念來確定建筑物的綠色生態節能設計方案,尤其要高效合理地利用好太陽能技術。未來的建筑物的綠色生態節能設計會更加注重獨創風格的生態美學設計,建筑設計、裝飾行業會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2]建筑行業還應當積極倡導節約意識和循環利用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態節能設計理念,加強對建筑節能設計師隊伍的專業培訓和弘揚建筑節能設計的創新精神,這不僅有利于充分展示建筑物生態節能設計的獨特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節能設計手段,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設計的規范化、節能化和低碳化。
2、我國綠色生態節能建筑設計的主要問題分析
由于我國現階段面臨著能源短缺、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現實壓力過大,生態能源轉化技術仍不成熟的問題,使得我國的能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較嚴重,溫室效應突出的現象十分普遍。我國生態建筑的熱能消耗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不僅會影響建筑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還會加重生態環境的惡化。因而建筑業的飛速發展為我國的能源供應敲響了警鐘。由于建筑工作人員在進行建筑節能設計的過程中未能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好太陽能,使得建筑物的內部設計不能充分利用好風能資源和自然采光,增加了燈光和電力資源的使用和供暖途中熱量的散失。由于受地域面積等因素的限制,建筑物周邊的綠色植物的利用率很低,不利于二氧化碳、甲醛有害氣體的吸收和氧氣的釋放,使得建筑物經常處于暴曬狀態,不能起到強光照射下的遮陽效果,進而增加了室內的溫度和能源的消耗。綠化率的減少也使得建筑物的局部氣候和空氣質量難以得到改善,不利于生態能源的有效利用,很難達到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實現生態平衡的目的。
3、綠色節能建筑設計要點
3.1綠色建筑節能設計
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物的綠色生態節能設計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和諧原則、節約能源原則、回歸自然原則、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原則、適地原則和高效原則,有利于順利進行好建筑施工的生態設計流程。為了減少電能資源的浪費,建設方在進行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時,應當推廣節能燈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陽能自然資源,通過合理布局建筑物的內部設計,設置建筑物的反射光板,提高太陽能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積極倡導社會成員減少節能燈在白天的使用頻率,節約電力資源,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使其成為節能燈的主要電力來源,以此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實現低碳節能的目的。由于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建筑物周邊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并釋放出一定的氧氣,因而應當在建筑物周邊、屋頂和室內適當地種植綠色植物,改善室內外的空氣質量,確保建筑物室內的陽光充足,溫度適宜,以此達到降溫遮陽的目的,為人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3.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設方在進行生態建筑的過程中應當降低建筑設施運行的能耗,推廣運用節能型環保設施。在熱能應用方面,應當引導采用新型節能環保的保暖設施,通過準確確定建筑物的位置,選用采光條件好的地理位置來降低熱能的損耗;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應當積極采用節水型供水設備來增強水資源的利用率;在風能資源利用方面,設計人員應當充分利用好自然通風條件,完善建筑物通風系統的生態設計方案,可以采用高效節能的幕墻系統等新型材料和新技術進行窗戶的生態設計,使得建筑物的通風效果得到改良,也可以設置能夠有效收集太陽能的光板,使室內與室外實現空氣對流,通過引入穿堂風,實現室內外空氣的交換和室內空氣質量的改善??傊?,設計人員應當從建筑物設計的方方面面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3.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為了提升建筑物周邊水資源的利用率,建設方的設計人員應當在施工前仔細審核有關水資源設施的安置方案,勘探建筑物周圍的地理環境,綜合考慮建筑物內部的熱水的循環使用率,促進太陽能熱水資源的合理使用,實現污水的處理和回收水的有效利用。設計人員還應當在建筑物內部安裝雨水收集裝置,同時推廣運用節水型的供水設備,完善建筑物的污水處理系統,建立多元化的建筑物供暖設施。這不僅有利于及時凈化與循環利用雨水和污水,提高建筑物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減少建筑物水資源的浪費問題。
3.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由于東北地區所處的緯度較高,氣候較為干燥寒冷,因而建設方為了降低建筑物內部設施的熱能損耗,應當在進行生態建筑的過程中,廣泛推廣節水型設施、供暖設施、通風設施的運用。尤其是在保暖措施方面,應當采用新型節能環保、高運行效率、低能耗的保暖設備。建筑物的節能設計人員應當通過合理確定建筑物的位置,選擇采光條件好的地理位置降低建筑物內部熱能的損耗;還可以采用空心磚來增強建筑物的隔音效果和保溫效果,進而減少保溫板、窗戶等材料的運用;也可以通過安置節水型供水設備增強建筑物供水設備的利用率,以此來使建筑物的設計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物的節能設計人員通過充分運用科學創新的技術方法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節能低碳的目的已經成為了現階段建筑施工的未來發展趨勢。成功的建筑物生態節能設計施工,不僅需要建筑工人和設計人員在施工前制定科學的建筑設計方案,還需要堅持生態節能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目標,實現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以此來達到預期的生態節能效果。因而,對建筑物的生態節能技術進行相應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實現建設單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統一,還有利于保障我國建筑行業在生態節能方面的質量控制。
參考文獻:
[1]周雅,李巖.我國建筑節能藝術設計的現狀與發展[J].河北建筑大學學報,2013,(16):12-13.
[2]王力明.我國建筑生態節能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J].建筑與藝術,2012,(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