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對景觀鋪裝二次深化兼顧美觀與質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景觀鋪裝美觀程度與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筆者從道路鋪裝二次深化細節、廣場鋪裝二次深化細節、擋墻鋪貼二次深化細節、不同材質交接部位二次深化細節、弧形鋪裝二次深化細節、樓梯踏步鋪裝二次深化細節以及其他部位二次深化細節等方面對景觀鋪裝二次深化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景觀;鋪裝;二次深化;細節
前言:園林鋪裝是指用各種材料進行的地面鋪砌裝飾,其中包括園路、廣場、活動場地、建筑地坪等。園林鋪裝,不僅具有組織交通和引導游覽的功能,還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動場地,同時還直接創造優美的地面景觀,給人美的享受,增強了園林藝術效果。
園路在園林鋪裝中的重要作用。園林中道路的交通功能從屬于游覽的要求,雖然也利于人流疏導,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徑為準則的。園路與景石、植物、湖岸、建筑相搭配,受環境氣氛的感染,“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現代化的城市中,筆直寬闊的道路上車水馬龍,與林立的高樓大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人產生緊張的壓抑感,而看似隨意的園林小道反而使人有貼近自然的感覺,讓人們從煩燥、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因此,園路的設計宜充滿生活氣息,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谶@樣的要求,園路的鋪裝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當然,鋪裝作為園林的一個要素,它的表現形式必然要受到總體設計的影響,需要與總體設計風格一致。
園林鋪裝設計的功能性和藝術性同樣重要。在現代園林景觀的創作過程中,鋪裝設計往往被擺在無足輕重的地位,鋪裝設計大多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藝術性,影響了整體景觀效果。此外施工工藝的粗糙、對施工細節的大意處理、養護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其歸納、分析、探討以期對園林景觀鋪裝效果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園林鋪裝的人性化設計上需考慮整體園林景觀的意境和主題。在明確需要給游人帶來什么樣的情感和美景的指導下,合理地布置不同質感的鋪裝材料的尺度搭配。例如小尺寸稠密鋪裝會給人機理細膩的質感。當然,在考慮尺度搭配的時候也要一并考慮不同的鋪裝材料本身常規性的尺度問題。園林鋪裝的人性化,就是要讓游人用眼睛邊走邊看腳下的鋪裝,用心邊走邊感受腳下鋪裝內在的意境,園林的含韻盡在其中,達到人、景融合的效果。在設計和施工中值得注意的是,當所繪圖形尺度與人眼觀察尺度不吻合時,影響視覺進而打亂步行節奏等問題就會產生,所以就會有從設計圖上看十分合適而施工后卻顯鱉腳的鋪裝出現。所以在鋪裝二次深化時要求施工技術人員有一定施工實踐經驗基礎,再有一顆處處以人為本、關愛他人的心融入設計,這樣的景觀作品更能充分體現設計的人性化,下文簡述施工二次深化需要注意的細節。
一、道路鋪裝二次深化細節
1、平面鋪裝涉及到曲線段時為了保證拼縫方向與行走方向一致,鋪裝石材必需使用弧形板過渡,施工中常常采用短板切小塊的做法會導致不均勻下沉并斷裂。
2、無收邊的鋪裝邊線必須嚴格控制線條挺直,并且保證綠化種植土低于鋪裝面層2~3cm,防止泥水對鋪裝面層的污染,施工中往往忽略鋪裝道路邊線的直線性,直接影響觀感(青石板鋪裝除外)。
3、在瀝青鋪設前應對平石收邊的外口進行仔細切齊處理,以保證瀝青鋪設后接口處的順直,并且保證瀝青完成面與平石的標高一致。
4、若側石與平石是錯縫排列的,則拼縫必需始終保持居中錯縫。
5、雨水蓋板的位置設置也必須要與側平石排版模式一致,且蓋板的擺放不能影響瀝青面層的整體性。
6、鋪裝道牙、路緣以及選擇修飾材料和細部處理時,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解決方案,鋪裝的道牙以及其他材料要與周圍環境相適應,不能出現突兀、不協調現象發生。與地坪之間的相對高度很重要,路緣得稍高出于總的地坪高度,諸如起制止作用的表面或起警告作用的橫臥在路面上的混凝土長條等:也可以是高出地坪很多的矮柱:又可以是與地面平嵌的諸如成排的鋪路磚,或標志停車區或行人區的小砌塊:也可以是下凹形成排水溝的砌塊。豎立的道牙得用花崗石巖、暗色巖,砂巖,再生石,預制混凝土或磚制成。與路面齊平或低于路面的邊緣處理可以利用上述材料,也可用卵石,小方形砌塊,現燒混凝土、瀝青和松散材料(包括礫石,較大石塊和松散的卵石)等等埋入混凝土。
7、嵌草混凝土,許多不同類型的嵌草混凝土磚對于草地造景是十分有用的。它們特別適合那些要求完全鋪草又是車輛與行人入口的地區。這些地面也可以作為臨時的車場,或作為道路的補充物。鋪裝這樣的地面首先應在碎石上鋪一層粗砂,然后在水泥塊的種植穴中填滿泥土和種上草及其他矮生植物。綠葉可以起到軟化混凝土層的作用,它們甚至可以掩蓋混凝土層,特別是在地面或斜面上。
二、廣場鋪裝二次深化細節
1、鋪裝面層上的各類井蓋在處理時應提前與鋪裝排版模式進行核對,確保不破壞整體鋪裝效果。
2、鋪裝進行之前需對鋪裝模式和尺寸規格進行提前排版,保證鋪裝收邊的最佳效果。
3、粘土磚鋪地在確定鋪設模式時需與粘土磚規格和鋪設排版統一考慮,確保鋪設時效果最佳。
4、勾縫前對于縫內的垃圾必須進行清理,鋪裝留縫寬度與勾縫的深度必須嚴格控制一致,并要保證勾縫飽滿。
5、碎拼花崗石地面顏色協調,間隙適宜美觀,板塊大小適中,基本以不規則五邊型為主,每個接縫點按不超過三塊石材為宜,無裂縫和磨紋,表面平整。
6、對于密縫鋪貼的廣場來說,關鍵的控制點就在于每塊石材在切割時必須嚴格控制石材的尺寸和邊線的齊整度。
7、轉角收邊石材根據弧線的長度及角度,現場放樣排列后切割(大規格,可提供弧線的半徑及角度,定制加工),每塊材料按大小等分,等腰梯形狀加工,不允許出現單邊切割形式,弧線段內不允許出現小邊、小料的現象。
8、同心圓類形式鋪裝,石材按半徑弧長等分加工,保持相同半徑內的石材大小規格一致,做到弧線流暢、美觀;放射形鋪裝縫對齊,并且縫的大小均勻一致。
三、擋墻鋪貼二次深化細節
1、景墻壓頂在拼接時必須要求所有單塊壓頂石材尺寸一致,并且在拼接時要保證脊線的挺直和邊界線的順直,同時要保證每塊壓頂石材標高的一致。
2、為保證石材貼面不返堿,建議最好采用留縫打膠的方式進行石材拼接,并且要保證打膠的飽滿度,確保雨水不會進入基層。
3、景墻貼面材料在轉角時必須精細施工,面磚文化磚需使用轉角磚,石材需對邊角進行45度磨角進行拼接。
四、不同材質交接部位二次深化細節
1、涂料面層與石材貼面相交時可增加一條線條,將兩種不同的材質在線條兩側的陰角里進行收頭處理
2、根據設計要求當欄桿、柱體等延伸進入墻體及地面時,在接口部位必須處理仔細,并打膠收口。
3、樓梯踏步或平面鋪裝撞至立面時可采用打膠的方式進行對接縫處的處理,這樣可以防止雨水和灰塵的污染,尤其在立面材料是涂料或文化磚時,可以解決收口不齊,污染踏步石材的問題。
4、平面鋪裝至立面時,鋪裝與立面交接部位的留縫不應大于5mm,并進行打膠收口。
五、弧形鋪裝二次深化細節
1、圓形壓頂的石材拼接需按圓周長均分,且所有拼縫需指向內圓心。
2、側石在鋪設中遇到圓弧線條時需按照轉彎半徑均分石材,并訂制成品弧形材料進行拼接,保證平側石拼縫排版一致。
六、樓梯踏步鋪裝二次深化細節
1、樓梯踏步的側面如果沒有設置欄桿底座,則扶手立管需設置在每格樓梯居中的位置或在每格踏步中間均分;如果設置了欄桿底座,則踏步撞至底座的部位需打膠以防止滲水、積灰。
2、根據具體情況為滿足踏步收頭的完整性對于樓梯踏步的間距及尺寸可進行適當的微調。
3、樓梯扶手的放坡與踏步的放坡坡度必須保持一致。
4、多層樓梯踏步轉角的拼縫必須保持上下一致。
七、其他部位二次深化細節
1、對于施工中的破損石材的修復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若實在無法修補則只能采取更換的辦法或改變表面處理方式來解決。
2、道路鋪裝中不能出現有可能引發危險的尖角銳角等突出物。
3、地面鋪裝排水的順暢是涉及到工程質量和使用功能的關鍵部位;設置地表排水口根據地面的排水坡度和標高設置,排水位置設置在最低點,蓋板相對于周邊的鋪裝底5mm左右;地面的排水口作為整體鋪裝的統一,施工的工藝和要求非常高:收邊處理非常精細,材料切割的對稱,和周邊材料的拼接,都可作為施工的細部重點對待。
鋪裝質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質地給人們傳輸各種感受。在進行鋪裝設計的時候,我們要充分考慮空間的大小。大空間要做的粗獷些,應該選用質地粗大、厚實,線條較為明顯的材料,因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穩重、沉重、開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裝可以較好的吸收光線,不顯得耀眼。小空間則應該采用較細小、圓滑、精細的材料,細致感給人輕巧、精致、柔和的感覺。因此,大面積的鋪裝宜選用粗質感的鋪裝材料,細微處、重點之處宜選用細質感的材料。麻面石料和灰色仿花崗巖鋪面的園林小徑,追求的是一種粗獷、穩定的感覺,而卵石的小道則讓人感到舒暢、親切。不同的素材創造了不同的美的效應。不同質地的材料在同一景觀中出現,必須注意其調和性,恰當地運用相似及對比原理,組成統一和諧的園林鋪裝景觀。
結語
園林景觀鋪裝的設計在營造空間的整體形象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在進行園林景觀鋪裝設計時,應注意遵循一些原則,既富于藝術性,又滿足生態要求,同時更加人性化,給人以美好的感受,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園林景觀鋪裝,是在園林環境中運用自然或人工的鋪裝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鋪設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為園林景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園林鋪裝主要通過對園路、空地、廣場等進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組合,貫穿游人游覽過程的始終,在營造空間的整體形象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鋪裝的園林道路,在園林環境中不僅具有分割空間和組織路線的作用,而且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動場所,同時還直接創造優美的地面景觀,給人以美的享受,增強了園林藝術的效果。
美在于和諧,園林景觀鋪裝規劃建設中的優美、空間的充裕應得到更多關注,特別是對那些能夠代表一個城市的風貌的主要街道和歷史古街的規劃建設,在強調其個性、親切、愉悅的環境特征的同時,注意景觀鋪裝方面的上述幾項關鍵點,使之成為城市的象征并具人性化,提升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空間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莉. 論環境藝術中的色彩設計與表現[J]. 廣西輕工業. 2007(09)
[2] 陳丙秋. 城市鋪裝景觀概述[J]. 規劃師. 2003(09)
[3] 周向頻. 當代歐洲景觀設計的特征與發展趨勢[J]. 國外城市規劃. 2003(02)
[4] 王煒民. 硬質建材鋪裝的藝術觀[J]. 新材料新裝飾.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