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土地資源的有限性,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日益增多。受設計基礎埋深理論及使用功能要求的影響,高層、超高層建筑多配有不同規模的地下室結構,而且為了盡量利用地下空間,地下室單層面積往往較上部工程的單層面積更大,地下室外墻多數設計為超長結構。但由于工程設計、施工以及工期等諸多方面的原因,混凝土地下室外墻裂縫現象普遍。地下室外墻裂縫破壞了結構的防水性能,壓力水也隨之滲透,影響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時滲透將銹蝕鋼筋,降低結構強度,從而縮短結構使用壽命。
【關鍵詞】地下室建筑;混凝土工程;裂縫防控;防水對策
一、地下室建筑滲漏的原因
1.1約束原因
地下室墻體受到的約束有內部約束和外部約束。內部約束主要有:混凝土墻內配筋對混凝土收縮變形的約束;墻體內收縮變形小的部分對收縮變形大的部分的約束;墻體內暗柱、暗梁對墻板收縮變形的約束;長度大的混凝土墻,墻端與墻中收縮變形的相互約束。外部約束主要是超靜定結構的多余聯系,如墻體以下的基礎和底板,墻體頂上的樓板或梁,墻體兩端的附墻柱或電梯井筒等。墻體混凝土收縮變形產生內應力,若受到的外約束很強,則墻體混凝土出現開裂,尤其是早期混凝土容易開裂,因為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較低。
1.2 工程設計階段關鍵點失控
應對工程設計人員在組織設計和計算的過程中的關鍵點進行檢查和控制,防止出現設計性滲漏事故。不重視地下室設計,認為做好鋼筋配筋率和混凝土標號及性能要求選定就可以充分起到防水作用;對后澆帶、變形縫、施工縫的設置沒有單獨考慮或標準偏低,導致地下室存在嚴重滲水隱患;抗滲等級不足,沒有充分考慮雨季、地下水位升高等情況;地下室墻角和底邊交界處等應力集中區域未設計成坡角或圓弧角,增大滲水隱患;各環節設計人員配合不默契(如建筑防水與結構防水相結合),造成前后矛盾,無有效驗證等結構性失誤。以上都對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有直接影響。
1.3 施工準備階段失控
施工隊伍及人員素質低,不按規程操作,造成人為原因的滲漏和滲漏隱患;施工材料供應不足,未進行澆筑速度與需求量的合理預算,造成混凝土澆筑間斷,前后段混凝土有冷縫;施工前未進行混凝土成分配比的抗滲性能試驗或只進行了強度試驗,抗滲混凝土配比不合理造成滲漏和滲漏隱患等。
1.4 施工階段的工序失控
施工縫設置不合理,鑿毛不規范,槽內清理不干凈;二次澆灌未事前鋪漿;未對鋼筋或預埋件集中地帶進行坍落度調整,導致振搗不到位或不密實,出現孔洞、蜂窩,形成易滲漏區域;混凝土澆筑后振搗不均勻、不規范,影響混凝土抗滲性能;防水混凝土澆筑和附加防水層完成施工后,未及時回填土加以保護,導致溫差和干縮引發開裂現象。
二、敏感部位的防水控制
2.1 施工縫的處理
在施工設計和施工中,盡量避免出現施工縫,減少潛在隱患。如果需要留置施工縫,則務必要做好防水措施。施工縫是冷接縫,因其自身的存在的特點,本身就是整個施工工程中防水最脆弱的位置,很容易引發滲漏。應以止水鋼板等延長滲水通道或采用彈性嵌縫材料填充,然后涂刷底層涂料,待固化后涂刷絕緣涂料,然后要鋪設一層增強涂布,之后在按施工工序貼防水卷材。
2.2穿墻管的處理
通過防水混凝土的管道,也是必須要進行強化防水措施的部位。在其預埋套管上設置遇水膨脹止水環或者加焊鋼板止水環。鋼板止水環應保證嚴密滿焊,并按施工設計規定的數量加裝止水環。
2.3 管道根部的處理
管道用砂紙打毛,清除油污,保證周圍基層的清潔干燥,進行管道根部和基層的涂料涂刷;固化后進行增強涂布施工;再做涂膜、增強涂布;重復后,待涂料固化后按施工工藝順序鋪貼防水卷材。
2.4 穿墻螺栓的處理
在地下室墻板結構施工時需要對拉螺栓的固定,但螺栓的打入極易造成滲水點的形成。因此,多采用一次性防水螺栓,解決穿墻螺栓造成的滲水隱患,避免防水混凝土結構破壞。在穿墻落實施工時,止水環要與螺栓滿焊牢固,螺栓根部剔鑿40mm深的缺口,用氣焊燒斷螺栓,再用防水砂漿加固防水,將缺口填充壓實。
三、地下室防水施工控制點
3.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拌合控制
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這種類型水泥具有較低的水化熱;進行取樣測量,嚴格控制砂石料含泥量、級配等,如含泥量不能大于3%且不能有粘結塊;控制混凝土成分配比,石子顆粒最大直徑不超過40mm,石料含泥量不得大于1%。防水混凝土的拌合要保證連續性,避免澆筑間斷而出現冷縫。因此,應調用多臺攪拌機不間斷作業,同時施工,保證防水混凝土的快速、連續、完整施工。
3.2優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實際的施工中,混凝土澆筑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收縮裂縫,這就要求在進行混凝土成分配合比計算時要充分、客觀的考慮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設計強度的要求。在利用混凝土泵送運時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cm-18cm。需要時,可添加高效減水劑來強化混凝土的流動性。
3.3混凝土澆筑工藝控制
防水混凝土都要采用連續澆筑的方法,盡可能少留或不留施工縫。澆筑施工縫之前,要鑿毛表面,清理雜物并濕潤,然后鋪設一層2-3cm相同配合比的減石子混凝土。嚴格按施工方案設計的順序澆筑,第一次進行40cm厚的澆筑,然后每次以50-60cm澆筑,且進行10s左右的機械振搗,保證混凝土結構密實。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漏振或過振,防止混凝土表面浮漿。
3.4防水卷材施工
鋪貼防水卷材之前,要先進行清理、平整工作,保證表面平整;保持墊層干燥率,控制在10%以內;取樣測試含水率,如果偏高可用噴槍吹火烘干;均勻涂刷膠黏劑,避免漏刷、重復刷,土層厚度2mm左右;防水卷材鋪設要遵循先附加層,再立面,最后平面的施工順序;保證平、立面交接除的高度,應不小于600mm;所有平、立面交接的陰陽角,都要加鋪附加層,注意按原加固形狀進行緊密粘貼;考慮沉降量等問題,確保陰陽角的合理弧度;卷材鋪設應采用上蓋下的錯茬接縫方法,不能垂直鋪設,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接縫;防水卷材鋪設完畢后,立即覆蓋25mm左右的1:3水泥砂漿保護層;在防水卷材內部也應鋪抹15mm左右的水泥砂漿。
四、防水施工的維護管理措施
想要建筑工程結構層面的防水施工質量得到保證,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對建筑工程結構層面防水施工工程進行維護。一方面,對建筑工程結構層面防水施工的維護可以減少屋面防水工程的滲漏,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的質量進行保證。建筑物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建筑物使用一定的時間難免會出現老化等現象,這是就可能出現建筑物滲漏等情況。因此,要加大對屋面防水施工的維護,以及對房屋滲漏的維護,定時的對屋面進行維護管理和養護工作,盡力做好屋面防水施工的維護管理措施,這樣做可以減少屋面防水施工的維護和投資資本,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減免建筑物出現滲漏等現象,有效地提高屋面的防水效果。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關乎整棟高層住宅的質量、穩定性和使用壽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層住宅的地下室與普通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時不一樣的,要求更嚴格,施工過程更細致,在每一環節,每個細節都要嚴格遵守設計規程,達到施工技術要求,保證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功能的完美實現。
參考文獻:
[1] 耿長銀.防水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 江西建材,2014
[2] 歐陽波.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2
[3] 楊勇文;丁曉敏.某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J].建設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