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想要得到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就必須重視保護環境,積極響應國家的生態文明理念。所以,人類也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帶入到建筑設計中去。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在這篇文章中論述了建筑設計在生態文明下的需求。
【關鍵詞】建筑設計;生態文明理念
我們只有建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有機生態體系,才能使人類社會生活健康升級,永恒持久。為了實現生態文明的宏偉目標,人類需要把生態文明發展的理念和建筑設計更好的融合起來,用切實可行的最佳和新穎的思路和方法,創造性的搭建筑設計與生態文明需求的人工橋梁。我們要將具體的建筑設計工作和生態文明理念緊密的聯系起來,從新認知生態文明的本質,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從生態化、人性化和一體化三方面著手,尋求建筑設計嶄新的途徑。
1、建筑設計的生態理念
建筑設計的生態理念來源于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為自然社會中的人做了新
的要求,它需要被廣大的社會公眾認同和積極參與發展。所謂的生態建筑也被稱作綠色建筑,是一個涵蓋面廣闊,綜合性較高的社會工程。這種生態建筑需要長時間的發展才有望實現,它其實更多的代表了一種建筑設計師們為之奮斗努力的發展方向。
人類生活在自然世界中,應該敬畏自然并努力與之和諧共存。在我們快速發展的同時,不能夠過度使用自然資源,浪費和破壞自然環境,導致社會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國家應該提倡并且推行科學合理的社會行為,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索取自然資源的同時回報和保護自然,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國家也需要推動和支持可持續發展技術的研究開發,并且積極應用到高效率的社會資源利用中去。
2、在建筑設計中融合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對于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對建筑設計的約束性和指導性兩方面。
人類的建筑設計工作不僅需要符合所在地區建筑的風俗和要求,而且必須遵循建筑方面的相關的法律規定,與此同時,也必須對它擁有一定的合理約束與規范。在人口眾多,土地資源匱乏,環境污染嚴重的當前社會環境下,只有用生態文明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建筑設計的工作,才能有效的解決一些資源問題,并且提高了建筑設計的質量,還有益于促進建筑事業的進步發展。
建筑設計需要遵循一個符合社會發展的方向,那就是生態文明。在發展建筑設計事業的過程中必須牢牢緊扣生態文明的需求,在這樣的大前提要求下,就為我們的建筑工程設計師提供了一個好的方向上的指示。這有利于提高當前社會生活中自然和建筑的和諧關系,讓社會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理念也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整個建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3、建筑設計在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形態
3.1多用途節約型建筑
多用途節約型建筑是利用更少的成本資源創造出更加優秀的建筑作品。這樣的建筑設計要具有以下特征: 能夠方便高效的建造大量的該類型建筑,而且要求成本花費較少;有統一的生產管理部門制作和管理,能夠滿足自給自足的能量要求,而且能夠方便遷移;裝配統一,符合一定的模型;該建筑房屋具有自潔功能,舒適方便。
3.2生物建筑
平衡和諧設計和溫和的建筑藝術,體現出人類與自然關系發展的生物建筑的總體規劃和室內設計,通過科學方法確定建筑材料的使用,人類對建筑的環境影響和身體健康程度從單一取決于建筑的設計藝術問題到認識到生活態度和方式具有同樣的巨大作用,學習和認識到了許多傳統、自然材料和相關建造方法,懂得采取自然的采暖和通風技術而不是借助機械設備,并將它們逐漸廣泛應用到實際建筑設計中。
3.3節約能源與土地的建筑
力爭節約能量和物質資源是節能節地建筑方式的思想出發點,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物質材料的循環。使用太陽能和沼氣,循環利用廢棄的生活物質。積極建設和發展節約能源和土地的建筑標志著人類將不斷利用新的科學技術方法來充分開發和利用安全、潔凈的太陽能以及其他新能源,以便取代最終會耗盡的常規能源,同時以恰當的密度、美觀的形象和 地上地下和海上陸地相結合的建筑群來為我們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和生存環境。
3.4高技術建筑
高技術的特點是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等高科技的發展,能夠使固定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成為可以跟隨氣候自我調整的圍合結構,成為可以進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筑系統與外界生態系統、環境能量和物質的交換的建筑的“皮膚”,加強建筑適應可持續發展變化的外部生態系統環境的能力,同時達到節能的需求。所以說高技術建筑能夠說是一種智能建筑。
4、實現生態建筑的方法
4.1應用新材料應該是建筑設計中必備要素
人類必須大膽的在建筑設計中使用新材料,來達到建筑生態文明的系統目標。現在有關建筑材料科技的迅速發展,大量的節能材料被研發出來,通過使用它們能夠獲得更加的建筑效果,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以人類完全可以將新材料應用到建筑設計中。
4.2節約能源應該是建筑設計中的突出特點
把生態文明作為基礎,在建筑設計中應該要突出建筑的節能功能。例如要盡量使用節能技術,通過門窗、墻體、屋頂、空調系統節能技術的應用,從而達到建筑節能的目標。
4.3廣泛利用自然能源應該在建筑設計中得到體現
為了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有必要在建筑設計中使用能源循環技術,通過能源的循環利用達到提高建筑中升溫和排濕的功能。還要重點應用風能和太陽能等資源來達到同樣的效果,還能夠節約大量的石化自然資源。。
5、生態建筑的需求
5.1生態化的設計
為了達到生態化的建筑設計,人類可以從回歸自然的角度來思考建筑設計的問題。人類可以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上來思考建筑所需的能源的循環,更加貼近自然,也能得到良好的自然循環。在建造房屋時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等情況,來設計符合周邊環境的建筑更有利于達到綠色環保,生態文明的目標。
5.2人性化的設計
建筑物能夠影響人類的生理與心理活動。不同年齡、職業、性格對住房的風格、布局、裝飾、顏色等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為了給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從城市規劃、住宅度設計、居住區布局到建筑裝飾,都需要從醫學和心理學角度來研究應當怎樣設計與布局更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而在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時如何完美的添加新穎、人性化的色彩,更是對每位建筑設計師的重大考驗。
5.3一體化的設計
自然和人類的和諧關系應該能夠在建筑設計中得到體現,建筑不僅要為人類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還必須要保證不能破壞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做到人與自然的一體化。另外,建筑設計也要滿足現在與未來的一體化,一方面可以滿足現在人的需求,也能夠在未來不被淘汰,使建筑使用價值更加長久。
6、結語
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態文明的建筑設計對建筑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不僅要保護自然環境還要實現建筑的使用價值。在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人類更應該努力的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生態文明的理念,努力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夏謙.探討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1:83+86.
[2]葉玲.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研究[J].科技傳播,2014,05:127+125.
[3]江峻任.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價值主體及其生態責任[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