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的日益惡化,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環境保護是目前各個國家普遍遵循的發展路徑和實施的重要舉措。本文針對低碳背景下的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 ,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環境保護、環境污染、低碳經濟
1.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全球變暖、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倡導低碳理念,發展低碳經濟,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各國首腦的重要研究議題。
2.目前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
所謂低碳經濟,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通過制度革新、技術革新、能源開發、產業轉型等手段,實現低能耗、低排放,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存。然而,我國的低碳經濟同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尚處于發展初期,仍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主要表現有:①能源消耗嚴重:目前我國現代化、工業化進程加快,鋼鐵、能源、建材、汽車、化工等高能耗產業快速發展,加上人口不斷增長,能源消耗嚴重,能源利用率較低,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高碳經濟狀態突出,實現低碳經濟迫在眉睫。②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儲備結構:我國煤炭資源占能源儲備總量的70%以上,石油、天然氣資源較少,在各種資源中,煤炭的碳含量最高,釋放的二氧化碳最多,盡管我國已經研究并開發出新能源,但短時間內實現低碳經濟尚有難度。③不合理的產業結構:目前我國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5:4,同時世界上多數產業鏈低端產品在我國制造,導致我國需要消耗大量高碳資源,另外工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嚴重阻滯了低碳經濟的發展。
3.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可行性
低碳經濟體系.是當前全世界為了應對氣候變暖現象.為了保證人類的生存延續的背景之下提出的一種環保觀念。我國當前在工業體系上的發展時間并不長.這直接導致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過于依賴高碳量的能源體系.導致大規模的二氧化碳排放.再加上我國所出現的人口增長迅速現象,這對于我國自然環境體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所以.極大低碳經濟體系的發展力度有著極大的必要性,而要達到低碳經濟的發展目的,除了要對于國家所規定的排放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外.還應當要積極的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此外,我國還應當要針對相應的經濟體系結構加以改變.大力發展低污染甚至無污染的新能源產業.促使低碳經濟能夠得到良好的落實。只有實現了這兩個方面.才能夠使得我國在生產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呈現出雙贏的局面,并且低碳經濟的發展將會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以及群眾的發展來說.都有著直接的利益影響。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倡導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情況下.對于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低碳經濟”理念下我國環境保護體系構建的途徑
(1) 加大宣傳力度,把低碳經濟的理念深入人心
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環境保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利用電視、報紙、影像等各種媒介,在全市大力宣傳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和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重要性、必要性,讓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我市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生產環節、消費環節上降低對碳基能源的過度依賴,自覺形成低碳的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營造出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2) 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
要抓緊制訂有關土壤污染、化學物質污染、生態保護、遺傳資源、生物安全、臭氧層保護、核安全、循環經濟、環境損害賠償和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做出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的規定,重點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
要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不遵守排污許可證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開展旅游或者違規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等違法行為,予以重點查處。
要加大對各類工業開發區的環境監管力度,對達不到環境質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要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
(3)完善低碳環保的法律保障。要想真正的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環境關系.降低對于環境的污染,就必須要針對各種能源、資源進行更高效的利用.促使循環經濟得到良好的發展。尤其是要強化對于無煙工業體系的建設.這是低碳環保經濟的必然發展趨勢。所以,我國應當要盡快對于相應的經濟法規、法律進行完善.使得相應法律空白得到填補,避免專漏洞的情況發生,真正實現工業、商業、農業等多方面的無煙生產發展目標。
(4)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引導適應低碳化發展。目前我們談到低碳經濟.大部分片面認為主要用于工業的發展,真正用于農業的少。事實上,從相關方面的研究可以發現。目前農村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超過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 ,相當于150億t的Co2。而我國作為世界上農業大國,耕地占有很大比重,在發展我國農業過程中.我們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循環農業、低碳農業。低碳經濟是一種新興的經濟理念.我國傳統經濟發展觀念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因此在我國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結合自身實際.通過相關法律和政策等的建設對我國的低碳產業和低碳生活予以扶植和支持。
(5)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因我國短期內難以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因此若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如可通過政府補貼等政策鼓勵企業引進高效設備;制定嚴格的能效標識制度,來約束和規范相關行業的能源利用情況;實行階梯能源定價,節約能源等。通過多種途徑來節約資源,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時,加大對清潔能源的研發力度,開發新能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并盡快投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避免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低碳生產,保證能源安全。綜上所述,若要實現環境保護,需要正確處理好經濟與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與環境的穩定可持續發展,而低碳經濟就是最佳的結合劑。但低碳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我們應結合國情,聯系實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努力創新低碳技術,減少碳能源的消耗,實現節能減排、低污染低排放,使我國真正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低碳經濟。
(6)低碳經濟理念下環境保體系的建設。我們要綜合分析低碳經濟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安全的生態環境體系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環保優先,努力構建完善的環境保護體系,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構建環境保護監測監控體系。可以各級環保部門執法聯動機制.做到環境監察與環境監測同步推進.不斷完善環境監管機制。②構建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體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各類危害環境保護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努力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促進企業發展與群眾環境訴求相和諧。③構建環境保護綜合防治體系,加快推進重點環境保護設施工程建設.強化區域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改善環境質量,積極構建環境保護綜合防治體系,努力優化生態環境質量。
5.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本身屬于一種環保性的理念.能夠廣泛的使用在生活方式、生產模式之中.只有在這一環保的理念的引導下.才能夠使得環保工作更好的執行。并且在實踐環保理念期間.除了政府要利用相應的管理制度加以推廣以外.企業以及民眾也應當要自覺的引起對于環保理念的重視。在全民發展低碳經濟的狀態下.環保經濟、低碳生活才能夠真正的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