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系統的應用已日普遍,一個優秀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對企業帶來極大的便利,提高管理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以供參考。
關鍵詞:房地產 數據庫管理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業及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房地產管理的任務也日趨繁重。房地產信息種類繁多,不僅包含文字型數據,還包含描述土地的一些空間集合數據以及影像數據,這些信息是進行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的基礎,因此,運用現代管理理論,通過信息化的方法實現房地產的自動化信息管理,將是提升房地產管理水平的絕佳方案[1]。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管理與辦公自動化,既提高了房地產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又規范了管理程序,使管理變得更加有序化,這將成為各級房地產管理部門的共同需求[2]。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對提高房地產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以公共地理空間框架數據為基礎地理信息底圖,集成房產空間屬性一體化的數據,形成滿足房產專題應用需求的地理空間數據集,并基于公共平臺提供的統一接口建立房地產基礎信息數據庫管理子系統和房地產基礎信息發布子系統[3]。該系統充分利用了多年來的工作成果,使圖紙數據整理、入庫、更新以及應用更加規范化、程序化,為各相關部門提供了高精度、現勢性強的空間信息,同時,建立一個可以長久依賴的房產數據共享基礎,使數據采集、建設、管理和應用有一個共同可遵循的標準,使房產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實用、方便。
1 系統設計
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部署在局域網,地圖使用數字地理空間框架數據,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采用C/S結構,客戶端采用ArcGIS API為GIS支撐組件,CAD數據轉換采用開源空間數據轉換庫GDAL/OGR,發布系統采用B/S的SOA結構,客戶端采用OpenLayers作為GIS支撐組件,服務端采用Oracle為數據庫平臺,選用.net為開發工具。系統構架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架構圖
2 建設內容
2.1 數據建設
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可以分為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兩大部分:①圖形數據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樓盤樓座坐落圖、分層分戶圖等;②屬性數據包括房地產業務數據、業務辦理數據和文檔檔案數據等。此外,系統數據可分為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
①空間數據主要以基礎地圖和專題地圖的形式存在,包括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②非空間數據主要是以各種文檔、報表和多媒體等形式存在,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①結構化數據主要是指有一定結構,可以劃分出固定的基本組成要素,以表格的形式表達的數據,可用關系數據庫的表、視圖表示;②非結構化數據是指沒有明顯結構,無法劃分出固定的基本組成元素的數據,主要是一些文檔、多媒體數據[4]。
2.1.1圖形數據
圖形數據內容可以分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樓盤樓座坐落圖、分層分戶圖等。
1)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既可以為土地管理提供面積指示意義的地物,也可以為土地管理提供界線指示意義的地物,同時為土地提供地上附屬物參照的重要依據[5]。數據存入SDE空間數據庫,按數據類別不同分類管理。
2)樓盤樓座坐落圖。表示樓盤和樓座的空間位置,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數學基礎相同,一般用面狀表示樓盤和樓座所在位置。通過系統采集坐落圖數據,將拐點坐標按指定格式存儲在關系數據庫。
3)分層分戶圖。分戶平面圖以一戶產權人為單位,表示房屋權屬范圍的細部圖。是根據各戶房所有房屋的權屬情況,分幢或分層對本戶所有的房屋的坐落、結構、產別、層數、層次、墻體歸屬、權利狀態、產權面積、共有分攤面積及其用地范圍等各項房產要素,以明確異產毗連房屋的權利界線[6]。房產分戶圖以產權登記戶為單位繪制。因為分戶平面圖往往是以幢為單位進行測繪的,所形成的圖形上既有分戶的信息,又有分層的信息,通常將兩者合二為一,稱之為分層分戶平面圖。
2.1.2屬性數據屬性數據主要指房產測繪相關的數據。
1)樓盤信息:樓盤名稱、房屋座落、委托人(單位)。
2)樓座信息:項目名稱、樓座名稱、委托方、測繪用途、測繪依據、測繪說明、結構、房屋總層數、總建筑面積、測算日期、測算員、審核員、審批、測算依據、說明、土地使用面積、房屋總建筑面積(架空綠化、店面、住宅、車位、開閉所、其他)。
3)樓層分攤信息:層次、套內建筑面積(住宅、店面)、應分攤共有面積(1/2外墻、門廊、門廳、樓梯、電梯)。
4)附屬信息:所在層次、層房序號、規劃用途、套內面積、陽臺面積、封閉陽臺(個)、非封閉陽臺(個)、應分攤共有面積、總面積、復式總面積、戶型、備注。
5)分戶信息:戶編號、層序號、所在層次、層房序號、規劃用途、套內建筑面積、陽臺面積、封閉陽臺(個)、非封閉陽臺(個)、應分攤共有面積、總建筑面積、復式總建筑面積、戶型、備注。
2.2 軟件功能
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C/S結構,數據發布系統采用B/S結構。數據服務和功能服務基于http的方式與客戶端共享,樓層的CAD戶型圖通過文件共享的方式供客戶端訪問加載[7]。系統采用GIS技術以及空間數據庫技術,基于面向對象設計的方法在.net開發環境下開發建設。系統由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發布系統兩大部分構成。系統功能結構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功能結構圖
2.2.1房地產信息數據庫管理系統
數據庫管理系統用戶按功能可分為數據采集人員、質量檢查人員、系統管理員、瀏覽查詢人員,分別對應數據采集人員、質量檢查人員、領導。系統功能包括地圖操作、系統配置、用戶登錄、房地產信息錄入、房地產信息批量錄入、CAD數據轉換、地名查詢、房地產屬性查詢、房地產信息展示、圖形查詢、數據檢查、數據統計、數據發布等。
不同角色的用戶在登錄系統之后,系統根據其權限為其分配系統功能。①數據采集人員可以基于該系統實現房產數據的采集、編輯,并將經處理之后符合要求的樓盤、樓座等數據錄入數據庫中;②質量檢查人員可以查詢、審核房產數據,對于信息錄入不完整的樓座,系統會自動提示;③數據錄入人員需根據系統檢查結論再次提交審核,直至記錄審核通過。查詢人員則只能進行地名、圖形、房產信息、樓座屬性等信息的查詢,并能進行統計、打印等操作。
2.2.2房地產信息發布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主要面向公眾以及政府部門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因此,系統用戶主要為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系統管理員。系統功能包括系統配置、地圖操作、地名查詢、樓盤信息查詢、圖形查詢、房地產信息展示、房產信息維護等。
信息發布系統的主要功能為查詢,用戶可進行矢量地圖及影像地圖的瀏覽、鷹眼、導航等功能,除能按所在地、樓盤名稱查詢外,還支持行政地名、山名、水系、興趣點的模糊查詢,查詢結果將列表顯示,同時在地圖上展示樓盤位置,點擊可查看詳細信息。除此之外,用戶還可通過在地圖上標注范圍、點、線。
3 結束語
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依托地理空間框架,運用GIS開發工具,結合房地產信息的基本特性,實現了以圖查檔,以檔查圖,使房產檔案、圖紙、房屋屬性有機結合,實現房產業務數據的編輯、管理、查詢和發布等功能。系統操作簡便,信息表達清楚,實用中能大幅度地提高房地產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為政府有關部門、相關企業及社會各界不同的應用需求提供輔助支持。
參考文獻
[1]石麗萍,李楊,王繼輝.地理信息系統在房地產信息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7(8):104-105
[2]曹新建,張鵬,王小東,等.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開發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4,25(0):1 520-1 522
[3]祝鵬.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以數字昆明為例[J].科技信息,2014(0):53-54
[4]鄧軍,李鋼,王劍,等.房產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07(3):244-246
[5]陳小祥,趙新平,岳雋.深圳市房地產信息系統框架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11,28(8):244-246
[6]李強.地理信息系統在房地產信息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6(4):79-81
[7]羅興順,史大起,黃海濤,等.房地產信息管理系統創建探索[J].測繪工程,2010,19(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