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從園林園藝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以及如何做好園林園藝養護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園林園藝,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研究
一、前言
園林園藝這一代名詞出現的時間并不短,但是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則是在近些年來才出現的,提高園林園藝施工與養護管理對于社會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生活健康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園林園藝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
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城市化的腳步也在加快,人們逐漸滿足了物質上的需求,也開始追求城市文化需求,城市綠化的發展進程也在加快。但是我國城市綠化技術起步比較晚,園林園藝施工技術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也顯現出來。結合資料和實際的情況,園林園藝施工技術管理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工程項目施工前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
園林園藝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施工之前往往沒有聘請專門的設計單位,施工方案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通常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缺乏溝通,有時設計單位設計的建設思路跟施工方設想不完全一致,導致綠化工程的監理人員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造成較大的設計變更,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另外,由于施工前對具體環境的認識不足,對所選擇的植物缺乏足夠的了解,忽略了植物生長規律,導致施工后大量種植植物生長緩慢甚至死亡現象的出現,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影響了景觀的美觀,降低了工程項目的社會價值。
2、園林園藝施工企業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就我國目前的行業情況來看,真正長期從事園林綠化施工的具有正規專業資質的企業還較少,臨時組建或者處于短期合作的企業比較普遍,從而造成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夠高,某些從業人員甚至不具備專業的職業素質,這些都造成了園林園藝施工技術管理的難度比較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綠化施工技術水平的進步。
3、 園藝綠化植物的后期養護工作難以配套
我國的大部分園林綠化的施工企業僅僅重視園藝綠化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部分,忽視了園藝植物后期的養護管理措施,例如,在某些品種的園藝植物的養護中,本應該設上支撐架但是在后期的護理中不設支撐或者出現支撐架設置不及時不合理的現象,難以有效的起到支撐的作用,從而造成植物的傾斜或者倒伏,對園林植物的成活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又比如在綠化后,耕除雜草的工作不夠及時或者缺乏除草的環節,導致雜草叢生,影響原有的綠化植被,導致了養護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等。
三、如何做好園林園藝養護管理
1、做好樹木養護管理
通過藝術設計和綠化林木,其叢生大枝通過認真管理得以均衡生長,植株能夠保持內高外低和豐滿自然的圓球形,做到錯落有致,才能保證綠化成功。喬木樹干要求筆直挺拔,應該有計劃地分段疏除老枝和培育新枝。及時鋸掉成年大樹不規則樹枝,如果不鋸掉冠幅較大、葉多枝小的擋風枝,遇大風雨折枝斷干難免發生,甚至連根拔起造成嚴重的損失。灌木必須有形有序,樹木不斷生長并通過人工不斷修剪而成樹形,包括方型、圓球型、扇型、磨菇型和抽象圖案等。甚至“雙龍戲珠”、“孔雀開屏”等可用鐵絲編織文字而成,樹木的枝葉可在其中生長,通過編織、修剪而成。喬木灌木,都需要及時清除殘花廢果,以免耗費養分。
2、做好草地養護管理
均勻一致,四季常綠是草地養護原則。一般情況下,可按種植時間的長短將綠化地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種植至長滿階段,即初植草皮,種植一年或全覆蓋階段,也稱長滿期。第二,旺長階段,即植后2~5年,也稱旺長期。第三,緩長階段,即植后6~10年,也稱緩長期。第四,退化階段,即植后10~15年,也稱退化期。種植以后6~10年之草地,生長度下降,工作重點變為注意防治病蟲危害。幼蟲需撥開草叢才能被發現。及早發現也要及時在幼蟲低齡用藥,并在三天后清理掉為害處的枯草,補施尿素液,一般六、七天后就馬上會開始恢復生長。
3、綠化施工種植基礎做細致
綠化施工是養護的基礎,綠化施工盡可能基礎工作做細致、做扎實。首先做好地形的處理,做好排水,避免地形低洼積水造成植物死亡;其次做好種植土的處理,清除土壤中的建筑垃圾及其它雜物,必要時進行換土,土壤選擇結構疏松的壤土;再次是做好綠化淋水設施的鋪設。綠化施工的前期工作為日后養護及綠化效果的飛快顯現提供保障。
4、綠化施工中要優先選擇本土植物種苗
依據每一個地方的氣候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園林建設中選用植物材料時,應優先選取本地植物。本地植物對當地的土壤、氣候有很強的適應性,即使從深山中搬到城市里種植,它的適應性也優于從外地引進來的植物。本地植物的種植,也可表現出本地特色,避免與其它地區園林雷同。另外,本地植物大量選用,可以節約成本,增加效益。本土野生植物擁有各異的生態位,它能滿足城市園林景觀的各種要求,有助于城市綠地更快地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是城市景觀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成份。本地野生植物資源的合理開發應用,可減少某些外來有害物種的入侵,有利于促進城市化環境中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協調發展,不僅能提高城市的景觀效果,還能充分體現地方的資源特色。在這樣的植物群落中,園林害蟲和病原物成了園林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將受到自然天敵等因素的制約,不易于蔓延成災。這為日后園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5、施工過程中要實行優化的生態配置
利用植物造景時,必須了解該地的環境因子,因地制宜,然后選擇能夠與之相適應的植物,根據選用植物的生態習性、生長速度與長成后可達到的覆蓋面積與其它各層次植物合理搭配,使各種生物各得其所,各揚所長,構成和詣、穩定、能長期共存的植物群落,才能取得較理想的效果。常綠樹(小葉榕、香樟、桂花、廣玉蘭等)因為郁閉度高,樹下面常常形成禿斑或空地,造成黃土露天,影響景觀,這些地方可以選擇種植耐蔭植物紅背桂、鳶尾、吉祥草、冷水花、蔥蘭、八角金盤、沿階草等植物。在林分密度不大的樹林中,或光線較好區域,可選擇開花、色彩植物種植,例如黃金榕、黃素梅、杜鵑、紅檵木、月季、五色梅等。在巖石上可配置虎耳草、絡石、蕨類植物等巖生地被植物。臺階、石隙間種植石蒜類、麥冬、沿階草等。
四、園林園藝養護管理發展趨勢
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將逐步實現機械化生產,是園林養護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運用現代技術,廣泛地使用機械操作,可以逐步改變傳統的作業方式,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用方便、功能齊全的園林機械,如油鋸、綠籬修剪機、割草機、割灌機、噴藥機、自動噴灌設備等等,省時省力,效率極高。但是,從具體生產來看,在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不少工種是屬于手工藝性質的勞動,不大可能用機械代替,必須保持手工操作特色。也就是說,既要注重推廣使用機械操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注重提高園藝水平。
五、結束語
總之,在上文中筆者對我國園林園藝施工管理技術以及其養護管理在現今所存在著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對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改善措施,園林園藝技術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技術,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中顯得更加重要。因此,以上研究希望對相關黨的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戴偉林,李嘉斌,趙仁發,朱偉宗,張在忠,劉暢慶. 園林園藝專業教產研相結合的一些嘗試[J]. 現代園藝. 2012(09)
[2] 黃建,朱明德,陳建德,曹洪虎. 園林園藝類中高職課程結構銜接對策[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