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通常會將風水和迷信聯系起來。筆者認為,這種古老的、傳統的中國文化,無論是它的理論內容,還是它的本質,都有諸多可取之處,它是一種處理空間布局和方位布局的藝術。筆者重點概述了風水理論,然后論述了它在住宅區景觀設計中的諸多運用。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風水學理論;住宅區;景觀設計;應用
風水理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它涵蓋了相當多的科學成分,也總結出了一整套如何處理空間和方位的理論。筆者認為,好的建筑以及景觀應該和廣大居民以及附近的公共領域形成某種對話。給人帶來舒適的生理感覺以及安逸的心理環境,這就是好的風水。
一、風水學概述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古代中國人在長時間仔細地觀察自然和體驗實際生活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和村鎮、住宅以及城市等人們的居住環境的規劃設計以及基址選擇等方面的學說,也被叫做“堪輿學”或“風水術”,這種學說也就是成為了眼下風水理念的萌芽。盡管彼時不存在“風水”這種說法,然而人們業已擇地而居,選擇安全、溫暖的棲息地生存和生活。先秦時期著成的《周易》標志著初步形成了風水學說體系,發展到唐宋時期,風水學說達到了鼎盛期,明清時期普及了風水學說。眼下的風水學說“去其槽粕,取其精華”,堅決摒棄了迷信、不科學的內容,能夠合理科學地布設景觀,從而使其變成了真正的自然美學。從眼下的住宅區景觀設計來看,要充分地考慮相關住宅區居民的生活習慣、住宅區的地形以及方向等方面,從而更好地創造出有著較強的實用功能以及觀賞價值,而且還能夠和附近的文化環境以及地理環境相吻合的環境空間。
二、風水學理論在住宅小區景觀設計中應用
(一)設計理念
1、設計理念
景觀規劃設計時,將景觀形象、日常戶外使用、環境景觀綠化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為住戶提供一種休閑放松的生活空間。同時把風水學、建筑學、景觀藝術構圖學有機結合,達到審美取向、藝術手法、使用功能完美結合。用具有傳統園林風格的棠湖公園為例,它吸收蜀風民居環境空間處理手法的特點,營造生態良好、富有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
2、設計原則
(1)人性化原則:以人的感知為景觀設計的依據,注重景觀體驗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人的生理、心理、藝術審美等的需求,通過戶外富有創意的景觀設計,體量、造型、空間尺度合理的景觀建筑小品的布設等,給住戶提供多視角的環境空間和多用途的交流空間,提供大量人與人、人與環境對話的環境空間,從而實現環境景觀的人文情懷。
(2)生態型原則:設計中生態思想的融入,賦予了小區景觀設計更為深刻的內涵。不僅考慮有較高的綠地率,還考慮植物群落的生長、繁衍;水分的蓄積、固土能力;鳥類的棲息因素等等。在有限的空間,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3)兼顧風水原則:風水學著重陽光、空氣、水分等人類生存的三大要素。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二)硬質鋪裝部分
1、地形設計
根據住宅風水學理論,地形地勢的選擇也有著相當重要作用。
(1)靠山坡營建的房子多為獨棟別墅,講求景觀視野,故房宅背后的地勢宜較高,而前面的地勢宜較低,但地勢較低的前面宜緩降坡,最忌層層下陷、急降坡甚或懸崖,讓人有一瀉千里的負面感受。(2)相反的,獨棟別墅在前高后低的地勢上建筑,最不適宜,若屋宅后方為急降坡甚或懸崖者更差,讓人產生恐懼感,安全方面也多顧慮。(3)前窄后寬或前寬后窄的建筑基地,氣勢減弱,給予人不良印象。(4)建筑基地較四周地勢低者,下雨時容易積聚水氣,除較為潮濕外,亦讓人有不開朗的感覺。(5)建筑在山上別墅,本可遠離塵囂享受寧靜悠雅之居住環境,但若地勢愈高愈偏僻,人煙自然愈少,若四周空曠無其他別墅比鄰,這類產品絕非投資保值的優良目標。抬高人的觀賞視線,達到景點的串聯,在空間上豐富了景觀的變化。
2、道路設計
屋宅前面的人行道宜寬闊平整,屋宅與馬路間保持一段適當的緩沖距離,最忌人行道狹窄,使屋宅緊臨馬路。若該路段車速甚高,不但安全堪慮,且行人匆匆經過,難聚人氣。屋宅的人行道由內往外傾斜,其傾斜度若超過7度以上,讓步行經過人行路段者,感到平衡性不佳,一樓商鋪自然難聚人潮。屋宅前面的巷道胡同,若過于狹窄,讓人產生壓迫感亦不宜。景觀規劃時,水系、道路避免直硬沖射,而是以彎曲有情為好。
3、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涵蓋了花架、亭子、雕塑以及景墻等若干方面,這些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考慮具體的風俗習慣,關注它的實用性和美觀程度,扎實地做好美觀小品。
(三)軟質景觀
(1)水體設計。水是大自然中非常關鍵的物質,它能夠有效地凈化環境、調節氣候。水是生命的根本,人類的生活生產和水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優美的自然環境也依賴于水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除此之外,水也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人們的心理狀態以及情緒。因此,風水學理論非常關注并且強調“擇水”的重大意義。風水理論中提出了“吉地不可無水”的說法,在設計和規劃住宅區的過程中,水依舊能夠發揮自身的重大作用,假如條件允許,要能夠構建相應的水景觀,從而愉悅廣大居民的身心。
(2)植配種植設計。綠地是住宅區環境非常關鍵的部分之一,植物能夠有效地防風防塵、防噪、調節小氣候、遮陽以及美化住宅區等,可以維護和改善住宅區范圍內的生態環境,這樣能夠確保住宅區范圍內這種小環境有完整的形態,進一步豐富景觀設計,使其富有活力進而生機。根據風水理論的內容,適宜的風水環境是綠化較好、林木茂密的地方,所以要高度重視和關注植物景觀設計。在風水理論中,強調綠化環境是其綠化思想的關鍵內容。植物也具有陰陽屬性,喜陽的植物務必要獲得充足的光照才能夠正常地發育和生長,只有長時間將喜陰的植物放在陰暗處或室內,才能夠促使其正常地發育和生長。萬物之間和植物之間都有一定的“場”,植物間的場的強弱受到了風水理論中的生克制化狀況的影響。借助植物的五行進行布場,不但要具備一定的觀賞性,而且要考慮它的功能性,不但能夠協調環境,而且能夠舒暢自己的情懷,頤養身體。人和植物也有著一定的生克關系,比如孕婦宅旁忌諱有柏樹,這是因為樹氣味會促使孕婦嘔吐;葡萄架下不適應睡臥,它的氣場會妨礙人體健康。此種內容看起來好像是無稽之談,事實上都具備了較強的科學道理,吻合了樹種的生態學以及生物學特性,這些內容深刻地總結了人對環境和植物的適應與不適應以及生克關系等,因此要深入地研究這些理論。
結束語
筆者認為,風水理論的本質是倡導和實現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統一的狀態。因此人們要深入地把握風水理論的起源和發展,分析住宅區景觀設計中的風水理論的具體運用,。這樣以來,能夠為廣大設計師提供較強的參考價值,他們應該理解以及尊重風水理論,盡可能深層次地熟悉和把握風水理論,從而更好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應該充分地發掘源遠流長的本土文化,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風水理論的恰當使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建立內涵更為豐富的、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化住宅區,使得廣大人民更好地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靜,程朝霞.風水學在居住區室外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14)
[2]惠國夫.中國傳統風水學合理性因素及其在居住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學,2007
[3]樊智豐,彭建松.城市居住區內環境風水設計研究[J].住宅科技,2010(09)
[4]劉聰.風水學相關理論在居住區外環境設計中的應用[D].黑龍江:東北林業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