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后澆帶的運用能夠使溫度及收縮變形造成的裂縫現象進行避免的一種變形縫的設置,通過一定時間后方可實施后澆封閉,從而達到整體結構的效果。由于后澆帶會使結構達到整體效果,所以,結構質量與后澆帶施工質量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設置;施工技術
引言:
隨著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是一項重要的施工內容,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后澆帶的施工進行相應的質量調控工作。本文對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這樣才能減少因為施工技術問題而影響工程施工質量,減少施工方以及建設單位的損失,提出相應的施工策略。
1 后澆帶的概念及分類 1.1 后澆帶的概念
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產生有害性裂縫,按照設計或者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個部分,經過構建內部收縮,在一定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后澆帶的澆注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的時候,可用澆注水泥或者水泥中摻雜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的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分。設置后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設置后澆帶技術適用于高低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長結構的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通過設置后澆帶,使大體積混凝土可以分塊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縮短了施工工期。
1.2后澆帶的分類
后澆帶按作用可分為三種:用于解決高層主體與低層裙房的差異沉降者,稱為后澆沉降帶;用于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者,稱為后澆收縮帶;用于解決混凝土溫度應力者,稱為后澆溫度帶。后澆帶可同時考慮幾種作用,但終究是臨時性的措施,設計時應考慮以一種功能為主,其他功能為輔,待將該處混凝土補齊后,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施工也有特點。
2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設計原則
在進行后澆帶的設計時,設計被分為主、次兩個設計的原則,釋放應力為主,抵抗應力為次。通常情況下,建筑物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范圍內的沉降現象,因此必須在建筑設計中規劃出相應的后澆帶。在精準的計算出后澆帶強度需求以及滿足建筑需求的應力值后,再進行建筑物后澆帶的設計,能夠保證建筑結構應力值滿足建筑設計要求,在后來的后澆帶設置中,要將建筑結構分層分析后再確定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后澆帶的設計能夠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牢固性以及安全性。后澆帶包含后澆沉降帶、后澆收縮帶還有后澆溫度帶這三種形式,它們是根據后澆帶的實際作用進行劃分的。
3 后澆帶的設置要求
在設置后澆帶的過程當中,應當遵循“抗放兼備,以放為 主”的設計原則?;炷猎谀Y過程中都會存在開裂問題。后澆帶設置后,就可以釋放大部分的約束應力,然后用膨脹混凝土填縫以抵抗殘余應力。結構設計中由于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后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后澆帶的間距應該設計得合理一些,矩形建筑物后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后澆帶的寬度還應考慮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 ~1000mm 為宜。后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不能斷,必須要貫通。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鋼筋的量;如果梁、板跨度較大,可以按規定斷開,在補齊后澆帶混凝土前焊接好。在后澆帶未澆注混凝土之前,不能將后澆帶周圍部分模板和支柱拆除,否則會導致梁板形成懸臂從而產生變形。施工之后澆注的位置應該選擇力結構積較小的地方,一般在梁和板的反彎點這個地方,在反彎點處彎矩不大,所受的剪力也十分小;也可以選擇梁和板的中間部分,該位置雖然彎矩很大但是剪力是十分小。后澆帶的斷面形成,應該考慮在斷面澆注混凝土牢固之后進行連接,一般情況下要避免留直縫。
4 施工工藝
①由于施工原因需設置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位置應經設計院認可。②后澆帶兩側的隔斷做法。 后澆帶兩側宜采用鋼筋支 架鉛絲網或單層鋼板網隔斷,鋼筋支架的鋼筋直徑及間距設置視構件斷面大小而定,以支撐穩定為原則,鉛絲網的網眼一般不宜過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時跑漿,如網眼偏大,可在網外粘貼一層塑料薄膜,并支擋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時的擠壓力,并保證不跑漿,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鋼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鉛絲網則留在后澆帶兩側,即永久留在后澆帶內。③采取措施確保后澆帶處鋼筋的準確位置。后澆帶一般預留700―1000mm,常用者為800mm寬,是考慮施工操作的需要,鋼筋應保證準確位置而連續不斷,對于板,單層鋼筋下應設置墊塊,雙層鋼筋應設置支架;對于梁,底部鋼筋亦應加墊塊,上部鋼筋一般直徑較大,可不用支架,但應注意的是在 后澆帶部位應設馬道通過,不應直接踩鋼筋。④后澆帶的保護?;A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采用木蓋板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后澆帶各寬出500mm 以上。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可采用砌磚保護。樓層板后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⑤后澆帶澆筑混凝土的時間問題。當高層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為主的樁基時,由于高層沉降量較大,應待高層主體結構完成后,再澆筑后澆帶;當高層主樓基礎座落在卵石層或基巖上,或以端承樁為主的摩擦樁時,由于高層沉降量較小,可根據施工期間的沉降觀測,確定在高層主體結構施工到一定高度時,澆筑后澆帶。⑥后澆帶的封閉。澆筑結構混凝土時,后澆帶的模板上應設一層鋼絲網,后澆帶施工時,鋼絲網不必拆除。后澆帶無論采用何種形式設置,都必須在封閉前仔細地將整個混凝土表 面的浮漿鑿除,并鑿成毛面,徹底清除后澆帶中的垃圾及雜物,并隔夜澆水濕潤,鋪設水泥漿,以確保后澆帶混凝土與先澆搗的混凝土連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墻后澆帶的止水處理,按設計要求及相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
5施工技術要點
后澆帶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品種,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施工條件選擇,并事先通過試驗確定摻入量。所有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及產品技術資料,并符合相應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微膨脹劑的摻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其稱量應由專人負責,允許誤差一般為摻入量的±2%。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否則會產生局部過大或過小的膨 脹,影響混凝土質量。 所以應對摻微膨脹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適當延長。后澆帶混凝土應密實,與先澆搗的混凝土連接應牢固,受力后不應出現裂縫。在預應力結構中,后澆帶內的非預應力筋必須為預應力筋的錨固、張拉等留出必要空間。預應力結構中的后澆帶內有非預應力筋、預應力筋、錨具、各種管線等,此處的后澆帶混凝土澆搗時,應高度注意其密實度。
6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施工項目日益增多,鑒于后澆帶的適用范圍日益廣泛,不僅用于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連接處,對于存在差異沉降問題或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與混凝土 的收縮應力的建筑結構,采用后澆收縮帶或后澆溫度帶能夠有效地提高施工質量,并大大地簡化了施工步驟,后澆帶施工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為了切實提高建筑工程的后澆帶施工技術,相關施工企業必須總結前人的經驗,并根據具體的工程實際,采用各種有效地施工方法,不斷提高后澆帶的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