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是房屋建筑的一項重要分部工程,工程質量好壞關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還會直接影響生產活動和生活的正常進行。同時也是建筑過程中一個比較難以控制的關鍵點。本文主要從建筑工程防水概念、關鍵部位技術分析、建筑工程防水質量管理原則等三方面作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
一、建筑工程防水概念
建筑工程防水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工程技術科學,是建筑工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是堿性的,保護鋼筋不受銹蝕,而水中含有CO2和HCO3,會使混凝土中堿性碳化,無法保護鋼筋而使其銹蝕,因此防水對建筑品質、建筑安全、建筑壽命、建筑物使用功能質量起到重要作用,防止水對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滲透而從建筑材料上和構造上所采取的各項措施,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設計、防水施工技術、建筑物的管理等各個方面,主要應用于建筑領域的地下室、外墻和室內廚衛間、露臺、屋面等各個位置。
二、建筑工程防水關鍵部位技術分析
加強建筑工程防水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水方案,使建筑工程防水的質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增加工程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功能,下面就建筑工程防水幾個關鍵點進行技術分析。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
地下室滲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結構不嚴密,產生裂隙、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撐鐵件或預埋件引起的埋件與混凝土之間的裂縫、地下室施工過程排水措施不當造成局部結構自防水的失效、 使用防水層材料不當引起、設備安裝需要穿過地下室結構的通道周圍的漏水,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回填土夯實,密實度達93%以上。
2、提高砼面層耐磨性,砼面層水灰比和坍落度應盡可能小,采用機械抹光機壓實收光。
3、地下室混凝土澆筑不得留施工縫,結構自找坡,混凝土7天灑水養護,嚴格按設計要求處理結構變形縫,變形縫側墻必須與地下室頂板砼同時澆筑,一次成型。
4、穿墻管外要在混凝土澆筑前預埋帶止水環的套管,埋好后澆筑混凝土固定,止水帶的位置,不得偏移,止水環周圍的混凝土要搗振密實,防止出現漏振,按設計要求用防水密封膏把主管與套管密封。
(二)衛生間、廚房防水工程
衛生間、廚房滲漏主要部位有:樓地面,樓墻面,穿墻管根,立墻與地面相交處,管道滲漏部位等,主要原因是結構混凝形成施工冷縫、毛細孔隙、懸空洞、裂縫,找平層未找坡或找坡不夠,形成積水、防水層未完全封閉,防水材料質量不合格或施工質量不好,有孔洞和縫隙等引起,因此針對衛生間、廚房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施工前,對衛生間、廚房進行防水設計圖紙會審,對細部構造做法及位置,標高,防水設計要點進行核實,確認材料選用及技術要求是否合格,及時合理的編制施工方案。
2、嚴把施工質量關.對照設計圖,對所有管洞吊模,用C20細石混凝土分2次澆灌;灌第一層,只需刷素水泥,初凝后再刷素水泥漿灌第二層,并振搗密實,終凝后,整個地面再刷一道素水泥漿,同時按照1%~1.5%的坡度從墻腳向地漏拉放射線找坡,做灰餅沖筋,用C20細石混凝土墊強度達70%的墊層,刷素水泥漿一道,鑲貼彩釉磚,當粘結砂漿強度達70%以上時,用干硬性素水泥漿擦磚縫.這樣可有效防止滲漏.
3、整體結構蓄水試驗48小時,不滲漏才能施工防水層,防水基層微孔密閉,防水材料、配比、厚度得驗收和檢查;檢查防水材料的上反高度并進行防水層蓄水檢查、門檻石或貼門檻石處地磚后貼并附加防水。
(三)建筑屋面防水工程
建筑屋面滲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結構不嚴密,產生裂隙、屋面變形縫、垂直出入口等部位未干鋪卷材,坡度反向導致中間泛水、屋檐處的變形縫未斷開、結構變形時卷材被拉開、穿屋面管道包括排煙(氣)道、透氣管、落水管及地漏等穿屋面處易與砼脫離,產生裂縫、承口杯與基體結合不嚴實、穿屋面板的立管和套管未設止水環,,因此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設計屋面板結構的時候應適當考慮板厚對防水的影響力,配足負筋,混凝土中摻入微膨脹劑,以便縮小板筋之間的距離,結合屋面大角及平面剛度變化配置附加筋,來抵抗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脹縮裂縫的能力。
2、根據工程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等來確定防水技術,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設防要求,同時結合工程等點,區域自然條件等進行設防,按防排結合,剛柔相濟、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的原則,確定屋面防水等級及防水材料。
3、布置合理的落水管,標明坡度,標明分水線,計算出各處分水線的高度,一般情況下,結構找橫坡為3%,建筑找橫坡為2%,縱向找坡不得小于1%,對于找坡層較厚者,可部分或全部采用輕質材料找平層。
4、找平層表面應壓實、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找平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管根處及基層的轉角處,均應做成圓弧,施工時嵌縫密封材料應擠壓密實,注意加強養護找平層的趕平壓光。
5、墻體為磚墻時,卷材收頭可直接鋪壓在女兒墻壓頂下,壓頂應做防水處理。一般在磚墻上留凹槽,凹槽距屋面找平層最低高度大于250毫米,凹槽上部的墻應做防水處理,立面卷材收頭的端部應裁齊,壓入預留凹槽內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釘距≤900毫米,木磚、木條應做防腐處理,安裝牢固無松動,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或瀝青砂漿等密封材料將凹槽分層嵌填,抹壓嚴實,表面光滑平整。
(四)建筑外墻防水工程
外墻面滲漏主要原因是由于墻面裂隙、混水墻外粉刷分格縫破損、門窗洞口周邊封堵不嚴等原因,因此建筑外墻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外墻配合比和水灰比,澆筑施工時要按順序、方向進行振搗,不得發生漏振現象,砼澆筑完畢后及時進行覆蓋養護,待24小時砼有一定的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砌筑用磚和砂漿的質量及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框架填充墻磚砌體與梁接合部位必須按設計與構造要求配置拉結筋,框架梁底與磚墻頂面接觸處應待墻體自然沉降穩定后,再用斜磚擠漿封堵密實。
2、砼梁柱與砌體交接處,抹灰前要按規定鋪設抗裂網,然后再按要求進行抹灰,以防止抹灰層在接合處產生裂縫
3、對于外墻上的門窗洞口、腳手架眼、預留洞口、挑檐、雨棚、陽臺、窗套、落水管、管道穿墻部位的洞口修補、外墻立管固定處的防水密封等細部要特別注意,應嚴格遵照設計及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外墻涂膜防水設計時,防水材料需在整個墻面形成完整的無縫防水層,形成一定厚度的彈性涂膜,才能保證涂膜防水性能以及對基層微小縫的適應性。
4、外墻鋁合金、塑鋼窗時,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或化學泡沫劑,進行分層密實封填,外墻抹灰時窗洞外側靠框邊處必須預留深5mm,寬5—8mm的槽口,以保證密封膠的粘結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層必須干燥并清理干凈,密封膠應均勻地填滿槽口,表面不得有縫隙、氣孔等。
總之建筑工程防水質量管理原則是做到先排后防,將水在短時間內順暢地排出,加強混凝土墻、柱、板、墻體材料及砌筑、抹灰層、塞縫等建筑位置結構自防水功能;加強衛生間、屋面、露臺、陽臺結構板、防水層蓄水檢查;加強外墻、窗、衛生間墻體淋水檢查;加強防水材料的應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工程應由合格的專業防水隊伍施工,嚴格按《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和2012年《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的實施,地下室防水工程技術及驗收規范:《地下室防水工程技術規范》GB 50108-2008,《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8-2011、《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程》等規范、規程及設計標準執行,保證不滲不漏,排水暢通,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