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建立涌現現象與空間活力的對等關系,對百合山莊和大有恬園兩個居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活力的比較,基于涌現理論的生成條件來分析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活力的產生要素,目的是為了運用涌現理論更科學的激活居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活力。
【關鍵詞】涌現;居住區;開放空間;活力
1、活力與涌現的關系
社區做為人聚居生活的城市有機體,它的活力是指社區中社會活動和公共活動的頻繁程度、豐富程度,對社區居民的吸引力,以及為社區居民所感知的豐富性和吸引力,是對社區中人的活動的正面的、良性的基本評價。社區活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群的活力及居民的鄰里交往方面,及通過社區活力的創造讓同一社區的人群感受到和諧愉快,并具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二是社區的經濟活力,即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和交往需求的商業活動。
活力的現象同涌現現象是對等的關系。他們都不受人為的控制,是受環境影響的,是一種自組織的過程,如蟻群、人類大腦等等也都存在涌現的現象。住區戶外開放空間作為一套復雜系統,主體人與空間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某些條件產生活力現象。
2、比較百合山莊及大有恬園開放空間的活力
2.1 百合山莊的開放空間現狀
大連市百合山莊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位于大連市西部甘井子區凌水街道。住區內部景觀、基礎設施等質量較差。通過對百合山莊的實地調查,發現住區內部的活動空間非常有限,小區內街道的道路體系不完善,步行路與機動車道路混合行駛,小區外街道的城市道路更是人、非機動車、機動車三者混亂的行駛,小區的入口位置高差較大,上坡的路面殘破不堪,且坡長長約50米左右,坡度較陡,正常的成年人爬完整個坡都是疲憊不堪。這樣的住區環境,人們是不愿意主動自發的出來活動的,他們寧愿呆在室內。無人參與的戶外開放空間是不可能有活力可言的。
2.2 大有恬園的開放空間現狀
大連市大有恬園的建于2009年,位于大連市西部甘井子區凌水街道。整個小區規劃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已完成,二期在建。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景觀層次豐富,配套基礎設施完備,道路系統人車分行,整體空間品質較好。我們在調研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居民對住區開放空間的滿意度較高。且開放空間較能吸引眾多在住居民以及其他相鄰住區的居民前來活動交流,空間比較具有活力。特別是每天早上6點至上午9點,小區的早市是獨具熱鬧的地方。小區的中心景觀綠地廣場是帶小孩的居民和老人們非常青睞的場所,因為無來往的機動車的干擾,較安全、寧靜。
2.3居住戶外開放空間活力產生的原因
基于前期的調研,針對百合山莊和大有恬園兩個居住小區戶外開放空間活力進行比較。首先是找到空間系統內部所有的物質要素,然后進行分析對比從中發現產生居住戶外空間活力的原因。小區的開放空間有幾個等級共同組成有層次的空間模式,使其更加促進住區活力。
2.3.1開放空間感官的影響
住區開放空間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到居民對空間使用的態度,可以說形象是開放空間的最基本的要求。感官的實質是開放空間的硬環境的構成,反應出整個開放空間的景觀風貌。景觀層次越復雜、綠化越豐富,開放空間就越有趣,也就會吸引人們的視角。空間感官影響因子如表1。
表1: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感官影響因子
2.3.2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社區管理影響
社區的管理是開放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管理體制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開放空間活力的持久力和強度。居住的戶外開放空間是居民交流、活動的場所,社區管理有必要為居民提供后勤的服務,保障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更新的進度,并根據居民的使用情況來建立管理的運行機制以確保公共開放空間的活力。社區管理影響因子如表2。
表2: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社區管理影響因子
2.3.3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文化影響
文化活力是住區公共空間在感官、社會影響基礎上,作為人的精神追求層面上的展現,是空間活力的精神內涵,對人氣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住區戶外開放公共空間環境是人與自然結合的產物,是展現地方歷史文化、文化特色的重要場所。社區文化是一個最能打動人心的部分,是社區最深邃的內涵,是社區活力的生命,因此根據住區戶外公共空間體現社區文化、歷史的情況,從留給人們了解和感悟社區文明的程度出發,設定文化活力的影響因子如表3所示。
表3: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文化影響
總 結
綜上所述,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涌現現象所呈現的狀態即活力,基于涌現理論,我們對應的對住區戶外開放空間的活力產生要素進行了研究分析。筆者越來越認識到完善的物質空間環境并非改善城市社區人際交往和增強社區活力的決定性因素,按照活力原則建設的城市社區也并未完全如我們所愿。人際互動,交往倍增的自組織過程是產生活力的核心力量。單純的物質空間環境的營造應納入社會、經濟、文化等住區的整體營造之中。這樣才使得復雜的開放空間系統有組織、有規律、有原則的進行聯系而產生涌現現象——活力。
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影響住區戶外開放空間活力的原因將越來越多和復雜,戶外開放空間作為統一的系統,需要對其中各個構成要素進行剖析,并在規劃設計中主動干預使得空間有產生活力所需的各項基本要素。作為規劃設計師,我們的職責不單單是要規劃住區,也要考慮住區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活力是維持住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衡量住區品質好壞的標準之一,未來的住區規劃應更多的考慮活力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黃欣榮.涌現生成方法:復雜組織的生成條件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1(5).
[2]約翰·霍蘭 涌現:從混沌到有序[M].陳禹譯 上海:上海世紀出.2005.
[3]高健.活了社區的物質空間研究.同濟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