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衛科+張春杰
為充分爭取資方對黨建工作的認知和支持,占大連市外企總數40%的金州新區通過創建“三進入雙互信”工作機制,以務實合作的“民間外交”活動,深化與資方溝通融合。目前,已建黨組織企業不僅100%實現了“四有一公開”(有黨組織牌匾標識、黨建陣地、活動時間、宣傳報欄,黨員公開佩戴黨徽),各項活動經常化、公開化,而且吸引了許多資方人員有限地參加到黨群組織活動中。
堅持以利益共贏為目標,在外資企業黨組織中設立生產委員,從組織職能上保證黨建工作直接進入企業生產經營,有效保證黨建工作寓于企業經營,擴大雙方利益“互信”。在日常工作中,外資企業黨組織經常以“尊重企業、關懷企業、發展企業”為主題,廣泛開展“手拉手牽帶”活動,按照“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方式,由“紅領”與“白領”“藍領”對接。適時組織黨員和職工群眾圍繞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勞動競賽、技能比武、業務攻關等實踐活動,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進而使企業生產經營職能納入黨組織職能中,保證并體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互動雙贏。東芝大連有限公司黨委生產委員組織黨員和職工群眾開展“QC小組”活動、“MI”經營創新等活動,每年為公司創造價值達1500萬元以上,既得到資方的高度認可,也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發展,黨組織以積極的作為贏得了更高的地位。在企業遇到困難時,以“同舟共濟”為主題,組織黨員和職工群眾與企業同甘共苦,使內在認識轉化為外在行動,切實體現出主人翁精神。佳能辦公設備(大連)有限公司等企業曾一度經濟效益下滑,黨組織在做好職工思想安撫工作的同時,在廣大黨員和職工群眾中大力開展“與企業共進退”“經濟保衛戰”等主題實踐活動,發動黨員帶領群眾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攻堅克難。外商說:“企業有黨組織,我們什么困難都不怕。”
創建外文版黨建工作專報、專欄,讓企業黨建工作走上外商辦公桌,爭取他們對黨建工作的理解支持,促進雙方政治“互信”。為廣泛傳播中國國情,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各外資企業黨組織相繼創辦(設)了日、英、德等不同語種的黨建專報、專欄,有的設立“黨建知識”“地區動態”“社會視野”等欄目,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國內外經濟形勢、黨建先進人物或事跡等,編印成中文版和投資國文字版的報紙,不定期發放到外商手中。目前,全區已經開辦(設)外文黨建專報、專欄30多個,覆蓋了100%的規模以上企業。為深化政治互信,他們還實行“譯員宣講”制度,組織外企中的黨員翻譯官做“紅色號角”,擔當黨和國家聲音的傳播員和宣傳員,團結“白領譯員”,適時把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正確傳達給外商。此外,他們還推行“定責共建”,由企業黨組織與外商共同簽訂責任狀,明確黨組織對促進企業發展和外商對黨建工作支持的職責,約定黨組織要發揮政治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動企業發展,外商要支持黨員佩戴黨徽、辦公桌擺黨旗、辦公室掛牌匾,并給予必要的活動時間、條件、場所支持等。目前,已經有196家企業先行試點簽訂“共同約定書”。幾年來,金州新區先后表彰“勞資特別貢獻獎”近20人,不僅增強了外商的榮譽感,也為黨的工作開展打通了“腸梗阻”。
以擴大文化交融為紐帶,由黨(群)組織廣泛開展外商聯誼活動,吸引外商人員進入企業各種組織活動,增進雙方感情“互信”。外資企業黨組織堅持以文化為媒介,不斷創新載體,廣泛開展豐富多彩、適應外企、潤物無聲的文化交流交往活動,為黨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情感保障。比如,根據日資企業數量多、居住集中的特點,分別以“架構和諧勞動關系”“賞槐寄情”“辭舊迎新共創未來”等為主題,每年舉辦1-2次與日本商會的茶話會、觀賞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進友誼。同時,按照行業、國別劃分,成立了9個民間性質的外企黨務、工會工作站,以站為單位,利用同行業有共同語言的優勢,不定期舉行站內單位黨組織書記、工會主席與外商的宴會、座談會,既加深了外商間的聯系,又促進了與中方的交流和溝通。為擴大民間交流,每年舉辦一屆時長半年,內容涵蓋讀書、攝影、書法、繪畫、技能比賽、才藝展示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職工文化藝術節,動員外商積極參與,專門組織外商代表登臺演出,設外商家屬專席等。如今,日本電產大連有限公司的“員工大舞臺”、驪在通世泰建材(大連)有限公司的“文化周”、三菱電機大連有限公司的“家庭日”等,不僅成為企業文化藝術活動的亮點,也成為中外友誼的紐帶和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