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喀左縣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為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緊密聯系實際,堅持“三個推動”,促進專題教育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以專題教育推動作風建設新常態。一是筑牢思想基礎。堅持把學習研討放在首位,貫穿始終,通過領導干部上黨課、中心組集中學習、邀請專家講座等方式,組織4次學習交流,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市委關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相關要求,學原文,悟原理,并結合正反兩方面典型,開展交流研討,表明觀點、分享體會,相互啟發、形成共識。二是解決突出問題。對照中央和省委、市委提出的“不嚴不實”的表現,把自己擺進去,直面問題,通過學習研討查、對照典型找、基層群眾提等方式,深查細照,對于查擺出的146個“不嚴不實”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列出整改時間表,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目前已整改問題123個。三是注重聯系服務基層。在縣級層面開展“三聯、三不、三帶”活動,即聯村、聯企、聯戶;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在基層用餐;帶著問題下去、帶著感情走訪、帶著結果回來。縣級領導干部堅持每月到所聯系的村、企業和包扶戶走訪一次,在了解情況、征求意見的同時,重點解決實際問題。在鄉鎮(街道)開展“全方位服務”活動,做好訪、調、幫、代工作。機關干部包村包戶,每人包扶50-80戶,定期走訪,調處矛盾糾紛,與貧困戶、低保戶結成“一幫一”幫扶對子,實行群眾事項全程代辦。在縣直部門單位開展“五個一”活動,每個縣直單位包扶一個貧困村或軟弱渙散黨組織,每名機關黨員干部包扶一個貧困戶,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實行“一窗式”管理、“一條龍”服務,開展一次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截至目前,縣級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點120多次,機關干部走訪群眾1.34萬人次,協調投入資金1300余萬元,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530多個,化解矛盾糾紛320多件次。
堅持以專題教育推動經濟發展新常態。一是促進經濟穩增長。將19項重點經濟指標進行責任分解,分別由3位政府分管領導牽頭、15個部門負責。縣委常委會實行每月一調度、一季一分析、一季一通報。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了3.5%、0.2%、8%和17.6%。二是狠抓結構調整。按照朝陽市委、市政府“五個一”工程總體部署,喀左縣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為依托,積極推進利州服務業集聚區、利州農產品加工園和龍鳳山風景區及公營子新市鎮建設,從單一的冶金鍛造產業向旅游業、服務業、建材、工藝品加工等多元化發展。三是推進改革創新。加強審批項目清理,取消審批項目8項,推進縣內審批權和監管權委托下放,出臺“提質、提速、提效”系列舉措,各類審批項目平均辦結天數縮短為0.26天。推進招商體制創新,結合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實際和產業發展現狀,圍繞重點產業成立了冶金鑄鍛、紫陶建材、城市建設、文化旅游、農業產業化、陳醋釀造及精細化工、新能源等7個產業招商局,與相關職能部門掛靠,使招商工作由點向面推開。
堅持以專題教育推動基層黨建新常態。按照朝陽市委“七個一”的總體思路,提出了“1+1+6”黨建工作方式,即1名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包1個鄉鎮的黨建工作,縣委常委包重點鄉鎮、園區(景區)的黨建工作,具體抓所包鄉鎮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村整頓、非公企業黨建、合作社黨建、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等6項重點工作。在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建設方面,實行包保責任制,每名縣級領導干部包扶一個,縣直部門全力以赴,不轉化不撤離。在活動場所達標方面,由縣委副書記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牽頭協調,每個副縣級以上的領導干部包一個鄉鎮或街道,督促場所建設,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予以協調幫助,確保建設一個規范一個。截至目前,全縣79項建設任務中,新建28項,改(擴)建和維修村部51個,已經竣工51個。8個不達標的社區,4個社區通過協調縣直單位騰退辦公用房的方式實現了達標,4個社區通過租用辦公用房實現達標。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縣級領導干部深入所包鄉、村進行調研,幫助研究措施辦法,挖掘資源潛力,全縣10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2萬元以上,其中收入10萬元的村13個。在“兩新”組織黨建方面,重點抓黨組織體系建設,新建非公企業黨支部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4個。深入開展“一走訪三推動”活動,幫助非公企業解決生產運行過程中遇到的難題168個。(喀左縣委組織部供稿)